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46.《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Unburden Myself In Arduous Journey)
《宿骆氏亭(1)寄怀(2)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3)无尘水槛(4)清, 相思迢递(5)隔重城(6)。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1. 骆氏亭:处士骆峻家的亭园。古时对有德才而不做官者称处士。
2. 寄怀:寄托感情。
3. 坞:水边的高地或停船的地方。
4. 水槛:临水的栏杆,此处应指有栏杆的亭子。
5. 迢递:迢迢,遥远的样子。
6. 重城:重重的城郭,比喻距离遥远。
------------------------
Unburden Myself In Arduous Journey
Bamboo shores, sleek railings, and the clear lake,
Over mountains and rivers, to you, I attach my heartache.
In this hazy and cold autumn night,
Raindrops on withered lotus leaves break the quiet.
(唐宋韵试译)
-------------------------
李商隐(813 - 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荥阳)人 。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两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几年后李嗣去世。李商隐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李商隐天资聪颖,“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至15岁,便因擅长古文和书法而得名。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16岁的李商隐移家洛阳,结识了前宰相、时任东都留守的令狐楚。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对他多有教导和提携。开成二年(837年),经过苦读和多次尝试,并借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后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李商隐入仕20年,始终处于“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一生困顿不得志。
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唯美诗风的诗人,在遣词与格律方面力求完美。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诗和绝句。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在李商隐的诗作中,时政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比重,留存下来的约有100首。“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包括了以《无题》为题的15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的“准无题”诗近30首,大多为爱情题材,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寓意朦胧,一千多年来被广为传颂。
李商隐今有约600首诗传世。李商隐有《樊南甲集》20卷,《樊南乙集》90卷,《玉奚生诗》3卷,另有《赋》1卷,《文》1卷等,部分作品已失传。有保存完好的《李义山诗集》。 《唐诗三百首》选李商隐的诗作22首。
诗词影响力总体评分: 7
宋雨:我看过一篇评价李商隐作品的文章,说读李商隐的诗,切入点只能是通过感受和品味去把握其审美意象,进而达到心理共鸣。而对写作背景和相关人物的了解则毫无必要。有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写,写给谁,简直不应该去问。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唐风: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与大多数诗人相比,李商隐的一些作品较为含蓄、隐晦和空灵,似乎更可与绘画和音乐相类比。的确,当我们去欣赏无标题的绘画与音乐作品时,即便我们对作者和创作背景一无所知,只要作品具有一定的水准,我们便可以获得审美体验。然而,如果我们同时知道了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的具体背景,我们对作品的把握就有可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想想贝多芬和梵高的作品,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了。我觉得品读李商隐的诗也是这样。
