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终于发薪,但难题依然未解财经2022-05-09 00:05 柔宇没“跑路”,但并不代表度过危机。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哲铭编辑|李薇头图摄影|邓攀5月6日晚上9点57分,张凯的手机连着传来几声短信提示,接连收到的几条短信让他有些意外——原本每个月10号才是柔宇科技的发薪日,公司不仅提前发放了上个月工资,还结清了拖欠了小半年的薪资。此前,他未曾听到任何即将补发欠薪的消息。“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确实有点儿意外。因为现在整个环境也不太好,有些同事都已经觉得没希望了,但是现在能发下来(欠薪),至少说明公司还没跑路,也没倒闭,还能够把欠薪发放了,不管这个资金来源是哪里,对员工来说,好歹算件好事吧。”张凯向《中国企业家》说道,他的家人今年已经经历了老板跑路,他原本对柔宇已不抱太大希望。另有接近柔宇的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表示,此次柔宇补发的欠薪并不局限于在职员工,离职员工也发了一部分,但具体的人员比例、发放的金额比例就不清楚了,“虽然柔宇作为创业公司工资不高,但这次补发欠薪确实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2018年11月,抢在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前发布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手机FlexPai后,意气风发的柔宇创始人刘自鸿在发布的一封全员信中透露,柔宇员工数为2200人。但根据2020年底柔宇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底,柔宇员工总数为1551人。而据《豹变》报道,截至2022年4月18日,柔宇在职人数已不足600人。这意味着,补齐此前离职和在职员工小半年的欠薪,这笔资金达数千万。2021年9月,柔宇因欠薪传闻深陷泥潭。今年4月,柔宇科技独董、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曾两度发文呼吁,表示柔宇科技已出现资金短缺状况,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渡过难关,并引发了“要不要救柔宇”的全民大讨论。而后,一名接近柔宇科技的人士曾告诉《中国企业家》,柔宇科技和青岛市政府的合作,其实政府已经发文了,但因为疫情之类的原因,资金可能没那么快;其他投资人的融资尽调也完成了,还在谈;去年年底还签了两个大客户,但是钱也没那么快就能到位。目前,柔宇方面尚未公开补齐欠薪的这笔资金的来源,员工们也表示并不清楚,“可能只有刘博(刘自鸿)内部几个人知道”。上述接近柔宇的内部人士表示,正在入资过程中,不方便透露过多消息。张凯注意到,这次工资的打款方分别是,青岛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柔宇股份。2021年12月9日,刘自鸿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并配文:“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如今,他的朋友圈已设置为三天可见,没有一条状态。如今,得到新的资金、给员工补发欠薪的柔宇,看似暂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柔宇是否真正度过了危机,它的前路会如何,仍是个未知数。“公司没有‘跑路’”从2021年9月开始,柔宇陆续传出欠薪传闻。有员工爆料柔宇2021年10月开始拖欠全员薪酬,而9月只发了40%薪资。张凯记得,从2021年8月起,公司陷入了资金周转困境,中途陆续有些薪资发放,但总体来说,去年大概欠薪两个月左右,今年则从1月到4月都未曾发薪。半年里,公司每次延发工资的邮件里都会包括工资单,也会有一些解释,例如,“融资正在推进当中”“计划延后”“会给相应的补偿”等。6个月的5封延发工资的邮件里,内容大同小异。后来,张凯不再关注这些邮件的内容。柔宇的资金紧缺或许早已能从不断亏损的账面窥见一二。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净利润分别亏损约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9.6亿元。而有柔宇前员工向媒体透露,柔宇资金紧张是长时间存在的现象。从2018年起,年终奖就存在推迟或者未发放的情况,公司福利也开始随之减少。2021年,现金流短缺造成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升级。由于长期被拖欠薪资,部分员工此前走上了仲裁程序,也有不少员工因为迟迟看不到希望而选择主动离职。张凯告诉《中国企业家》,他了解的情况是,欠薪已经都全员发放了。这场风波里,曾经估值超500亿元的“独角兽”从神坛跌落。2022年以来,柔宇OA系统里的人数不断减少,已降至不足700人。2022年2月底,有消息称,柔宇位于深圳南山的总部大厦因租金问题退掉了一层办公场地,由原有的两层收缩至一层。“补发欠薪是对员工最现实最有意义的一个态度,现在企业能有这么个态度就值得点赞了。没法要求太多。”张凯感慨,“至少没‘跑路’,希望公司能好起来吧。”能救柔宇的只有自己目前还不能断定是谁在出手力挽狂澜,在绝境帮了柔宇一把。但在刘姝威呼吁帮助柔宇时,关于柔宇本身是否值得救已出现争议。有人发问:被市场淘汰的公司,为什么要去救它?