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长篇小说《如絮》创作感悟
avatar

长篇小说《如絮》创作感悟

可能成功的P
楼主 (文学城)

此书献给我最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

也献给天下有深情、有担当的人。

他们也许曾经被情怀压垮了自我,也许为职责献出了生命,也许因忠诚桎梏了自由,也许因爱而举棋不定......可是他们的挚诚和坚韧,永远感召后人。

他们对感情、事业、理想的执念,无法仅仅用对错来评判,更无法简单地以成败来衡量。

但是,那些执念里的人性光辉,照亮了一代代人。甚至在最为冰冷黑暗的时刻,也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并不完美,有疑惑,有退缩,有迷茫,有纠结,但平凡的生命照样值得天下所有文字的歌颂。

        

也在此感激不离不弃的读者,尤其是海外原创的码字小伙伴们。你们的每一条评论都或多或少地左右了故事最终的走向。你们对史实的探讨和纠正,对情节的评点和质疑,对人物的体恤或调侃,都令我印象深刻,感怀于心。谢谢你们,让《如絮》日渐丰满。

感谢我的身边人----老公、女儿,还有那些读过或者没读过这本小说的朋友,你们的鼓励与爱,是我写作道路上的最大收获。

 

~有关人物塑造:

从提笔开始写小说,有两年多了,经常有人问:这个角色是不是有生活原型?甚至有人问:这个角色是不是你?

我曾经被认为是《硕果累累》里的果真,老公则成了John。后来被认为是《阿P正传》里的Sam,家里则变成开酒店的了。再后来,我成了《如絮》中的Pia,而父母则对号入座成了青莲和夏建勋......

在此,郑重声明,你们都猜错了。我们不是他们;他们的故事也不是我们的故事。就好比台上台下,哪怕观众觉得有迹可循,却永远隔着一个舞台。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许其中的曲折和精彩------那些能够让读者或者观众产生共鸣的东西,是创作者最为得意的地方。而真实生活里,平凡无奇的日子------回首惊叹时光飞逝的那些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时光。

很多故事,很多细节,很多人物的个性,的确源于生活,但是几经融合、拼接,早就没了原本的形态。《如絮》中的Dusty,是唯一一个有生活原型的主要人物。二十多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快八十了。我们和他的交往不深,也很短暂。不过,他的只言片语,让我印象深刻。由他的故事,我开始试图了解二战、越战、飞行,这些我原本不太感兴趣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历史知识真的是太匮乏了。同时,我也觉得老一辈的很多故事缺人倾听,慢慢就随着时光而流逝了。

由此,我也想到了身边长辈讲的故事,希望把它们也融合到小说创作之中。于是,有了青莲这一条故事线。这里面有我的出生地武汉的故事,有我父母奉献青春的哈尔滨的故事,不少细节是真实的,但人物和情节却是虚构的。

自从开始写小说,有一个元素一直不忍放下,那就是在海外的华裔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硕果累累》里的大果,《阿P正传》里的Sam和Dan,《如絮》里的Pia,都反应了海外年轻华裔的生活侧面。他们的生活圈子里,不可避免地出现非华裔。John,Dusty,Chris、Maria…… 他们都有我们身边朋友的影子。我之所以几经思虑不愿意在连载中给他们按一个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字,是因为他们的形象与我来讲,就是和英文字母的对应。我的读者目前都是海外华人,我想大家在真实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也是这样吧?不会认识约翰,只会认识John。

~有关结构:

三角形终于善始善终啦-----三方面都有美好的爱情,都有飞行,都有些许谍战元素,都有第二次感情,都有天灾人祸...... 记得一个作家朋友在谈论小说结构的时候分享她的体会:她花了很多时间在结构上,后来苦于无法把情节和结构完美融合。一次作家分享会上,另一个作家问:“不如放弃结构吧。没有结构也许就是最好的结构。”她豁然开朗。

《如絮》设置三角结构的初衷是时空转换,带来新鲜感和悬疑感。同时突出对一个人的命运在不同时空的对比,也强调人的行为、性格、思考方式都是有来处的。我觉得很幸运的是,这次的结构自然生长,三边交错衬托,没让我迷失其中。真的算是运气。

但是,这种结构也有弊病:我觉得有的读者(尤其是网络连载),会觉得一边的故事没读够,就跳到了另一边。刚刚被吊起来的好奇和情绪必须暂时搁置,要两天后才续。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把同一时空的情节集中在三集里写。到了后期,为了加快推进速度,以配合故事高潮,把原本的三条线“1-2-3-2、1-2-3-2”调整为“1-2-3、1-2-3”,其中“2”是现代部分,以前占比比较多。当然,最后只剩下了“2”,算是三条线归一了吧。

