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比一代好,就因为有爹妈的肩膀
大一寒假没有回家,那是真正离开父母在外一个人过的春节。原因很简单,没有回家的路费。上大学没有学费,但生活费只有靠每月23块五的助学金,寒暑假都有的。说够吃饭也是够了,因为食堂最便宜的一份“底菜”就是蔬菜,五分钱,月底常常就是这么过的-四两白米饭加一个底菜,不比农村人差那里去。但在上海,基本没钱走出校门的。寒假不能回去也就无可奈何。班主任知道有同学不能回家过年,还在春节到学校和我们不能回家的同学一起吃饭。。。这个寒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收到爹娘的汇款,16块五。爹大病初愈,妹妹刚开始当民办老师,家里其实没有钱的,是爹娘卖了鸡蛋省下的钱寄来的,也是担心我一个人第一次在外不能回家过年。
还记得在华南农大工作了一年,每月加补贴120多块的日子,省下每分钱,到暑假放假回家,交给母亲300块钱,让她买农药化肥,娘第一次拿着我的钱,哭了。。。在心底,这其实就是还爹娘当年的那笔汇款啊。。。
走过了许多艰难,知道儿女在外也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困境的,所以,上大学后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不让他们为难。好在他们懂事,不乱花钱,也知道爹娘能力有限,自立是他们必须走的路,从不乱开口找父母要钱。每次有事都是爹妈先提出来问他们是不是钱不够。。。
孩子们一天天变得独立了,也开始有自己的梦想。这样那样的计划,可能数数钱还差一点,就搁置了。所以,毕业后爹妈还保持着询问他们是不是有啥计划需要爹妈帮助的时候。半开玩笑半认真,和孩子们交流自己,常常在背后和领导讨论那些能帮到孩子而又不让孩子产生依赖思维的方式,补贴孩子一些,提醒他们后面的路还长,需要从长计划,别为了眼前的舒适耽误了未来的计划。。。
当父母自己的退休计划可以基本满足的时候,面对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常给领导说:怎么办?先顾哪头?慢慢地思想就统一起来:老的其实是退休金资产都有,但不会安排,好好的日子过得艰难;小的才起步,很多计划不敢或差点火候就拖延下来了。。。对上多意思意思,督促他们理顺条理;小的多担保,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迈出第一步,开始为未来打算。。。这个方针到目前还不是很顺利--老的固执己见,小的还有太多不确定性,胆儿还小,需要给他们计划practice。。。
给孩子们说:别担心太多,人生很多事需要从长计议,早计划比晚计划好。有啥计划早点告诉爹妈。爹妈永远是你们的后盾,能帮你们的地方一定会帮的。不用担心爹妈,爹爹妈妈会相互照顾好的。你们在外闯荡,累了就回来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