但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刘姝威曾给出了诸多肯定的理由:实际上,柔宇目前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不少高科技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柔宇科技或许就是一个解答样本。另外,柔宇涉及的行业是柔性技术,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一个基础核心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可参见:“A股最危险的女人”为何力挺危险的柔宇)在刘姝威力挺柔宇的同时,也有学者反对。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便持怀疑态度:“张三今天遇到困难政府救了,那么李四明天也遇到困难怎么办?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规制走向竞争,本身就是为了提升效率。”盘和林认为,实际上柔宇科技面临的问题明摆着:一方面,柔宇当前的柔性屏技术尚未得到市场认可,手机类产品的改进只是一种营销上的加分项,而柔宇选择的技术方向也并非独一无二;另外,即使良品率超过80%,其产能远远不及同类产品竞争对手京东方,主要因素是客户不认可。目前国内布局柔性屏的企业主要为京东方、柔宇科技、华星光电等,其中,柔宇科技和京东方都已经有量产手机出货。京东方在公告中指出,2021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近6000万片,根据咨询机构数据,全球市占率约17%,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荣耀等手机品牌。在4月29日的电话会议上,京东方表示,2022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目标为超出1亿片。反观柔宇科技,其招股书披露,柔宇科技的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产量为7748片,销量为2099片;2019年产量为314036片,销量为52747片;2020年1~6月产量为48563片,销量为22136片。虽然没有其2021年产量和销量的数据,但可以预见的是,深陷资金危机的柔宇在产量和销量上不会有太大改观。摄影:刘哲铭“政府支持企业的时候要慎重,要考虑市场冷落企业的原因是什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于柔宇科技,即使要救,也不是一个融资的问题,诸如合肥当年将江淮汽车和蔚来汽车做整合,拉动本地企业,也引入外部企业。对于柔宇,找到其柔性屏产业化出路比获得外部融资更加重要。”盘和林认为。虽然在救与不救上有争议,但大众在柔宇面临的市场问题上却十分统一,几乎都认为柔宇欠缺市场开拓。刘姝威曾说道:“柔宇这个事情,一开始,我是想呼吁政府的力量,但是后来我想,政府只能在政策协调方面起作用,最根本的还得是企业之间的多赢选择。”她认为,在研发能力上,柔宇的几位创始人很强,但市场开拓是他们的短板。从0到1的工作很擅长,但是做出来之后,从1到N的话,必须跟下游客户一块来做。柔宇自身也在申报稿中指出,公司从事柔性电子产品的下游行业对于柔性电子产品需求尚处于初期,公司正逐步经历从研发到下游客户拓展的关键阶段,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小,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公司将面临难以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在客户方面,柔宇曾对外宣称,公司采用to B和to C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to B客户包括LV、空客、中兴通讯等,为其提供柔性屏产品;to C则自己推出了手写系统、手机等产品。在京东上,售价8788元的柔宇FlexPai 2的评论为2000+条,这款折叠屏手机发布于2020年9月,此后,柔宇再无手机新品发布。事实上,柔宇在折叠屏手机市场悄无声息之时,包括小米、荣耀、vivo、OPPO等几乎所有头部手机企业,却都在这一两年进入了这个市场,它们不仅集体默契地将这个品类列入年度旗舰产品,还不断下探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区间至7000元以下。不过,在最艰难的时刻,柔宇还是接到了一笔订单。2021年11月10日,柔宇宣布签署一笔总计6亿元的大额订单合同。根据协议,柔宇将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生产的柔性OLED显示模组,2022年开始陆续出货,两年内完成全部订单交付,但柔宇并未透露这名客户的名字。 此次筹资,无论是谁在出手相助,在这条商业与技术相博弈的长路上,柔宇本身才应该成为力挽狂澜的主角。而作为创始人,刘自鸿或许要立即回答:怎样才能让市场买单?毕竟,留给柔宇试错的时间几乎没有了。(文中张凯为化名)。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崔允琰对标研学产业龙头企业顶级企业家、投资人、院士学者共学共建融入龙头企业产业生态与中国企业家社群生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领军制造企业家点击下图即可报名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推荐阅读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