Redian新闻
>
常说这3句话的家庭,孩子很难自卑

常说这3句话的家庭,孩子很难自卑

育儿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最近,看了《奇迹男孩》,过程流了几次泪。

 

影片主角奥吉,因天生脸部畸形,一直呆在家里戴着头盔生活——

 

这不仅成功防止了他的模样吓到别人;

同时也完美隐藏了他内心的脆弱自卑。

 

直到10岁那年,妈妈坚持将他送进公立学校上5年级,接受现实的考验。

 

影片真正发人深省的,

 

不是奥吉在学校历经重重挑战,最终被授予荣誉勋章的励志故事;

 

而是,

 

当一个孩子在成长中被自卑裹挟、被朋友背叛,或被校园霸凌时,

 

他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度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父母必看的教育类电影,它完整地诠释了:

 

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不自卑的孩子。

 

这个过程,离不开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阐述的,关于孩子成长的3层需要:

 

 

理想化客体需要:

我愿意无条件陪在你身边

 

 

理想化客体需要——

 

指孩子在成长中,尤其是沮丧或恐惧的时候,

 

需要与有力量的他人相联结,获得被支持、被安抚的体验,从而产生安全感。

 

比如一个2岁孩子磕碰到头了,哭着跑向妈妈——

 

这就是孩子向妈妈寻求理想化客体的需要。

 

当妈妈温和地抚摸拥抱孩子,亲吻他的额头,孩子很快就恢复平静,甚至额头也感觉不到疼了。

 

是因为妈妈有魔法吗?

 

当然不是。

 

这一种典型的日常互动,其实就是——

 

父母发挥理想化客体的功能,给予孩子力量,安抚了孩子内心的恐惧。

 

通常来讲,理想化客体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

 

其一:以陪伴者姿态,

给幼小的孩子提供安全、支持的功能。

 

影片中奥吉的妈妈,一直梦想成为儿童读物插画家&美术老师。

 

奥吉出生时,她只差一篇论文就能拿到硕士学位了。

 

但为了儿子,她选择了暂停学业——

 

随后10年里,她全方位照顾奥吉成长,陪伴他做了27次脸部手术,教授他各类学科知识。

 

但她并没有放弃画画,且她画的每一幅画作,主题都是奥吉。

 

 

用女儿维娅的话来形容:

 

“弟弟就是妈妈心中永恒的太阳。”

 

在妈妈无微不至的陪伴下,奥吉健康地成长,并爱上了科学,梦想有一天成为宇航员。

 

直到10年后,奥吉开始到学校上学,妈妈才回归学业,继续完成硕士论文。

 

其二:以保护者姿态,

给痛苦的孩子提供平静、安抚的功能。

 

奥吉正式上学第一天,被班上同学嘲讽为“小丑”“怪物”,没人愿意跟他玩。

 

晚上回到家,他躲在头盔里闷闷不乐,不肯吃饭。

 

 

妈妈温和地劝他摘下头盔,与之交谈——

 

奥吉:我为什么长得这么丑?

妈妈:你一点也不丑,奥吉。

 

奥吉:你是我妈妈,被迫无奈才这么说。

妈妈:正因为我是你妈妈,我最了解你,所以我说的话才最算数。

 

奥吉:因为我的长相,没人愿意和我说话,他们会一直这样吗?

妈妈:我不知道。

 

 

沉默半晌,妈妈坚定且温和地看着奥吉:

 

“亲爱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印记——

你第一次手术时我长了这条皱纹,

你最后一次手术时我长了这些皱纹。

 

心灵这张地图,给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

而外貌这张地图,则记录我们走过的路途。

它从来都不丑陋。”

 

听完这番话,奥吉终于放下自我攻击,笑着与妈妈相拥。

 

 

从中不难看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如果父母能够无条件陪伴孩子,予以保护,孩子就会获得基本的安全感。

 

它能够帮助孩子忍受并转化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恐惧、挫败悲伤等,令孩子重新获得力量,恢复稳定。

 

这,就是满足孩子「理想化客体需要」的重要性。

 

 

镜映客体需要:

我喜欢看到你真实的样子

 


镜映客体需要——

 

指孩子在成长中,尤其是他展现某些特质的时候,需要有人给予肯定,令他获得自我价值感。

 

比如,孩子第一次弹出完整的钢琴曲,兴致勃勃地向父母展示新技能——

 