这个实验,成败参半。但是,真的挺好玩。对不起,我又不严肃了。

~有关小说中的城市:

武汉、哈尔滨、上海、北京、旧金山,都和我多多少少有些关系。我是在哈尔滨被父母孕育的,但是随着他们工作的调动,我到了武汉才来到这个世界。不过,武汉于我还是一个有点陌生的城市-----我在一百天整随父母到了北京,一直生活到大学毕业。继而南下深圳工作,然后出国到旧金山,至今已经二十多年。

武汉是我母亲的故乡。我曾经随她回去看我出生的小楼,随她逆流而上到重庆,再顺流而下回武汉,听她讲小时候的故事。其中很多成了我小说里的细节。后来认识自己的先生,也曾经顺长江,过三峡,登黄鹤楼,参拜归元寺、荡舟东湖。武汉是留着我们美好回忆的城市。

北京是我成长的地方----小学、中学、大学,恩师老友都在那里。北京的故事,反而不容易写,全是因为太亲近了。

在旧金山湾区的岁月,是至今为止最长的一段人生。可惜这个被美丽海湾拥抱的城市,这几年被损耗,被乌涂,被政治绑架。每每想到都令人痛心。

而上海,因为是先生的故乡,也自然多了一份亲近。从公公保留的老照片里,从他在黑白照片上描画的色彩里,我几乎能听见老上海的靡丽风情,总是在脑子里幻想那些人物在上海滩行走,在弄堂里谈笑的活色生香。与上海有缘,我觉得很幸运。

~有关撒糖:

无论故事背景如何,人物年龄、个性、种族、职业如何,《如絮》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凡人的弱点,要么是软弱犹疑,要么是胆怯退缩,要么是鲁莽固执,要么是安全感和信任危机。他们跌跌撞撞,在各自的生命里浮沉。不过,他们都是善良的人,深情的人。这种人设是我怎么也绕不开的。大家笑话我恨不能一直撒糖,嘿嘿,的确是这样。为了给撒糖布一个有趣的背景,我这次不惜杀人放火,不惜搞谍战,不惜设计空难……上天入海地搞事情,就是为了撒糖,我这也算是撒糖界的大手笔了吧?

为啥这么爱撒糖呢?人性的丑恶天天上演,不用刻意书写,就泛滥于世了。人类的走向与我而言,看不到绝对的乐观。那么,在自己可控的纸上世界里,尽量撒些糖吧。希望大家读的时候如我写的时候一样,可以舒展眉头,嘴角挂上微笑,屏蔽掉周遭杂音,压制住内心恐惧,专心致志地体会一下人间最美好的东西。

~有关感情:

《如絮》里的几对情侣:青莲和夏建勋、吴开淼,Dusty和碧芝、Maria,Pia和Chris,他们的甜蜜都来之不易------既有青梅竹马,也有相濡以沫;既有一见倾心,也有日久生情。所以说啊,虽然都是撒糖,我也是费了洪荒之力,希望给读者带来不同层次和质感的甜。

有读者探讨过,人一辈子可以全心全意爱上几个人?是不是第一次地刻骨铭心一旦灰飞烟灭,就再也无法对第二个人燃起热情了?我觉得也许两种感情会有不同,但是只要是一片赤诚,都是美好的。甚至,第二次有可能更成熟,更浓烈,更久长。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第一次付出感情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当然要排除那些触及道德底线的人),那么她/他应该有权利拥有第二次追求幸福的机会。

~有关飞行:

我没有飞行经验,但是身边有几个喜欢飞行的朋友。构思这部小说的初始阶段,对于Dusty提到的越战中坠机、修复和逃生,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学习有关空战、飞机型号、飞行事故、飞行员日常等等。《如絮》里Dusty的父亲是二战和韩战时期美国空军飞行员,开战斗机、参与轰炸,也飞跃过驼峰航线;Dusty开过民用飞机,在越战中则是战斗机飞行员;开淼是抗战时期的国军飞行员,韩战时期是志愿军飞行员,后来服务于民航;Chris则是和平时期的民航飞行员。他们的背景和经历迥然不同,但是所担当的责任一样重大。人类的飞行史,和工业发展、武器发展的轨迹高度重合,其中有不少生命消亡在蓝天,可歌可叹。

