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5年,贱卖总部!香港没落巨头,太怀念内地游客了科技2022-10-09 09:10文/ 金错刀频道2014年2月16日,100多名香港人游行示威,呼吁特区政府限制内地游客的数量。他们视内地游客为“蝗虫”,称这场示威为“驱蝗运动”。甚至连有的官员都指责内地游客具有“劣根性”。他们的愿望,如今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受黑暴和疫情影响,去年内地访港旅客仅有约6.5万人次,只有巅峰时期的近1/1000。香港普通人不知作何感想,但香港巨头表示很受伤。最近卓悦创始人叶俊亨一家三口,因为欠了近6亿未还,被债权人起诉破产,让香港人难以置信。一方面,叶俊亨的儿子一直与女明星秀恩爱,还疯狂炫富,一副不差钱的架势。另一方面,卓悦的美妆集合店曾经遍布香港大街小巷,名头一度盖过屈臣氏,谁也没料到竟迅速沦落至此。卓悦无比怀念内地游客。但是,就算内地游客来也治不好它的病。曾经游客的“必逛店铺”,如今1折都卖不动内地游客对香港,一直情有独钟。上世纪90年代,内地游客想去趟香港,办理港澳通行证必须去指定旅行社,不允许个人行,甚至要和新马泰游捆绑在一起,旅程长达15天,只有富人才能说走就走。2003年,非典肆虐,香港旅游业遭到重创,游客人数骤减。有着75年历史的半岛酒店,最惨淡的时候只有9名住客。为了提振旅游业,香港在7月底开放了个人行。内地游客蜂拥而至,当年就有847万人次到港旅游,让原本萧条的香港旅游业收入创下新高。卓悦就是他们必逛的店铺之一。在当时的各种香港旅行攻略里,几乎都会有“卓悦什么值得买”“哪家卓悦货最全”之类的问答。1991年成立的卓悦,之所以有如此大魅力,离不开它过去的两次大胆又关键的举动。第一是大胆引入日货,成为香港第一家大量引进日本品牌的美妆集合店,靠卖平价日货拿下广大香港人。第二是非典时期大胆扩张,当时很多店铺倒闭,它却趁着租金下跌抓紧开店,没多久就在香港拥有了超过40间店铺。它的店铺,虽然看着简陋,但是货品丰富、价格便宜,再加上汇率优势,吸引无数女生进店淘宝,一些代购更是整日泡在门店里。创始人叶俊亨当时自信表示:“我们深明满足客人的需要。”开放个人行后,物美价廉的卓悦,立即成了内地游客的心头好。没几年,卓悦就发展成为东南亚第二大化妆品连锁零售企业,仅次于“莎莎国际”。可惜这些辉煌都是老黄历了。自2017年起,卓悦就连年亏损,光去年就亏了2.08亿港元。如今新闻里的卓悦,总是没落巨头的模样。卓悦在铜锣湾的标志性大型铺面,无奈退租;有的店铺实在交不上租金,还被业主告到法院,要求将卓悦清盘。还有媒体报道,员工去公司拿货也拿不到,连门店的冷气坏了也没人来修。门店要么关闭,要么正要关闭,只能“一折清货”。为了减少亏损,公司还让员工强行放“无薪假”,一年最少5天。对此,港媒已经见怪不怪,它们现在把更多精力放在与“卓悦太子爷”拍拖多年的女明星身上,嘲讽其“豪门梦碎”。连亏5年背后:上市公司的规模,小作坊的管理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内地游客对香港的热情到了新的高峰。当年内地访港旅客超过5100万人次,占了总人数的78%。香港旅游业收入高达423亿美元。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卓悦在2018年仍一派萎靡,亏损3960万港元。这两年同样颓势不止。去年卖了集团中心总部;今年6月,又宣布停牌。游客为什么不爱去卓悦了?表面上看,卓悦的没落和大环境有着最大关系。首先,卓悦主打平价日货,但是日韩旅游的火爆,令它流失了大量目标用户。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两岸三地的访日游客达1677.56万人次,人均消费高达1.4万元。日本商家在店内贴满了中文标识,中国游客空箱而去、超载而归,被日本媒体形容为“爆买的威力!”