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唐宋韵》37.《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avatar

《唐宋韵》37.《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唐宋韵
楼主 (文学城)
《虞美人(1)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2),往事知多少?

小楼(3)昨夜又东风,故国(4)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5)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

2  了:了结,结束。

3  小楼:指作者当时被软禁的住所。

4  故国:指南唐。

5  朱颜:宫娥的容颜、年轻的相貌,也泛指美好的回忆。

李煜(937-978年),五代时期南唐末代君主、诗人、词人、书法家。李煜籍贯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锺锋隐者等,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后,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后虽进一步自去国号、贬损仪制等,南唐依然为宋所灭,李煜被俘。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死于东京(即汴京,今开封),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在书法、绘画、音律,诗文等方面均有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本朝前辈的影响,语言上多用口语和白描,不饰雕琢,但其作品却有独特的优美感和表现力。其亡国后词作题材更为广阔,含意更加深远。李煜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王国维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这对李煜词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价值的概括。

李煜有《文集》30卷、《杂説》百篇 ,均佚。南宋学者陈振孙编《直斋书录解题》有《南唐二主词》1卷,录李煜词34首,后人又增加10首(有存疑)。此外李煜还有十几首诗存世,但艺术价值远不及词。李煜词虽然存世数量不多,但多有有精品和佳作。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7

 

宋雨:稍知道一点词的人都知道李煜。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精书法、绘画、音律、金石和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前辈李璟、冯延巳等人影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特别是亡国后两年多时间里的词作境界宽广,沉郁深刻,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李煜也凭籍这一时期的杰作被尊为“词宗”。

唐风:李煜的词,存世共有40首左右,数量上相对较少,但佳作的比例很高。人们一般把他的词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他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奢靡生活,风格绮丽,花间派习气较重,但在艺术表现能力上比前人依然有很大的提高,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伤春悲秋情感(如《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后期的词作反映深切的亡国之痛,凄切哀婉,极富艺术感染力。他的佳作大部分出自这一短暂的时期。

宋雨:李煜的词究竟好在哪里,古今学者历来有研究分析,各人观点常有重叠,但也有些各自的不同看法。有的学者总结出许多条来。我看,用王国维“境界”和“神秀”两个概念可以言简意赅地说明。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他开篇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他评价李煜的词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后期的词作,在对国破家亡的哀思之中,词的意境变得宽广深远了,这样的词超越了早期伶人的宴乐歌词,成为有思考、有眼界的士大夫的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婉约风格的词也给后世那些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豪放派词人们以启迪。

唐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说:“温飞卿(温庭筠)之词,句秀也。韦端己(韦庄)之词,骨秀也。李重光(李煜)之词,神秀也。” 这里的神秀就是韵味十足,回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词能够达到的巅峰水准。这种“神秀”,不是一字一珠的极尽工巧,而来自内外兼修的锤炼。李煜的词,常常看似平淡的几句白描,字词浅白,不用典故,却是神韵天成,动人心魄。不能不说,这也李煜天赋的反映。

宋雨:据史书记载,李煜丰额骈齿(两个门齿融为一体)、一目重瞳 (有两个瞳孔)。反正过去的帝王,不是身体就是所处的环境常常出现“异象”,信不信由你。李煜因此遭到长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为避祸,李煜便醉心诗文山水,不问政事,自号“锺隐”、“锺峯隐者”、“莲峯居士”等,以表明自己无意皇位。然而在父亲961年去世之前,长兄已病逝了,其他几位兄长也接连病逝,于是24岁的李煜便阴差阳错地当了南唐的皇帝。

唐风:在李煜继位前一年,即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已经建立了宋朝而取代后周。而在此前李暻治理下的南唐在与后周的交战中节节败退,已经对后周称臣。因此,李煜即位后马上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即前朝宰相和著名词人冯延巳的弟弟)入宋呈《即位上宋太祖表》,陈述南唐变故,尊宋为正统,缴纳岁贡以保平安。