~有关战争和运动(都是人祸):

地球上的普通老百姓真是太不容易了。一场场战争和运动中的喘息过渡,都被视为珍贵年代。战争对人的消磨和带来的伤痛,可以延续几代。请别试图和我讲民族、主义、疆土、版图、颜面......我有妇人之仁,在这一点上,如果你觉得我幼稚天真,我绝不反驳。读者说我写战争下笔够狠,那全是因为我一想到残酷的现实,就觉得有责任将它们呈现。

艺术创作中,希望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而生活里,我则甘于寂静和平淡。无是无非,平平安安就是阿弥陀佛了。

但也许,人这种生物的机体设置里,就有冒险、争斗、怀疑、探求的特质吧?所以要写写故事,让某些能量有个出口。码字小伙伴高妹说:写作是个慢性病。换个角度讲,写作是一副汤药------性甘苦,温良,需小火慢熬,要长期服用。

我渐渐觉得自己对这副药上瘾了。时不时想抓几味药材,静心熬煮,看那一缕药汽从瓦罐里袅袅升腾,嘴里已经可以感到苦涩后面的回甘了。

看来,我真的是病了。嘿嘿。

今年初夏,我们留宿宁海广德寺。清晨在禅房中被鸡鸣鸟唱吵醒,推门见晨光熹微,池塘倒影里的庙宇飞檐似乎藏着无限禅机。但我最爱的,则是推开禅房木门的那一声“吱呀”,最爱它对无知世界的温柔提点。

我悄悄推开了文字世界里一扇又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期待着前路的修行。

 

可可

2023年6月于旧金山

 

另外:关于连载过程里插入的那些歌曲,很多是构思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基石,比如浮云推荐的《尘缘》,高妹推荐的《烟花易冷》,老公推荐的《渡红尘》,早茶推荐的《红豆》,读者Gogym推荐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也许有我漏掉的,但是一样心怀感激。

还有,谢谢女儿送的笔,鼓励我开始在iPad上画画,效率突飞猛进,这才有了那么多的插图,是写作过程中意外的收获。

最后,特别感激老公逐字逐句的阅读和勘误,抓出来不少错别字。最主要的是,让我真的可以面对读者----- 虽然我知道网上有很多读者,但是留言说话的不多。有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似乎大多数的点击背后是虚的。只有他,是我看得见摸的着的。这让我觉得每个码出来的字很幸运,我也很幸运-----可以被一双真实存在的眼睛阅读,感恩!

 

《如絮》回顾及新书预告:

《如絮》全书目录链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page=3&act=articleList&blogId=78930&catId=129127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长篇小说《如絮》创作感悟 【大结局】《如絮》尾声 朝花夕拾 长篇小说《如絮》 第一百八十五章 旧金山-2007年 向日葵 长篇小说《如絮》第一百八十四章 北京-旧金山-2007年 遥望 长篇小说《如絮》第一百八十三章 北京-2007年 沧海事,暮天钟
avatar
废话多多
2 楼
撒糖是我跟读如絮的原因之一。

记得青春年少时,为赋新诗强说愁,看到简.爱说:人活着就是受苦,感慨了N个月,恨不得写下来贴在脑门儿上。和朋友们比深沉,看书要看悲剧,听音乐要听贝多芬。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发现只有甜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格外地珍惜甜,在虚拟的世界里喜欢一把一把的捡糖。

感谢可可撒的糖,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正义终归要战胜邪恶。

avatar
望沙
3 楼
看见爱情最美的样子,祝福可可!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4 楼
谢谢多多跟读了这么长的一个小说。开心我有撒糖同盟军LOL 写作过程中,正如高妹发现的,过一段时间我就憋不住要撒糖了:)

关于如絮印章,我改好了,用在最后一个插图上,其他的还没来得及换。谢谢多多的建议!

avatar
紫若蓝
5 楼
再赞,佩服可可的敬业和才华!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6 楼
谢谢沙沙!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7 楼
若蓝过奖了,能在原创找到组织,我始料未及,每天都能学到好多东西,很幸运!
avatar
浮云驰
8 楼
真好,可可的故事总是给人温温柔柔的感觉,很治愈。感情上我最喜欢青莲和开淼,很纯真,很无奈,似乎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城市最喜