其次,电商崛起,越来越多海外品牌开设官方旗舰店,层出不穷的电商节又让卓悦的性价比优势大打折扣。疫情后游客减少,只是最后的暴击。实际上,卓悦的没落更该归咎于它混乱的管理。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击破的。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卓悦的管理风格还是像管一个私人作坊,人治大于法治。最奇葩的就是“4千万骗案”。一名人事部女经理,利用公司支薪系统漏洞,给自己一家三口转款,7年时间贪污4千万。一家上市公司出现如此拙劣的贪污手段,直到7年才被发现,让人大跌眼镜。据女经理说,从她2004年加入公司开始,创始人叶俊亨就经常拒签文件。叶主席的回应是:不是拒签,是“唔得闲签”(没空签)。荒唐的事不止这一件。2020年,叶俊亨把手里的卓悦股份,卖给现在的卓悦老板陈健文,自己只持股1%。陈健文但是股份卖了,他却没打算交出实权。他和妻子仍然担任执行董事,手上还拿着公司的支票簿、印章等等。于是双方开始了公开对垒。陈健文召开股东大会,罢免了叶氏夫妇的董事职务,并且由上到下,来了个人事“大清洗”,防止“内鬼”。叶俊亨这边,则把陈健文告上法院,声称他违反了当时收购的协议,想要回卖出去的股份。陈健文见状也向法院控告,说因为叶俊亨经营不善,公司蒙受损失,要向他追讨4430万的债务。大佬打架,小鬼遭殃。卓悦的股东,好几年都没有分红;员工更郁闷,卓悦不仅强制他们放假,还提出修改合约,让他们变成“加盟商”,自负分店盈亏。卓悦自己都乱成了一锅粥,就不要怪游客移情别恋了。最大教训:一心与国际接轨,不如多关心用户叶俊亨曾经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是“保持敏锐触觉,紧贴潮流”。事实上,卓悦当年的成功,很大原因是赶上了风口,吃到了信息差的红利。再加上人们对香港国际大都市的向往,自带滤镜看卓悦。否则当风口变换、滤镜消失,卓悦也不至于丝毫没有“敏锐触觉”。2017年,卓悦线下大败退,亏损2.02亿港元。卓悦这时才表示,自己充分认识到电商是风口,数字转型是关键。可惜姗姗来迟的转型,收效甚微。天猫上的“香港卓悦海外旗舰店”,销量最高的产品仅有100多人付款,还是托清仓特促的福。2020年,直播电商爆火,这次卓悦追风口倒是及时,当年3月就开始培训员工学习直播,还在新加坡成立了新公司,打算在东南亚“直播带货”,进一步国际化。然而把销售培养为网红KOL的希望还是落空了。卓悦没明白,人们不是爱看KOL直播带货,人们只是爱抢物美价廉的商品。性价比没优势的卓悦,所谓的转型除了折腾员工,什么也没剩下。把搭上风口当本事,又把错失风口当作时运不济,而不去反求诸己,是不少企业的通病。除了卓悦,香港另一家著名的美妆集合店“莎莎国际”,同样在连年亏损。它走的下坡路,几乎与卓悦如出一辙。它的营业收入也依赖于内地游客。为了吸引内地游客,莎莎从2003年起就签下了多个游客必逛的香港黄金地段旺铺,为此不惜付出高额租金。比如位于尖沙咀北京道诚信大厦约650平方米的大店,每月租金上百万港元,莎莎续租到2020年,直到游客人数锐减,才无奈关店。这些旅游区的旺铺,香港老牌巨头承担不起,最近却迎来内地企业入驻,又让港媒一番感慨。两种企业,靠游客和靠产品,本就会有不同的命运。卓悦、莎莎等品牌,过去自然也有产品优势、价格优势,也是懂用户的企业。但是创业不可能一劳永逸。过去的成功,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参考资料:高能E蓓子.《卓悦创始人全家破产,“10亿太子爷”和女明星还能好好恋爱吗?》外滩TheBund.《卓悦创始人全家破产,曾经火爆的香港美妆集合店,日子不好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The End本篇作者 | 祥燎 | 内容运营 | 佳男| 主编 | 张一弛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