宋雨:这时的宋太祖还显得比较宽容大度,他回赐诏书,派人前往南唐吊祭李暻,恭贺李煜即位。次年(962年)七月,李煜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既已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改为直呼姓名,宋太祖没有答应。

唐风:在此后的多年里,李煜多次降低身段,贬损仪制。比如971年他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972年又下令将“诏”改称“教”,降诸“王”为“公”,将多个政府部门改名避讳宋朝,以示尊崇。而且李煜再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这次太祖同意了,也暗示心态的变化。

宋雨:然而紧箍咒越来越紧。宋朝扣留了去汴京朝贡的亲王李从善。太祖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赏赐宅院,暗示李煜须入京降宋。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被拒。974年秋,宋太祖先后派使节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他回复道:“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唐风:宋太祖接到信后,便开始水陆并进攻打南唐。李煜亦筑城聚粮,积极应战。期间李煜两次派使节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请求休兵,宋太宗便回了那句著名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南唐抵抗强硬,战事对宋朝并不顺利,但毕竟其国力强大,打到975年12月,金陵失守,南唐灭亡。

宋雨: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虏送到京师,宋太祖封其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同年,宋太祖驾崩,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一周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追赠其为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葬于洛阳北邙山。

唐风: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词,相传作于他41岁生日那个七夕之夜,可谓绝命词。开头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很不寻常,春花和秋月本是人间美景,人们都想留住,可李煜却问“何时了”。他显然无心欣赏,恨不得这一切早早了结。

宋雨:那是李煜被虏到汴京的第三个年头了,他看着春秋轮回,心中惆怅万分,自问“往事知多少”。一个被虏的国君,在敌国被俘虏软禁之后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 南唐宫中的纵情声色,十几年的战战兢兢,枉杀谏臣的随意,让民众修生养息的些许安慰......

 唐风:“小楼昨夜又东风”一句,有些人把“东风”解释为“春风”,在这里恐怕是不合适的。如果这首词真的写于七夕,那么在这儿显然不能理解为“春风”。也许作者就是这样表达而已,并未将风的方向与季节相联系。古诗词中“东风”非指春风也常见,比如杜牧的《赤壁》有“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之战发生于冬至前后。李煜这句中,“又”字用得特别好,新的一年、新的一季又来了,但自己的生命继续在软禁中消逝。

宋雨:于是引出下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样年复一年地被囚禁,当然有诸多的不堪。但最大的不堪,恐怕是宋太宗赵光义多次招小周后入宫并强行留宿。而且据史书记载,赵光义十分变态,他还命画师现场作画。小周后回到家中每每痛哭不止,而此时的李后主根本无力保护自己的皇后,屈辱可想而知。

?唐风: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顺序应为“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故国” 有人认为是指首都金陵,我认为应该是指整个南唐。据说当这首词传到宋太宗那里,就是这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让他动了杀机。宋太宗没有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胸,而李煜既不傻,也不装,他至死都学不来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所以不能苟延残喘到终。

宋雨:“雕栏玉砌应犹在” — 南唐故国虽已归大宋王朝,但在李煜的心中昔日国都的建筑还是应该在的,那里承载着他过去很多快乐时光和美好回忆。他对祖辈留下的基业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建筑那方面,只要不是人为破坏,还是会基本保持完好的。作者不能肯定,但显然愿往好的方向想。

唐风:与之对应的, “只是朱颜改则”。经历过一番腥风血雨,昨日宫中红颜美女早已飘零,即便是随他来到到宋朝的少数宫女也红颜渐老。不过,我注意到作者这里的措辞是“朱颜”,感觉上意思比“红颜”要宽一些,可以泛指年轻的容颜,所以这一句可以指镜中的自己的容颜已经衰老。我还听过一个解释,说“只是朱颜改”指宫殿楼阁已经换了主人,似乎也有道理......这两句中“应犹在” 和“只是”用得非常好,显示李后主用词平凡却又精妙之处。

