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没有松弛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没有松弛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下方“有书”,关注【视频号】

专属直播好礼等你来拿

文 | 钱志亮 · 主播 | 赏新晴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最近,“松弛感”一词突然火起来了。

它源于博主@黑猫白袜子发的一则微博,记录了他坐飞机旅游见到的一家人,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淡定平和。

联想到自己或父母可能的处理方式,他不禁感叹道: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没想到,这篇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纷纷留言表示羡慕。

有人说,这和家庭经济条件有关,有钱,不怕损失,当然可以淡定松弛了。

其实,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本质上是遇到事情时积极的思维方式、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平和的沟通方式。

有些家庭,即便不富裕,却有着稳定、松弛的氛围。

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归属感。

这种安心、愉悦的感觉,滋养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也会让整个家越来越好。


松弛的家庭关系,有多奢侈?

家庭,本该是一个有爱、温暖、让人放松的避风港。

在那里,自己被爱着、接纳着,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家人都会互相陪伴支持,共同面对。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太多家庭缺少这样的氛围。

在那条微博的评论区里,许多网友坦言:

自己从小就是在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也因此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阴影。

想到自己,有点想哭。

从小不小心把筷子碰到地上,立马就会被大声责骂。

哪怕现在我不小心碰到什么东西了,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愣住,心里特别恐慌紧张。

我高中时丢了身份证,想到需要我爸妈请假一天陪我补办,焦虑得开始在宿舍厕所哭。

我很怵跟老公一起出去旅游,因为任何小错误,走错路,花冤枉钱,错过景点,安排不合理,都会遭到他劈头盖脸的叫骂。

而我自己去玩就很轻松,什么都不用担心。

好羡慕这种家庭生活,而我的家庭一直因为一些琐事内耗,鸡毛蒜皮的事也会互相指责半天,真的很累。

家庭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做事失误、被突发事件打乱计划的时刻。

越是这些时刻,越考验着家庭的稳定性、家庭成员间的联结感。

有些人情绪急躁、缺乏耐心,为一点琐事大动干戈,遇到问题互相指责埋怨,争吵不休。

这种处事方式,很容易损伤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利于一个家庭的兴旺、幸福。

而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处在最弱小的位置,常常承受着父母情绪上的压力,身心发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有些家长对孩子犯错的容忍率很低,做错一点小事就劈头盖脸地批评斥责孩子。

在这样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下,孩子安全感越来越低,经常会感到紧张焦虑,生怕自己做错事。

这种不敢犯错,害怕被责罚的心理,无疑会削弱孩子的探索欲,缺乏胆量和勇气,成长潜能被抑制。

孩子在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也会变得挑剔、斤斤计较。

遇事喜欢指责别人、推卸责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更糟糕的是,受到影响的孩子。

如果不懂得自省和改变,又会不自觉地将这种相处模式复制到新一轮的家庭关系中。

如此,只会代代相传,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如何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关系?

每个人都渴望在家庭中感到安全、轻松,被接纳、被包容。

家庭里得到的爱和温暖,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底气。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简单来说就是家人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关怀。

遇到问题一起承担和解决,而不是陷入互相对抗之中。

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关系,做好以下3点很重要:

1. 转变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曾在《思维方式》中写道:
“人生过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让人感到疲惫痛苦的,常常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困境。

处理事情本身,并不会消耗太大能量,陷入情绪的漩涡中,才会令人身心俱疲。

比如:高高兴兴地出发去旅行,结果到了车站发现车票买错了。

这时候,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应该改签或退票,重新做计划。

可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计划被打乱带来的失控感,又生气又懊恼,好好的心情就被破坏了。

再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碎了。

简单点看,家长首先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再和孩子一起把碎片打扫干净,事情就可以过去了。

可有些家长,就是过不去心里的坎儿,怒火中烧,指责孩子做事粗心、没用,连个碗都拿不好,最后两个人都不愉快。

作为旁观者可以发现,当事情已经发生,再多的情绪也是没有意义的。

只会对当事人造成痛苦的记忆,甚至破坏关系。

因此,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要浪费在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上。

这样整个人都会轻松、快乐很多,身边人也会受到感染。

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不要过于严厉苛责。

多一点耐心、包容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成长帮助更大。


2. 平和地沟通

生活中,比起外人,我们总是习惯把坏脾气给了最亲近的人。

但是,人心都是柔软脆弱的。

不稳定的情绪、刻薄粗暴的语言,家人也会感到受伤,时间久了,越来越心寒、失望。

当人的心散了,这个家庭又怎么能幸福得起来呢?