欢你写的武汉,很有味道,尤其是青莲家和邻街小乞丐们的那段,有对比却又很和谐。关于撒糖,其实我觉得只要不是刻意的,就无所谓撒不撒,故事发生到那一步了,或是作者感觉到那个地步了,自然就有酸甜苦辣,所以糖撒的自然就是本事:)

avatar
FionaRawson
9 楼
妈呀!这下一集的人物都画出来了!这回没见到(被我diss的)西方面孔?嘿嘿
avatar
FionaRawson
10 楼
这个角色是不是你?。。。感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一个人问的,哈哈哈。
avatar
youtub
11 楼
作者有驾驭长篇的能力

但是三角结构给我的阅读体验很不好。

我只好跟读一条线,最后读到吴出战俘营。

后来有没有逃到山里的舅爹爹的结局?

avatar
dontworry
12 楼
回来赶上可可收官啊,我得去翻翻结局如何了。
avatar
FionaRawson
13 楼
快发你的吧,每周两篇补回
avatar
阿芒
14 楼
可可这篇感悟和小说一样,贯穿始终的是一个情字,很打动人,我好像看到情感的泉流从可可那发源,再蜿蜒分成三股支流,

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流经千万读者的心田,三股支流最终汇聚成一湖静谧的水域,得日月之光华,享大地之恒远。

avatar
阿芒
15 楼
顺告,《渡红尘》已在我的K歌歌单里了。
avatar
阿芒
16 楼
谢谢可可和LD的推荐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17 楼
谢谢浮云!以后争取每次撒糖的时候都告诫自己:要自然!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18 楼
哈哈哈,几个主要人物。话说你干嘛要diss人家啊?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19 楼
是你是你就是你LOL 你是一个仔细的读者,感谢!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20 楼
谢谢中肯的意见!我一直觉得有读者只跟一条线的,果真有:)我这都是瞎尝试,还是创作态度不严肃,啥都想试试看。要向

优秀作品多取经。下次也要写得慢一点。网络连载的独特性我也是慢慢摸索。日更有点太疯狂。而且网络连载还有一点开工没有回头箭的感觉。需要好好把握节奏。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21 楼
不愁回来啦!等你归队哈!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22 楼
+1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23 楼
谢谢阿芒!你的文字真美!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24 楼
等不及要听!
avatar
FionaRawson
25 楼
你这还好是日更啊,要是三条线跳着写,每周更一次,那就真散了LOL。我觉得可以写多线程,

但最好不要跳得太勤,你的初衷是怕读者忘记那边的事,其实忘记就忘记吧。把一条线连写十几集,写透,免得刚一入戏你又把大家拉走。写完一大部分,然后去另一条再慢慢地写上很长的阶段。

avatar
可能成功的P
26 楼
嗯,有道理。不过,下次要偷懒。太累了 8{
avatar
youtub
27 楼
是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是传统的叙事方法。

外国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头绪比较多的,也还好,没有跳来跳去。

相关阅读
环卫工有会计算的吗?2023年8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我们为什么锻炼28法则往事点滴扭 腰 装 逼 记沉默的告别2023年8月25日(周五)冯站长之家三分钟晚间新闻忘却的文字【冯站长之家】2023年8月25日(周五)三分钟新闻早餐旧金山狂欢节:彩虹骄傲游行(多图)2023年8月25日物联网新闻醉驾司机高速逆行31公里获刑3年【冯站长说安全】2023年8月25日日本往太平洋里倒核废水到底有没有危害?2023年8月25日医疗晨报2023年8月25日价格早报关于一只破碎的杯子的迷信1936年,蒋介石约见竺可桢,希望他出任浙大校长。竺可桢提出三个条件即使不减肥,运动训练也能减少肝脏脂肪没戏不来。俺还没觉得美国的职业足球联赛这么差。没戏一来。简直成了美国足球联赛的高级黑。杂感录旧作地中海邮轮行之十二“人民”和“拥护”2023年8月23日物联网新闻洛杉矶火车站【上帝爱你,我需要帮助!】后院的红喉北蜂鸟 【图】【视频】很多时候都是父母一厢情愿,娥现在深有体会,准备偃旗息鼓打道回巢家常菜之极品:美味豆腐皮请问老朽 参加 holland america line 需要不需要买?2023年8月25日历史上的今天京男啊,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都回答不了啊《如絮》这本拒绝被写的书,终于被写出来了黑泽明·三枪·三花聚顶(1)意大利的巴洛克鞋跟2023年8月23日价格早报相聚时我们该如何和成年有收入的孩子相处?《魅羽活佛》第335章 主唱与伴舞树倒猴孙散湾区野生动物媲美非洲塞伦盖蒂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