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九月份的时候,咱们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
小女孩之间的友谊:girls hurt girls真不少!
另一篇是:
为啥现在的儿童霸凌越来越多?因为孩子交的朋友太少了!
这两篇文章后台收到的留言非常多,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在学校或者小伙伴之中受到冷暴力。
但是提问最多的,还是如何让社恐娃学会交朋友,或者让社恐变社牛。
今天咱们就来交作业了。
当时回答大家的留言在兴头儿上,一口答应要写“社恐的孩子怎样变成社牛”;
但是一杯拿铁下肚后渐渐冷静下来,转念一想,觉得不对,大脑结构天生就有不同,社恐孩子怎样也变不成社牛的。
又仔细思考了下,转念二想后,觉得是这样——
的确,社恐的孩子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快乐;
但上一个年代的社恐孩子生逢其时,生活在一个贫富差距小导致社会压力值低、父母期望值也低的时代,孩子的交往从不在虚幻的线上,都在结结实实、可摸可触的线下;
所以,即使社恐孩子也有充分的时间和庞大的人际关系圈来筛选朋友,所以不需要父母在人际关系上的帮助;
但是这个年代,无论是社恐孩子还是社牛孩子,都仍需要父母的很大帮助!
咱们先来分析分析,社恐孩子的大脑和社牛孩子的大脑有哪些天生不同。
社恐和社牛的孩子,很大气质是天生大脑决定的
其实,社恐(一般表现为内向)和社牛(一般表现为外向)的孩子,在大脑的神经递质上就有很大不同,强掰只能适得其反。
很多“社恐”的孩子表现为喜欢自己安静的呆着或者做点什么,其实安静状态下所分泌的少量多巴胺,就能让这种孩子感受到“安静的快乐”。这类孩子即使在不刺激分泌更多多巴胺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幸福、愉悦、快乐。所以,很多孩子不是社恐,而是相比较和他人相处,更喜欢自己安安静静的呆着,做手工、看书、下棋等等。而外向/社牛的孩子,大脑对多巴胺不敏感,只有大量分泌多巴胺才能让他感受到快乐。所以,那些天生外向的孩子,见谁跟谁主动搭话的孩子,可能时刻都想寻求刺激,这类孩子一旦强制他安静下来,他就会表现出烦闷、无聊、焦躁等。所以,社牛的孩子更喜欢跟很多人玩,喜欢运动,喜欢与周围的人竞争,在运动、奔跑和竞技中才能释放更多多巴胺,让孩子感受快乐。乙酰胆碱是我们大脑内存在的另一种神经递质,它可以让我们更专注,还能提高认知能力。内向/社恐的孩子乙酰胆碱分泌量更多,所以内向的孩子能更长时间安静坐在教室听讲,也能自己钻研、琢磨一个问题。而外向/社牛的孩子乙酰胆碱分泌量更少,所以注意力更分散,喜欢和周围的人聊天/玩耍。内向的孩子大脑前叶更发达,血流丰富。而大脑前叶是我们负责控制我们的情绪、行为。所以内向的孩子比较理智、冷静;外向的孩子,大脑后叶更发达,大脑前叶受更多的抑制,所以,孩子情绪行为表现更活跃、更冲动。所以,内向/社恐,更多需要安静的环境,过分喧闹的环境反而让孩子不适;而外向的孩子喜欢成群的玩闹,安静的环境就让孩子打不起精神。所以,虽然我们暗戳戳定义孩子为“社恐”/“社牛”。但是他们对朋友的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社恐的孩子对朋友的需求比较少,有一两个就可以,就算没有朋友,这类孩子也能自娱自乐,看书写字也能自得其乐;社牛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朋友,他们需要一种时刻有朋友相伴的状态,朋友是越多越好。人一旦少了,就觉得没意思。所以后台有妈妈留言,说虽然孩子只有很少的朋友,但是据观察,孩子好像即使没有朋友陪着玩,自己玩也挺好的。这是因为,这个孩子就是咱们说的内向型孩子。分析到这里,好像我就应该大言不惭的结个尾,让文章万事大吉——“尊重孩子的天生性格,不要硬掰,社恐的孩子朋友少一点也没事?”现在无论社恐还是社牛的孩子,都不能满足正常的人际交往量科学家做的脑实验,都是孩子在正常人际交往环境下做的。这种“人际间的正常交往量”,是说孩子除了上学和同龄人交往,放学后仍有和同龄人充足的交往时间。口罩时代别乱跑了、学业压力大、养育的精细化、外面冷会冻感冒、大人没有充足的时间看着孩子、外面太乱、马路太危险、谁知道陌生人是想干什么的……个个都是压缩孩子和同龄人交往时间的绝好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恐的孩子还是社牛的孩子,交往时间都是不够的。社恐的孩子,虽然所需朋友少,一两个就够了,但是对友谊质量的要求可一点都不低。这一两个朋友一定是和他们心灵相投、说得来聊得来的高质量朋友。缺少这种朋友,社恐孩子也会很难受。