宋雨:是的,说这不需要那不需要的人,他们往往是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于是他们就沿着自己的主观意向、而不是尽可能接近实际去阐述和分析,甚至信口开河、胡编乱造。这种情况在网文中多得不胜枚举,在正式出版的书籍中也时有出现。
唐风:李商隐的人生轨迹比较独特。他早年不幸,但十几岁以后连续遇到几个贵人,本来前途看好,结果却是坎坷终身。李商隐出生于荥阳(今河南荥阳,紧邻郑州西郊)一个下层官宦之家。他两岁时全家随父亲去浙江做幕府,8岁时父亲去世,全家回到荥阳。家族中有一位饱读诗书的从叔(父亲的堂弟)见李商隐聪明伶俐,便系统地教他读书。李商隐家境极为困难,他小小年纪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补贴家用。
宋雨:那时候,入仕几乎是读书人唯一梦想。于是16岁的李商隐便怀揣自己的《才论》和《圣论》(现已佚)等文章,到洛阳去谒见前宰相、时任检校兵部尚书兼东都留守令狐楚。令狐楚读罢大为赞赏,随即把他招入自己的天平军幕府驻节郓州(今山东郓城),李商隐成了幕府巡官。令狐楚还资助李商隐去长安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但都没有成功。大和六年(832年),令狐楚离开了洛阳,调任太原尹。
唐风:令狐楚对李商隐不是一般的好,他待他如干儿子,不仅给这位寒门子弟一份工作,使其给家庭带来收入,而且系统教他作骈文。令狐楚是唐朝的骈文一流高手,在他的教导下,李商隐进步神速。这也是后来李商隐能写出格律精美的近体诗的技术基础。当然,李商隐与令狐家族的关系后来变得复杂,有人甚至认为成了他仕途的死结,这个我们以后会陆续谈。
宋雨:这首《宿骆氏亭》是关于李商隐的另一位恩公崔戎的。然而这其中的人物关系和作此诗的具体背景,大多数赏析文章都有谬误或语焉不详,甚至随意想象发挥。其中主要的谬误是说李商隐科考失败后住京城的崔家,而本诗是“离开崔家”在回乡的途中写的。我们在下面会作详细的说明。
唐风:本诗标题中,“宿”表明是旅居或留宿;骆氏亭指处士(不做官者)骆峻的亭园,位于长安城东郊外灞陵附近。这个骆氏亭应该是一个有房、有亭、有水的庄园。所以“宿骆氏亭”不是说李商隐就住在八面漏风的亭子里面。“寄怀”即(写诗)寄托情怀。崔氏兄弟因比李商隐年幼且未入仕,故李商隐直呼其名。
宋雨:首句“竹坞无尘水槛清”中那个“坞”(wu4) 字,记得在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中也出现过(“桃花坞里桃花庵”),我曾怀疑是南方方言,去查了一下,应该不是。“坞”的意思是水边的高地或停船处,我认为此处是指小湖边泊船的地方。“槛”字是一个多音字,常见的发音读(kan3) ,如“门槛”。而此字在这里读(jian4),指(亭子的)栏杆。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幽雅清净的寓居场所,青竹掩映、洁净无尘、碧水清澈。
唐风:然而在这个时刻,诗人却“相思迢递隔重城”,想到了年轻的崔雍、崔衮(gun3)兄弟,希望自己的相思之情能够越过重重城郭让他们感受到。我看了好几个评注,都说诗人思念的对象居于长安,是跟他们分别后写这首诗的。这是不对的。仅从地理位置讲,骆氏亭在长安郊区,若崔氏兄弟也在长安,哪有“迢递隔重城”的道理。
宋雨:现在很多诗词赏析和评注文章,不好好考证且相互抄袭。有人还任意发挥,比如说李商隐与崔氏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情同手足,云云。其实李商隐早先与崔家并不认识。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李商隐第三次进京参加科考,再次落第。此时在郑州刺史李褎的推荐下,李商隐谒见了华州(今陕西渭南)刺史崔戎。崔戎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将其收为幕僚。第二年(834年),崔戎调任兖州(山东一带)观察使,全家包括李商隐一同东迁,没想刚到到达兖州不久崔戎就病故了。
唐风:本诗写于文宗大和九年(835年),这时候崔戎已经病逝。此前一年,协助办完崔戎的后事以后,李商隐回到了家乡荥阳。年幼的崔氏兄弟不太可能返回华州或长安,尽管他们在长安确有私宅(李商隐《平安公诗》中有述),而更有可能随母亲返回家乡恒州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而骆氏亭在长安郊区,李商隐再次去长安干什么呢?
宋雨:此时,李商隐的两个恩公中,令狐楚已离开洛阳,崔戎去世了。我们可以想象作为寒门子弟,李商隐多么迫切希望在仕途上立住脚。于是他于835年再次进京参加了第四次科考,可惜依然失败。唐朝的科考远没有宋朝公平,不仅没有“糊名”(让判卷者看不到考生的名字)、誊录等措施,而且达官显贵的推荐也至关重要。令狐楚早年对李商隐的关照是毫无疑问,但他在科举上对李商隐的提携似乎不很成功。
唐风:这首诗就是再次铩羽而归的李商隐在返家时写的。郁闷的心情、肃杀的天气与对往事的追忆交织在一起。就这首诗而言,虽然最后一句是公认的点睛之笔,它却与第三句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放到一起来赏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很有意思,李商隐第三句又回来写景了。其实,这是为最后一句作铺垫:秋日的阴霾不散,在寒气飘荡的夜晚......
