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遇贼记
***
近来,网友纷纷吐槽,讲述旅欧时被窃的那些烦心事儿。我也说说自己七月在意大利的一段遭遇,虽然不那么富有戏剧性,也算是给大伙儿提个醒儿吧。
出行之前,我细细地习读了Rick Steves的意大利旅行指南。Steves反复警示游客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他生动地写道,“我要是欧洲的窃贼,我会毫无疑问地瞄上美国人。我的明信片上会这样标明我的公司:Yanks R Us.” 我渐渐地感到,与小偷的交锋似乎会是意大利之行的一个必然部分。
邻居Mark也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巴黎地铁丢钱包的经历,让我们保持警惕。Mark说,在列车关上车门,准备启动的一刹那,他意识到了钱包已经不翼而飞,而那两个小偷却在车下向他得意地挥挥手,令他无可奈何。尽管摊上了麻烦,Mark对职业扒手的高超技能却很有些佩服,认为双贼的配合天衣无缝,很专业,让我听得有点哭笑不得。
我们尽量地做了一些出发前的必要准备。比如,每人备了一条money belt; 比如,在计算机里储存了护照和信用卡的影印件;又比如,预先在网上订好了博物馆的门票。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嗒。”
在意大利的十多天,我们日日奔走在几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一路行来,平安无事。可以说,意大利的天是明朗的天,意大利的人民好喜欢。我不由地思忖,也许是网上的传说言过其实,也许是信用卡的广泛使用断了小偷的生计。小儿甚至有些遗憾,他的脑袋构思了好几出智勇擒贼的壮观场面,却始终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然而,在旅途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与小偷不期而遇。
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必游之地,而且免费。虽然骄阳似火,游人们依然耐心地排着长队,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踱入这个“金色的殿堂”。从烈日下走进教堂,第一感觉是有些昏暗。我们一家四口在一排排长凳的最后一行依次坐下,然后仰头欣赏那布满墙壁和天花板的一幅幅细致的镶嵌画作。就在那个时刻,我非常清晰地察觉到,我的斜挎肩上的小包从背后被人拉动一下。我反射性地转身,猛然见到一位30来岁的女子不知什么时候蹲在了我的右手后面,脸都贴上我的包了。这是一张没有凹凸轮廓,肤色较黑,不带妆容的面庞。她的衣着极其普通,手臂上却挂着一个硕大的LV包。我的迅猛回身,着实惊吓了她,她的脸色苍白,目光呆滞。而她幽灵般地出现在我的背后,也使我大吃一惊。我厉声喝道,“你在做什么?”女子神色慌张地把手移开我的包包,双手合十,弱弱地说,“I’m praying”。我用手指着我的包上半开的拉链,盯着她说,“This is church, why here?” 就在这时,一系列事情几乎同时发生了。坐在前面的一些韩国游客被我们的喧哗声惊扰,纷纷回头,还有人作出了“嘘”的动作。身旁的家人似乎如梦初醒,刚刚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儿。就在我刚刚要向周围的人解释的时候,一阵非常响的手机声响起,使大家都有些一怔。女子站起身,从LV大包 里取出手机,示意要回一下话。她往后退了几步,转身消失在四周的游客中。
看着让坏人在眼皮底下溜走,儿子感到有些沮丧。我们只能告诉孩子,从“手机”的适时介入,不难看出这个女贼一定有同伙在暗中配合。出门在外,我们也没有能力和他们过于周旋。我们让身边的各国游客了解了究竟, 变得更为小心,也只能如此了。同时,我也感到,小偷才是过街的老鼠惊弓的鸟,提心吊胆的其实是他们, 而不应该是我们。
与意大利的旅程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的记忆相比,威尼斯的这段有惊无险的经历只是一个瑕疵。瑕怎能掩玉呢?
七月,正在修缮中的St. Mark’s Basilica
傍晚时分,从总督府的庭院观赏大教堂,难得的清静
带着面具的一群学生,以远处的圣马可大教堂为背景,摄影留念。这一刻,我和他们共同分享一份真实美妙的威尼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