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问斩
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窦娥临刑之时,正当“三伏天道”。等等,那自古以来秋后问斩该怎么说? 是关汉卿疏忽了?还是为了剧情不顾事实编造?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汉儒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关汉卿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应该有出于艺术上的考虑,但也有事实的根据。因为夏季行刑,窦娥发出的“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祈望上天为其辩冤的誓愿才有意义。同时,这在法律上也是有依据的。
忽必烈建立元朝伊始,为了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至元8年(1271年)下令:重囚不必等到秋后,随时可以明正典刑。窦娥被屈打成招,定下“药死公公的罪名”。依元朝法律,媒杀公婆的行为属十恶之一的“恶逆罪”。既“犯在十恶不赦”,当然可谓“重囚”,三伏天行刑,也就是“合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