这就是孩子向父母寻求镜映客体的需要。

 

当父母耐心地聆听,并予以肯定和赞许,孩子就会主动加强练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这个过程,父母无需介入教授孩子技巧,而是需要:

 

发挥镜映客体的功能,映射孩子的内心想法,回应他的内心需求。

 

通常来讲,镜映客体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

 

其一:以“镜子”姿态,

映射并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

 

影片中,奥吉出于自卑,很长一段时间都将自己隐藏在头盔后面,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有一天,爸爸悄悄将头盔藏了起来,以此促进儿子勇敢面对自我。

 

奥吉知道真相后,有些恼怒,冲爸爸吼:

 

“爸爸,那是我的礼物,你怎么可以将它藏起来呢!”

 

 

这时,爸爸捧着奥吉的头,坚定且温和地看着他:


“奥吉,请不要生气,

你一整天都不摘头盔,我都看不到你的脸了。

我想看你的脸,虽然你不喜欢它,但我喜欢。

那是我儿子的脸,我想看我儿子的脸。

你能原谅我吗?”

 

那一刻,奥吉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向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

 

爸爸发自肺腑的欣赏与接纳,既稳稳接住了奥吉的自卑与羞愧,也引导着奥吉一点点走向自我接纳。

 

其二:以见证者姿态,

看见并欣赏孩子真实的进步。

 

正式上学前一天,妈妈带着奥吉去学校注册。

 

心高气傲的同班同学茱莉安,屡屡出言讽刺奥吉。

 

当天晚上,奥吉在餐桌前一边吐槽茱莉安,一边诚惶诚恐,担心未来在学校遭受不友好对待。

 

爸爸附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句:“奥吉,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欺负回去,谁都不要害怕。”

 


一开始,面对同学的嘲笑与中伤,瘦小的奥吉只是默默忍受,不敢反击。

 

直到有一次,在遭受一群高年级同学霸凌时,奥吉为了保护朋友,果真跟对方打了起来。

 

当他自豪地把受伤的手臂展示出来时,爸爸一脸震惊:

 

“你赢了吗?我有种感觉你可能打赢了,对吗?”

 

奥吉:是的,不仅如此,那帮人还是7年级的。

爸爸:非常酷!

 

从那以后,奥吉从敢怒不敢言的受害者,变成了自我捍卫的反抗者,既保全了自己,也赢得了尊重。

 

 

从中不难看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如果父母能够全然接纳孩子的样子,看见孩子的价值,孩子就会获得自我价值感,形成自信。

 

这份自信,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接纳和自我保护,从而愈加坚定、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

 

这,就是满足孩子「镜映客体需要」的重要性。

 

 

孪生客体需要:

我和你一样,也会难过

 

 

孪生客体需要——

 

指孩子在成长中,尤其是他被排斥的时候,需要体验到与他人的基本相似性,获得归属感。

 

比如,

 

弟弟会嚷着要买跟哥哥一样的超人玩具,妹妹会嚷着要穿跟姐姐一样的粉色裙子;

 

即便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也会主动与同龄人保持一致,一起交朋友一起玩……

 

这就是孩子向外界寻求孪生客体的需要。

 

这个过程,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适度放手,授权孩子向第三方寻求联结。

 

孪生客体的功能,有助于孩子融入同龄人团体,使之不再孤独。

 

影片中,妈妈明知道奥吉去到外面,必然会因为长相问题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

 

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将儿子送去了学校。

 

因为只有在学校,奥吉才有机会接触同龄人,满足自己的孪生客体需要。

 

果然在那里,奥吉交到了生平第一个好友杰克,两人玩得非常开心。

 

 

但好景不长。

 

在万圣节当天,奥吉兴致勃勃地跑去学校找杰克,却无意间听到杰克正在背后讲自己的坏话。

 

奥吉伤透了心,躲在房间不肯出来。

 

这时,姐姐维娅走了进来,温和地坐在弟弟身边。

 

奥吉:我讨厌学校,讨厌!

维娅:奥吉,其实我也很难过。

 

奥吉:难过?大家会躲着你走吗?会说你有细菌吗?

维娅:不会。

 

奥吉:我只有杰克一个朋友,所以别拿你和我相提并论,行吗?

维娅:行。你注意到米兰达最近没来我们家吗?

 

奥吉:怎么啦?

维娅:她暑假参加夏令营了,现在她不喜欢我了。

 

奥吉:为什么?

