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马拉松之行:前往起点与等待
广陵晓阳
楼主 (文学城)
音乐:《Chariots Of Fire》
由于纽约马拉松(纽马)不是起点与终点相邻的环线赛道,而是起点与终点相隔26.2英里(42.2公里)的点到点线路,因此,纽马组办方按排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大型客车、轮渡)将参赛者运送到起点史坦登岛,我选择了乘车。从纽约市中城图书馆出发的客车运行时间是清晨5点至6点15分, 流水席般地不停运送参赛者到起点。根据报名时的成绩,5万多名参赛者被分成5大波(1波至5波)出发,跑得越快出发越早;我是第2波,被按排的上车时间是5点。因此,早晨4点半起床洗漱之后就从终点附近的旅馆乘地铁赶往位于中城图书馆附近的运送车站。
从地铁站开始至车站以及至起点史坦登岛的运动员村,一路上有许多有趣美好的偶遇;而在运动员村的漫长等待则是纽马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之一。虽然不喜欢赛前在没有遮风避雨的空地上等待3个多小时,但因为事先知道这种按排,心理上有了准备,并且做了很好的防寒保暖措施,抱着既来之则安之和自嘲(自找的受虐,怨不得他人)的心态,那3个多小时也不算特别难熬:-)))。
1. 前往
照片1: 从纽马官网下载的前往起点的交通方式和建议时间。我选择了乘官方按排的客车,主要是为了方便,上车后直接到起点的运动员村。如果乘轮渡,下了轮渡后还要乘官方按排的接驳车到运动员村。如今有了经历,事后再看这张表,如果下次参赛纽马,我会选择轮渡,去运动员村的时间晚一些;并且据说轮渡的风景更好,在合适的时间段可以看到自由女神雕像和日出。顺便说一句,纽马要求参赛者事先在网上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和具体时间,我是规规矩矩按选择的时间去做了;但是,到了现场,没有人查看选择的具体交通工具和时间信息,志愿者和警察只查是否有参赛号码。 照片2: 凌晨4点多钟乘地铁前往中城图书馆附近的客车运送站时,在地铁站遇到几位埃塞俄比亚精英运动员和纽马按排的照顾他们的纽约人。 照片3: 在同一个地铁站偶遇跑过3次纽马的新泽西州参赛者Tom,非常感动Tom分享跑纽马的经验教训。从分享中得知他是三期喉癌幸存者,三年期被诊断患癌之后经历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一系列的治疗,他重返马拉松赛场。听了他的分享,我和我先生各自给Tom一个拥抱,他开心地与我合影,并且允许我公开分享照片和他的故事。与Tom的另一个有趣交流是他刚开始误以为我先生是参赛者:-);另外,他告诉我们他的妻子也陪他来纽约了,不过,还在旅馆睡大觉呢:-)。我先生幽幽地说:正常人这个时候应该是还在睡觉。话音刚落,Tom哈哈大笑,站在我们附近的两位年轻女士参赛者也笑了。 照片4-6: 非常开心在地铁上偶遇来自加州碁名华人跑团“烧“(Burn)的两位参赛女士Ping和Juan。虽然是初识,她们却大方开心地同意与我合影。我先生说跑马拉松的人性格真好,阳光灿烂。他原意是夸她们俩,顺便也夸了她老婆:-)。与我一样,Juan是首次跑纽马;而Ping则是第3次,真是了不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3人穿的保暖外套在起跑之前都会脱掉放在专门收集旧衣服的捐赠箱里,将由专门的慈善公益组织清理这些衣服之后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注:赛后我通过加州Burn的弋力教练将照片转发给了Ping和Juan,谢谢她们允许我公开分享这些照片)。
下了地铁步行前往运送客车时偶遇我们休斯顿龙帮跑友WJ,交谈非常愉快。我在博客文章 《一位190磅糖尿病初期患者的自我救赎》曾经转发分享过WJ的首马圳练和参赛的经历。而一年之后的第二次休斯顿马拉松(休马,今年一月中旬),WJ不仅跑出比去年快很多的成绩,而且比波士顿马拉松达标成绩还快很多;他的参赛照还被休马作为宣传照之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热情参与和服务于当地多个跑团组织,在华人跑友与西方跑友中建立桥梁。他不仅自己不止一次做不同赛事的志愿者和领跑配速员义工,而且多次为小众赛事寻找志愿者和领跑配速员。听了我的介绍,先生称WJ是龙帮的外交大使:-)))。WJ则一再说是因为读了我写的介绍龙帮夏季无休跑挑战活动的博客文章(注:那时我们并不认识),他才知道有龙帮跑团的存在并且也加入了无休跑挑战,而这项活动对踏上跑步之路不久的他有很大的帮助。听了WJ的分享,先生则笑着说没想到我的啰啰嗦嗦的杂记还起了这个正面作用。听了先生所说,我则向他翻了个白眼;可惜天还没亮,灯光太暗,他没看到我的抗议:-(((。顺便说一句后话:Wj是我们龙帮今年纽马6位参赛中跑得最快的,这与他的勤奋训练密不可分;他是我们龙帮今年夏季无休跑挑战活动里程数第一名,702英里(我的里程是276英里,不及他的40%)。
扯远了,回归正题:-)))。