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心平气和地交流、沟通,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当沟通顺畅了,遇到事情也能够高效地解决,生活越来越顺利、美好。

人们常说,家庭是一个要多讲感情,少讲对错的地方。

深以为然。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平时沟通过程中,不要刻薄地反问、冷嘲热讽、翻旧账。

遇到突发状况,不要只顾着挑对方的错处,要试着共同面对问题。


3. 学会管理情绪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且往往会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

现代社会中的竞争与焦虑、工作压力、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育儿难题……

稍有不慎,人们情绪的那根弦就很容易崩断,造成情绪失控。

很多家长没忍住吼了孩子后,就开始后悔;

很多夫妻间的争吵,就来自于随意的情绪宣泄。

发泄情绪容易,被伤害的感情,却很难修复。

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就会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紧张不安。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后,情绪管理是一堂必修课。

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自控能力,不仅给自己、也会给家庭带来幸福。

首先,不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积攒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

学会找到合适的情绪发泄通道,比如听音乐、看电影、跑步……

其次,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脾气上来的时候,按一个暂停键,看到自己当下的情绪,思考从何而来。

冷静三分钟,让情绪自然流动,再去面对家人。

最后,努力提高自己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修炼自己的心态。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并不只是一个虚幻的名词。

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安全感和情绪状态。

面对琐事不争执计较,淡然处之,遇到大事不互相责怪,共同承担。

点个【在看】,相信爱和包容的力量,家庭才会越过越幸福!



有书君说

“松弛感”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财富

今天有书君推荐给大家一个优质育儿平台

 有书少年 
用最专业、最科学最实用的育儿文章
助您解决家庭中99%的育儿难题

长按识别关注下方二维码,回复“绘本”

免费送您365个绘本故事和各种育儿干货!


作者:志亮。源:志亮工作室(ID:qzlgzs)。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老师主办的家庭教育平台。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当松弛感美人 爱上「灵动短发」汤唯身上的松弛感,爱了!「机场一家人」引46万人点赞,家庭中的松弛感,有多珍贵?中国最有松弛感的地方,我选这里“我就是没有松弛感,有什么好羞愧的?”一个妈妈是否有“松弛感”,就看她如何给孩子选课外班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有多珍贵?如何在工作中有松弛感?“机场一家人”引46万人点赞,家庭中的松弛感,有多珍贵?俞敏洪:互相拆台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不被鼓励的孩子、被忽略的孩子、被溺爱的孩子,你是哪一个|阿德勒211大学生2次入狱,最终死刑,他用生命证明:没有规矩的家庭,是孩子的灾难媳妇,你妈不是我妈,真的不是用双手生产甜蜜,让幸福迅速升温!他们,传递了幸福的味道常做这3件事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机,希望你没有踩坑|精选买房风波(3)刷屏的孟晚舟最新演讲,教我学会了“松弛感”清华教授:这辈子最大的成功,是有能力培养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子人生过半,我还是没有“松弛感”“我46岁,后悔丁克了”,第一批坚决不生孩子的家庭,如今竟过成了这样......常说这3句话的家庭,孩子很难自卑别用“松弛感”,绑架你的孩子秋天最有松弛感的12座小城,和当地人一样享受慢生活,你去过几个?天蓝和玫红钙离子通道(Calcium Channel)与心脏病不松弛家庭里长出的不松弛小孩们“松弛感”,是不松弛也可以看看排名前十的高薪工作有哪些不加班、不鸡娃,这位二胎妈妈的「松弛感」太迷人了看完那个帮孙子推车的爷爷,我才明白:为什么有的父母掏心掏肺,却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婚姻幸福的家庭,老婆都挺懒?婚姻幸福的家庭,老婆都挺懒?网友:前提是老公要少玩手机7旬退休教师怒杀儿媳:为何付出了所有,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抓紧啦!12月墨尔本家庭圣诞趴来了!位置有限,美食手办交友~孩子们最幸福的一天,真的会很精彩~~把儿子“养废”后,我才醒悟:不停夸孩子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