宋雨:停!我认为你理解有误。根据我看到的所有参考资料的解释,这里的“晚”要么是指霜季来得晚了,要么是那天的霜下得晚了,没有一个解释为“晚上”的。除非你有什么别人忽略的道理,否则你一点你肯定是错了。
唐风:那么为什么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就被理解成晚上呢?你可以说这个语境下必须解释成晚上。再看王昌龄的《九日登高》,其中有“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这里的“霜飞”当然可以按字面解释成“下霜”,但其基本的意思是“在寒秋”。我认为李商隐这句诗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因此,本诗第三句应该被理解为“在阴霾不散的寒秋之夜”。
宋雨:我再品味一下,感觉你的理解也有道理,就放在这里作为一说吧。 最后一句是本诗的精华,然而“留得”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听雨声”到底是现在时还是将来时呢?按字面上理解,意思似乎是湖面上有未清理的枯荷叶,将来一下雨就会听见雨打在上面的声音。
唐风:这里我与大部分的评论者意见一致,认为诗人描述的是自己正在听到雨水打在枯荷上面,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留得”二字,不妨被理解为“留下的”、“未被清除的”。
宋雨:诗人在寂寥之中静听雨打枯荷,究竟是倍感凄凉和苦闷,还是生出少许安详和慰藉呢?我想这就不必像有些鉴赏者那样去作太具体的猜测。不妨留给读者,包括当年的崔氏兄弟自己去体会好了。
唐风:李商隐的诗往往含蓄朦胧,整首诗体现的是一个总体的效果和意向。过分解读某个细节经常反倒不成功甚至曲解,比如说“秋阴不散”跟“雨打枯荷”应当是一个整体,因为“留得”二字,就断言下雨还未发生反倒可能误解了原意。但另一方面,我认为对作者生平的了解和诗的写作背景的考证是重要的,它对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和更好地理解作品很有帮助。
宋雨:这首诗,特别是其最后一句之所以广为人知,还要感谢《红楼梦》给它做了“广告”。在第四十回中,宝玉说破残的荷叶难看,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你注意到了吗,黛玉改了一个字,把“枯荷”改成了“残荷”,你认为是曹雪芹的对诗的记忆有误,还是他有意而为之的?
唐风:我觉得无论是一个字的改动还是小说中的那个对话,都是《红楼梦》作者有意为之。宝黛的爱情虽然一往情深,但黛玉寄人篱下,她对于爱情的前景既焦虑不安,同时也留有梦想与希望。“残荷”虽残,但可能依然有生命的迹象;而“枯荷”则是已经确定的死亡。所以黛玉下意识用“残荷”的意向是符合她当时的心境的。另外,从字面上看,“残荷”与“枯荷”似乎也稍有区别。前者既可以指花,也可以指叶,而后者一般只指叶子。黛玉心中以花自比,说“残荷”可能也有双关的意思。
宋雨:说黛玉的“残荷”一词有双关的意思,我觉得有点过度解读了。其实秋后干枯的荷叶破损,说“残荷”也未尝不可。李商隐写过多首有关荷花的诗,在不同主题和心境之下对荷花有着不同的描述。他另有一首诗用了“衰荷”一词,还有一首用了“败荷”一词。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在所有这些同义词中,“残荷”的意境是最佳的。也许是黛玉说的“残荷”让我先入为主了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唐宋韵》46.《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金碧辉煌的圣殿 (3. Johnson’s theorem)】 《唐宋韵》45.《枫桥夜泊》张继 【斯人已逝 (之二:老徐)】 【捣练子令- 梦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