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44.《约客》赵师秀 (Appointment by Zhao Shixiu)
《约客》
赵师秀
梅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Appointment
Yellow plum season, rainfall on house after house,
Green grass and ponds, frogs heard here and there.
Appointment with no show, already midnight past,
Casual drumming of chess pieces, the lamp wicks drop.
(任治稷、余正 译)
The Appointed Hour
Unceasing falls the rain when plums are growing ripe,
Within their sedgy pools the bullfrogs croak and pipe.
The hour they named has passed, my friends have failed to call,
A careless tap with chessman makes the lamp-wick fall.
(蔡廷干 译)
--------------------------
赵师秀 (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中期诗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仕途不顺,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任上元县(今属江苏南京)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自嘲“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即当时首府临安,今杭州),葬于西湖。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最出色的一位诗人,他开创了“江湖诗派”一代诗风。他擅长五言诗,风格如其号,比较灵秀,音韵和谐、清丽自然。他特别推崇姚合和贾岛,曾选两人诗二百余首合编《二妙集》。又编《众妙集》共选唐和五代76家。
赵师秀现存诗160余首。著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皆佚;现存《清苑斋集》1卷。其作品还选入后人所著《南宋群贤小集》、《永嘉诗人祠堂丛刻》等。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1.
宋雨:《约客》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显示灵秀和妙趣的七绝佳作,历代广为流传。它说的是一桩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 失约。既已约好见面,但朋友失约了,主人久候不至。诗中描写了主人的生活环境和他等待时候的心情和行为,暗示了他的精神境界。
唐风: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意即在黄梅季节,家家户户都笼罩在雨中。“黄梅时节”是立夏后不久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此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黄梅天大约是每年公立5月底至7月上旬,其实不止江南,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和钱塘江流域都会出现几周的黄梅天。
宋雨:我大学的时候读过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 / 又寂寥的雨巷......”这诗很浪漫、很入心,尤其是对年轻的大学生。你是南方人,你感觉黄梅时节浪漫吗?
唐风:怎么说呢?如果你心中有浪漫,那么现实就浪漫;如果你心中没有浪漫,那么面对雨季中的现实则很难浪漫。小时候打着伞去上学,衣服可以不湿,但经常雨靴里面全湿了,浪漫不起来。空气湿得让衣服干不了,墙壁上都长霉,不容易浪漫啊。
宋雨:你至少当时还能适应。我记得你曾经提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天的湿冷和夏季的酷热。鱼米之乡纵然温润,但如果没有暖气和空调,北方人是很难适应那里的气候的。
唐风:是这样。那时在南京上大学,我记得对气候不适应的都是北方同学...... 本诗第二句“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又从听觉角度描述当时的环境。在初夏被绿草环绕的池塘,处处可以听见蛙鸣。其实蛙鸣到了晚上更加嘹亮和此起彼伏。
宋雨:诗歌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江南梅雨季节的画面: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芳草萋萋,蛙鸣不断,这样的景象在作者生活中虽然稀松平常,但持久的淫雨或阻碍了客人如期赴约。所以我想,诗人此时此刻并不希望下雨,但面对现实又能如何呢?
唐风:果然,“有约不来过夜半”,主人苦等了好几个时辰,客人还是不见踪影。古时候没有电话,就只能这样干等。其实也正是这个原因,君子之间非常注意恪守约定,黄梅时节下雨似乎不应该是客人爽约的原因。
宋雨: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是本诗的诗眼 — 主人在长时间等待中“闲敲棋子”,反映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很多评论者用无奈、失望、惆怅、烦躁、寂寞等词汇来解读,但我却认为,上述思绪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不是他情绪的主调。一个“闲”字,反映出主人超越负性情绪的高境界。他在棋枰上自得其乐,内心坦然而平静,对因故失约的友人并没有过多责备之意。
唐风: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赵师秀一直向往淡泊明志的生活,时常寄情于山水,他的弟子也曾把他比作陶渊明。因此,我从他“闲敲棋子”中,读出的是李白的“孤云独去闲”和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中的那种旷达的“闲”字 — 既然朋友不来,那就自己摆摆定式,练练手筋,做做死活题,岂不照样饶有兴趣吗?
宋雨:对于“落灯花”一词,我感觉有些资料上的解释比较模糊,比如有的诗评说油灯“灯芯烧残,落下来好像一朵朵闪亮的小花”,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花”则语焉不详。今天我们点蜡烛时,怎么不见类似的“灯花”呢?