维娅:因为上学就是这么糟糕,人也是会变的。如果你想当普通小孩,就免不了遇上这种事情。所以,现在我们是同病相怜的好朋友了。

 

 

从姐姐真挚的眼神里,奥吉获得了情感的归属与共鸣——

 

原来,姐姐也跟自己一样,被最好的朋友“抛弃”了;

原来,自己并非孤零零一个人!

 

那一刻,他终于开始释怀,并放下戒备,跟着姐姐一起出去玩了。

 

当从姐姐这里获得了孪生客体的美好体验以后,奥吉逐渐将它泛化到与其它同学的关系中,收获越来越多的朋友。

 

 

从中不难看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如果能够跟同龄人产生深度联结,就会获得一种心理归属感。

 

这份归属感,能够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在新的关系中变得愈加真实、从容且完整。

 

这,就是满足孩子「孪生客体需要」的重要性。

 


写在最后

 
影片的最后,奥吉顺利从小学毕业,并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校长颁发的荣誉奖章。

原因并不在于他的学习有多优秀,而是在于:

他的存在本身,就无形中感染并激励着无数人成长。

奥吉的故事,就像一面被放大的镜子,映射着许多孩子成长的影子。

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也许是生理上的自卑,比如天生体弱、肢体残缺、相貌瑕疵等;

亦或是心理上的自卑,比如不被周围人认可、理解与接纳……

这既是一种常态,也是很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无法迈过的一道坎。

奥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

要想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裹挟,需要——

一个理想化客体,在他幼小时予以陪伴,形成力量;

一个镜映客体,在他受挫时予以涵容,形成自信;

一个孪生客体,在他孤单时予以联结,形成归属。

如此一来,孩子就可以坚定从容、放心大胆地走向自我成长了。END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绵羊倾诉APP倾诉师。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晚8点,刘颋颋育儿专场直播- 


你是否也被这些育儿难题困扰🤔

👉孩子写作业拖拉,抵触去学校
👉休息时只想玩手机,软硬不吃
👉听课时心不在焉,学习敷衍不认真

今晚8点,来听听刘颋颋老师分享
孩子小学阶段
如何培养学习动力?

📣干货分享福袋抽奖
📣直播无回放!点击下方【预约】按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复旦才女陈果:如果有人不喜欢你,记住3句话你就赢了一个“双非”硕士的心语:导师3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毁掉一个孩子的上进心最快的方式,就是对他说这三句话你越骂,越吼,孩子越没出息!用这几招,孩子想不优秀都难!华为总裁助理离世,临终前留下3句话,引人深思!面善心狠的人,常说这4句口头禅,遇到了请小心美国没有反隐身能力?说这话的,是睁眼瞎的蠢红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几种家庭!逆境中,冯唐这3句话能帮到你孩子经常说这两句话要警惕,这绝不是“叛逆”!家人之间,经常说这4句话,说明这个家有上等风水,很厉害2022英国低龄留学白皮书发布:那些提前送娃出国的家庭,如今怎样了?【教育】严父慈母跟严母慈父的家庭,哪个培养的娃更优秀?颠覆大家的认知211大学生2次入狱,最终死刑,他用生命证明:没有规矩的家庭,是孩子的灾难婚姻幸福的家庭,老婆都挺懒?网友:前提是老公要少玩手机夫妻关系再好,也别说这3句话,除非想离婚说话影响大脑发育,你和孩子说话的方式,比说话的内容更重要!关晓彤新剧被痛骂?这种教育方式,孩子自卑、家长窒息!【开心时刻】文学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图· 歌)大脑如何驾驭我们说双语或多语(ZT)你知道这些Attack(发作)吗?常做这3件事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机,希望你没有踩坑|精选博士答辩的一些趣事现在的中国就是现在的中国政府这3句话,聪明的父母烂在肚子里,而糊涂的父母却逢人就说没有松弛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7张图告诉你什么是自卑,如何应对孩子自卑!把你的口头禅换成这3句话,孩子更优秀孩子爱说这4句话,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家长要多留意常说这3个字,说明你心理正在崩溃作家访问了70名成功人士的父母,得知他们常对孩子说这5句话!女人经常说的3句,男人只会对你越来越好婚姻幸福的家庭,老婆都挺懒?“我46岁,后悔丁克了”,第一批坚决不生孩子的家庭,如今竟过成了这样......再普通的家庭,也有看不到的大资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