宋雨:词不像诗那样句式整齐,但仔细分析一下前六句,却也能看出这里的三度对比,隔句相承。第一句中“春花秋月”的永恒往复与第二句中“往事”的突变无常相对应;第三句中“又东风”是一种年年往复的循环,它与第四句中“不堪回首”的国破家亡相对应;第五句“雕栏玉砌”的建筑是恒定的,而第六句中的“朱颜”却是易变的。这种如怨如诉的对比,极好地表现了词人波澜起伏的心绪。

唐风:最后,心中所有的波澜,都汇聚成一句自诘式的千古绝唱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李煜的家愁国恨至死方休。用流水比愁绪的诗词句子,在李煜之前和之后都有,比如北宋李之仪的《卜算子》“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也是用江水来比喻感情的永不停息,但比较而言还是李煜这句最为令人震撼。这不仅仅在于这一句本身表现的高超的语言艺术,也在于前面六句出色的铺垫。作为一个整体,这首《虞美人》超越了作者本人的悲欢离合,而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不朽名篇。

宋雨:分析完这首词,再说一点题外话。我们简单讨论三个问题,它们的答案对于了解李煜这个人以及更好地理解他后期的词作都会有所帮助 — 第一,李煜被虏后,在北宋究竟是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第二,李煜是不是一个穷奢极欲、昏庸无道的皇帝?李煜该不该为南唐的灭亡负责?

唐风:有人误以为李煜被虏后,像普通囚犯那样肉体上过着凄苦的囚徒生活。事实上,宋太祖早就在汴京给李煜修好了“礼贤宅”,不论是他主动投降还是像实际那样被俘,这一点并没有变。这是一座占数坊之地的江南园林式建筑,赵匡胤对此相当精心,引惠民河水为园池,务求景似江南。李煜被虏后住进了这座豪宅,小周后与几个昔日的宫女、仆人也一同居于此。他衣食无忧,物质生活优越,他的痛苦是精神上的。

 宋雨:至于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人们常以某些古人的评价作今天判断的“根据”。这些评价说李煜是个终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的昏君。这种说法是有失公允的。李煜即位时,接手的是他父亲留下烂摊子,朝野都充斥着一种颓丧的气氛。于是李煜首先重用旧臣,稳定了人心。李煜还重视科举和人才选拔的公平,被公平选拔的仕子对朝廷也很忠心。李煜生性仁厚,注重民生,在他的治理下税收和徭役都有所减轻。李煜也不是一个怠政的皇帝,在位期间他与大臣的商议非常频繁,有时直至深夜。另据记载,当国家形势紧迫时,李煜忧心似焚,时与臣下设宴酣饮,席间悲歌不已。但这未必是寻欢作乐,而是他这个“文艺皇帝”的特色。

唐风:南唐是亡在李煜手上的,从这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亡国之君也不为过。但以此认为他须为亡国负责则是不公道的。为了保全基业,李煜殷勤侍奉宋朝,换得十几年的苟延残喘,但最后的灭亡实在由不得他。然而他的卑躬屈膝是有底线的,他未把江山拱手相送。其实李煜在尊奉宋朝期间,有韬光养晦的行为,暗中一直募兵备战。宋朝南侵后,李煜立即与宋断绝邦交,积极应战,斩首畏战的高官以振奋士气。而且南唐的战略战术得当。强大的宋军付出沉重代价后,耗时一年才最终取胜。我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假如换一个人,皇帝未必比他当得好,词一定比他写得差。