唐风:古时候的油灯,其灯芯是用灯芯草做的,质感与今天的棉线灯芯不同。灯芯烧过后,灰烬仍旧在灯芯上,红热状态下如同花朵,所以叫“灯花”。很多围棋手落子是比较用力的。作者显然也是这样。他是“敲”子,于是棋枰、桌子和油灯都受到震动,灯花随即被震落了。
宋雨:这首描写在雨夜中朋友失约的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感。在“闲敲棋子”之中,我们并未看到作者的不安、恼怒和焦灼,倒是感到随遇而安和宽厚豁达。而且,等待还在继续,诗人并未放弃,也许突然会有“僧敲月下门”带来的喜出望外。
唐风:因为最后一句的缘故,人们一般都会设想,这次约朋友来就是为了下棋的。这真是客人来的目的吗?还是说客人来访有别的事情?也许不过是因为久等不来,主人就摆棋打发时间。
宋雨:哎,你这个思路我还从来没有想过,但的确有道理。有可能约客人来家里根本就不是为了下棋。然而,唐宋时期围棋已经普及,它逐渐成为士大夫阶层修身养性和显示才艺的科目。除诗文之外,“琴棋书画”是那个时代的文人的四艺,很多文人都会下棋。
唐风:围棋发展到隋朝,棋盘从17路扩展到19路,基本上成熟了,成了一项全国性的高雅爱好。不只是文人下围棋,王公贵族爱下围棋的也不在少数。据说唐玄宗就爱下围棋。五代时期的南唐国主李煜对围棋也很痴迷。宋太宗赵光义不仅爱下棋,而且棋艺不低。后来的一些皇帝如朱元璋、康熙、乾隆等也是下棋有瘾的。
宋雨:诗的第三句说“有约不来过半夜”,这是不是暗示主人给客人准备好了晚饭,甚至酒肉,而客人不来,害得好客的主人饿着肚子等到半夜呢?这种约客,究竟是客人饭后来家中小坐,还是主人有饭局招待呢?
唐风:这又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关于古人吃饭,我们要多说几句。古人一般是一天吃两顿饭,上午七至九点称为“大食”,下午三至五点称为“小食”。宋朝人也是每天早晚两餐,官员也不例外。明清时人们还是一天吃两顿饭,到了民国以后才逐渐开始吃三顿。古代吃两顿饭,既有习惯的原因,更是因为那时生产力低,粮食缺乏,两顿饭能吃饱就不错了。
宋雨:那么有钱人就不多吃一点儿?王公贵族会不会加餐?就算不加一顿正餐,古代也有点心一类东西吧?而且在老百姓中,有一些重体力劳动者,他们每天吃两顿饭怎么干得动活儿呢?
唐风:这些都是好问题!古代有钱人想多吃,当然是可以加餐的。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如果不加餐,体力消耗太大,干不下去,所以他们有时候也要加餐。正餐以外的一些简单的小零食,古时候就有。 “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到宋朝才比较普遍。宋朝比较富足,普通老百姓有时在两顿饭之外有条件吃一点零食。
宋雨:现在我们回到这首诗。客人应该是住得不太远,可以步行往返的朋友。这种“约客”与孟浩然笔下那种“过故人庄”式的宴请完全不同。朋友应该是下午饭后过来,宾主一般是在一杯热茶下聊天叙旧。
唐风:如果热聊以后主客双方意犹未尽,又在棋枰上杀一盘,那么前前后后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时辰。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主人可能端出零食补充点儿能量,也显示热情好客。但别指望品尝到像今天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点心。那个时代家里的零食不过是简单的冷食或干食,跟今天没法比。
宋雨:近年来,一些质量不高的古装剧,导致观众对古代的文化与生活出现很多误解。人们有必要多学一点历史,了解一下各个朝代人们生活的真实情况。其实古代人的生活状况比现代人要艰辛得多。那些认为唐朝宋朝非常浪漫、富足,进而希望穿越过去的人,要三思而后行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唐宋韵》44.《约客》赵师秀 【自由的心】(散文诗) 【金碧辉煌的圣殿 (2. Morley’s trisector theorem)】 【我曾熟悉的离世的人们(之一: Betty)】 【七绝-“优雅”的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