而这个时代,基本的人际交往时间都尚未满足,社恐孩子所接触的择友范围很窄的时候,如何能从这些孩子里面挑出一两个真心相交的心灵朋友呢?可选项太少,有可能就选不出来了,社恐孩子就只好自己和自己玩。所以有可能,在当今这个时代下,社恐孩子仍旧处于社交匮乏和心灵孤独的状态。这其实才是社恐孩子的家长们最担心的。其实,当下的人际交往环境对于社牛孩子影响也一样大,那就是社牛的孩子需要不同类型的朋友来陪他,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不同方面的快乐。但是即使是社牛孩子 ,能找着常玩的两三个朋友就不错了,到哪里能找到那种呼朋结伴的场景呢?所以很多社牛,特别是男孩,在课堂上总是多动、过于活跃,就是过剩的精力无处和朋友们发泄,因为孩子也憋得慌啊。时代在压缩孩子们的交往空间,也在改变着孩子们的性格,这对于社恐和社牛孩子,都是一样的挑战。所以说,如果你的孩子是社恐,你应该帮他尽力扩大交友范围,从中再挑选出一两个高质量的朋友,那种能够和他心灵深度交流的朋友,所谓“量大出精品”。如果你的孩子是社牛,那么更应该帮他多结交各种不同类型的朋友,让他享受呼朋引伴、你追我赶的快乐。在这个时代,我们别无选择,父母就是要做更多,才能让他孩子的交友环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就好像在事业上我们拼命往前跑,才能够停留在原地。这本就是一个挺魔幻的时代。大家发现没有?孩子小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即使好几个孩子撅着屁股凑一起,你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他们还是在一起自己玩自己的,比如自己看自己的蚂蚁,同伴之间也没有交流合作。这是正常的,一般要三岁以后,孩子才慢慢有了跟同伴一起玩的倾向。所以,咱们说的帮助、引导孩子交友,也指的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再小先不用着急。在小区、公园、出游时,遇到了完全不认识的同龄孩子,家长之间也相互不认识。我们的孩子没有玩伴,能看出孩子很想跟对方玩。这时,家长就要勇敢迈出第一步。这种情况,对于社恐或者没有交友经验的孩子来说,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家长就显得非常重要。是时候表演你的演技了!你的脸皮要厚一点,通过引导、演示、陪伴来鼓励孩子迈出交新朋友的第一步。而社牛的孩子喜欢社交,只要父母在旁边,不用主动开口,他自己就能去找小伙伴搭话,迈出第一步。这样经过多次的搭讪成功,孩子就会发现交朋友这第一步并没有那么难,慢慢的就不再对交新朋友发怵了。另一种情况,是在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可以经常遇到,但是还不熟悉的同学、邻居等等。这种是重点发展对象。这时候,我们大人就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交到感情更稳定的好朋友。如果是同学家长,那家长群、老师通知群,都是家长之间交流、联络的地方。可以根据群里家长的发言交流看出家长的大概脾性。选几个人好随和的,加上私信,私下多联系,交流作业完成情况,孩子学习状态等等,周末、放学相约一起遛娃。小区楼下、图书馆、郊区爬山、公园放飞等等,还可以鼓励俩娃一起写作业,哈哈哈,同学之间放学后,还能一起玩耍,那感情一定是稳定深厚的,在学校也不会没有玩伴啦。除了同学,还有邻居,也是非常好的保持稳定友谊的伙伴。如果孩子在小区里还没有稳定的朋友伙伴。可以在孩子和其他伙伴玩耍时,妈妈跟小伙伴的父母也聊一聊,加个微信,相约明天一起玩。如果自己家有好书、好玩具可以拿出来一起看,一起玩。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约到家里来玩,孩子们玩他们的,妈妈聊自己的,互不打扰。无论是同学还是邻居,如果玩几次,孩子玩得投机,家长也能三观一致聊得来,那就很难得了,孩子成为朋友,家长也变成战友,真的是非常好。毛豆的朋友们,都是这么发展而来的。一直到现在,他好朋友的家长跟我也很聊得来,孩子之间是好朋友,家长之间也成为好友,经常互相帮忙。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都有一起玩、一起分享的伙伴,无论是校里校外,孩子都不会被孤立了。这个年代不缺吃不缺喝,所以吃喝上保证健康就行,没必要极度精细化、奢侈化。但把省下来的金钱、时间、精力帮助孩子多找几个心灵上的好伙伴,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感谢你这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