照片7-8: 到了运送客车排队入口,有警察查参赛号码,先生不能进入继续陪我,他为我和WJ拍了合影(注:谢谢WJ允许我公开分享这些照片)。然后,我与先生吻别上路。
2. 到达与等特
我们乘坐的客车到达起点史坦登岛运动员村只用了大约一小时,而不是组办方所说的一个半小时。下车通过安检,按照自己所属出发区(蓝,黄,粉)找到自己的区域,开始漫长的等待,直到所属批次开始集合。大众选手分五批次(Wave)出发,分别是9:10am、9:45am、10:20am、10:55am、和11:30am;每个出发批次有蓝、黄、粉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内有6个出发区间(Corral,A至F)。因为Corral原意也与栅牲口集中有关,所以我就将纽马的各个出发区间之戏称为栅栏区:-)))。现场有许多志愿者,也有一些警察,查着参赛者号码牌上印的这些信息,组织得挺好,有条不紊,不会走错。
另外,如果参赛者因某种原因需要改变指定出发批次,出发区颜色、或出发区间,纽马允许改变,但原则是只能从配速快区向慢区可后退,反之则不允许。由于我不久前跑了柏林马,之后感染了新冠,再加上我的柏林马成绩达标了Abbott世界马拉松大满贯锦标赛的年龄组成绩要求,所以,我计划纽马是悠着跑,选择向后倒退一个栅栏区出发。
照片9-10: 从纽马官网下载的起跑时间分布以及运动员村具体区域分布图。虽然WJ是第一波出发,而我是第二波,但我们恰好都是蓝色,所以同在运动员村的蓝区等待。提醒一下: 起点过安检时,不允许带背包和其它手袋进入,仅限从博览会领取的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可以带饮食以及小件物品,例如腰带,至于越野水袋,只允许水放在胸前的那种。 照片11: WJ用手机从运动员村拍到的那个桥墩就是纽马线路海拨最高点著名的起点大上坡维拉扎诺海峡大桥。
从到达运动员村至起跑要等3个多小时,现场提供茶水、咖啡、体育饮料、贝狗(一种面食,类似面包)等,因为我自带了食物和饮料,所以只领取了一个贝狗以防万一。另外,Dunkin Donuts还免费提供专门为纽马参赛者准备的绒帽,印有纽马标记,挺有纪念意义。刚开始我领了一顶绒帽,但后来又还回去了,因为我有自己的帽子,不想再戴一顶帽:-)))。
照片12: 因为事先阅读到运动员村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之中,地广人稀,并且等待的时间长,所以,我特别注意保暖防风防湿措施;除了长裤和长袖带帽绒衣,我还带了柏林马拉松完赛之后领到的保暖披风,既可以御寒,又可以坐在地上防脏。有趣的是在运动员村蓝区见到唯一另一位批着柏林马披风的参赛者。谢谢WJ为我和这位来自荷兰参赛者拍的合影(注:我没有带手机,另外,荷兰跑者同意我在社交媒体分享照片)。离开旅馆前,先生见我带着柏林马披风,他开玩笑说:你跑柏林马带着芝(加哥)马披风保暖,然后扔在起点;你现在跑纽马带着柏林马披风保暖,又将扔在起点;这是小熊掰玉米,摘一个扔一个呀:-)))。
在运动员村等待时,今年纽马5个出发批次的每个蓝色A至E出发栅栏都集中在运动员村蓝区内的同一个区域,蓝区的主要服务项目在这个区域;而5个出发批次的每个蓝色F 出发栅栏则集中在运动员村蓝区内的另一个区域;不过,这两个区域在等待期间可以互相流动,F 栅栏区的参赛者可以去另一个区域享受咖啡、领免费小绒帽等等。因为我选择了后退到F 栅栏区出发,所以,我与WJ告别,我们互祝各自好运。分别前,我将自己的柏林马防风御寒披风给了WJ,因为他没料到早晨那么冷,穿的保暖衣太单薄。刚开始WJ还拒绝了,因为他不希望我着凉;但我告诉他我穿得足够多的保暖衣,所以,有没有柏林马披风没有多大的区别。
照片13: 穿上柏林马披风的WJ感到暖和多了,戏称他自己也跑了柏林马:-)))。
独自在蓝色F 栅栏区等待的漫长时间里,我心中对当天风和日丽的天气充满了感恩;难以想象如果当天下雨,参赛者会怎样在露天风雨交加中等待3个多小时之后才起跑。我的心中对纽马的志愿者们充满了感激,当天气温较冷,对参赛者是理想的气温,但对志愿者和观众们来说,则不理想。我曾经跑过两年的休马,也做过6年的休马志愿者义工,从不同角度认识理想气温常使我想起卖碳翁的故事。
漫长的等待期间,除了与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参赛者聊了一会儿,绝大部分时间我选择了独处。没有手机也挺好,就在脑海中“放音乐”和“放电影”,想到亲爱的家人,尤其是可爱的小外孙,心里总是甜甜蜜蜜;想到沿途将遇到的华人啦啦队,心存感激;想到专门赶来为我加油的大学学妹和他先生以及另外4位校友朋友,心里充满了期待。。。就这样,3个多小时也不算特别难熬:-)))。
照片14-15: 事先在2024纽约马拉松华人交流群中收到的沿途华人啦啦站信息,非常感谢纽约和新泽西华人跑团相互配合为参赛纽马的跑者们提供的各种纽马信息和现场加油鼓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纽约马拉松之行:参赛经历- -概述 纽约马拉松之行(上):吃喝玩乐篇 今年的万圣夜:《飞屋环游记》再现 错失上《早安美国》出名的机会?(外一篇) 每年一次例行妇科体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