avatar
lovecat08
2 楼
见识了。
avatar
天玉之
3 楼
欣赏学习了。 他的经历令人唏嘘,很同情他。 词以境界为上,那绝句呢·?我只写过几首词,哪天发来,请您拍砖 ~
avatar
唐宋韵
4 楼
谢猫姐。
avatar
唐宋韵
5 楼
我个人认为至少短诗也是境界为上。诗友不用客气。
avatar
天玉之
6 楼
古代谁的绝句最好?李白?王维?我的绝句写得最多。我精读过叶嘉莹写的一本古诗词史书,大家都包括在里面了。你知道那本书吧?
avatar
唐宋韵
7 楼
文无第一。王昌龄和杜牧也好。不好意思,叶嘉莹的那本书没读过。老太太能活120岁,呵呵。
avatar
颤音
8 楼
谢谢分享!继续学习,丢了江山,眼界,境界都提升了
avatar
唐宋韵
9 楼
丢了江山,却提高了境界。。。你这话让人思考。
avatar
ling_yin_shi
10 楼
曾经一个皇帝,国也没了,老婆也被抢了。切肤之痛,字虽简情太真。对比他的伤痛,世上所有人都应该感到幸福。
avatar
唐宋韵
11 楼
他要是大大方方投降,结果可能好些。但他选择不投降。
avatar
七斓
12 楼
谢谢分享!一个有故事的皇帝/词人。。
avatar
天玉之
13 楼
非常同意,有共鸣,字字带血啊,还有比他更惨的吗?我佩服他那种境况还能写词
avatar
天玉之
14 楼
有道理啊。这两位的确有不少好绝句。看过叶先生摇头晃脑吟诗吗?她很帅,写得东西很容易读,又有意思。我打算找出来,再读一遍。
avatar
颤音
15 楼
嗯,幸福的人不写诗/词
avatar
唐宋韵
16 楼
所以王国维说“天以百凶造就一词人”。
avatar
唐宋韵
17 楼
谢谢临读
avatar
唐宋韵
18 楼
老太太吟诗是我相对不欣赏的。原因是她是北方人,吟不出入声,我认为是“假吟”。
avatar
古树羽音
19 楼
我没有文学细胞和灵感,但曾经背过不少,记忆也很模糊,汗颜。
avatar
applebee3
20 楼
很详尽的解析!对于历史一声叹息!记得有一首歌曲歌词就是用的这个诗词。年轻时听过的,印象挺深。
avatar
唐宋韵
21 楼
文友过谦了。
avatar
唐宋韵
22 楼
还有白杨在40年代主演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看过吗?
avatar
古树羽音
23 楼
小时候看过,情节记不太清楚了,但印象很深。
相关阅读
《唐宋韵》35.《月夜》杜甫2023年9月14日医疗晨报《唐宋韵》45.《枫桥夜泊》张继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3年9月22日—2023年9月28日)2023年9月14日物联网新闻2023 广州印象 (1,2,3)《唐宋韵》44.《约客》赵师秀2023年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一眼难忘的苏绣披肩,用蚕丝绣出春花秋月,美得挪不开眼!【谁是大模王】翔歌:《虞美人.听雨》及万圣节绘画(慎入!)《唐宋韵》33.《长安晚秋》赵嘏《唐宋韵》39. 《池上》白居易【《唐宋韵》29.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今天龚俊《安乐传》直播《唐宋韵》31.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朱淑真11/4出发!维吉尼亚仙人度国家公园!天际路绝美赏秋线,春花秋叶,不可错过!地中海邮轮行之十三20余年以针作画,她用蚕丝绣出春花秋月,美得挪不开眼!脚后跟疼有什么好办法?鼻子《唐宋韵》30.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吕本中回顾“活银行”邵洵美:临终前鸦片当饭吃,留下千元债务,无钱买寿衣zt我在主席台落座《唐宋韵》29.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2023年9月14日价格早报《唐宋韵》42.《悯农二首》(Sympathy for Peasants) 李坤白色的山谷 曾平 一挂睡《唐宋韵》43. 《寒食》韩翃 (Cold Food Festival by Han hong)《唐宋韵》32. 《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苏珊米勒每日运势2023年9月14日2023回国--路途中住的酒店,逛的海滩《唐宋韵》34. 《秋词》刘禹锡《唐宋韵》44.《约客》赵师秀 (Appointment by Zhao Shixiu)Bastei Bridge is a breathtaking rock formation in Germany, creat婚姻的本质【冯站长之家】2023年9月14日(周四)三分钟新闻早餐【《唐宋韵》30.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吕本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