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育人
美國紀事專欄
美國育人
文/胡曼荻
有朋自中國來,全是為了孩子。朋友孩子凡凡少小離國,在費城郊外一所知名寄宿私校念高中,那私校座落在一安靜的小鎮,正在慶祝140周年建校。美國曆史不長,可百年老校在舊都費城比比皆是,映襯著無聲無息的曆史傳承文化流傳。小鎮安寧,校園綿延幾百英畝,恰如世外桃源,最適合學子靜心研讀。
提前和學校打了招呼,朋友一到學校,教務處主任笑容可掬,寒暄後將他們安排在一接待室,說凡凡老師下了課,會陸續來和他們見麵,有任何疑問,都可當麵提出深度交流,還微笑談到當天凡凡生日,學校之後會安排甜點。朋友夫婦詫異:學校居然記得凡凡的生日?他們特別從中國趕來,就是為十七歲的兒子過生日,可從不指望學校能特別照顧凡凡。主任一點都不驚奇:“哦也,每個學生的生日,在我們這都不同尋常,都會被特別安排的。”
凡凡還在上課,下課的老師過來拜會,英文課老師顯然對凡凡印象頗深,把凡凡誇得如一顆大樹,說他特有領導潛質,是值得信賴的學生,聽得朋友心花怒放,懷疑美國人是不是都如此以稱讚為教育之本。
之後的曆史老師則小心翼翼,先解釋一通曆史課名詞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太多,對於英語是第二語言的外國學生來說,自然難上加難,他話鋒一轉,婉轉地向凡凡父母提出凡凡上課並不是很喜歡參加課堂討論,似乎對曆史課有困難。
凡媽連忙解釋:在中國,孩子們都要規規矩矩聽老師在前麵講課,甚至背著手上課,是不可擅自發言的,可能有些誤會,一個班的學生通常有五六十人,不可能參加老師的討論,凡凡還不適應這種參與性教學方式。曆史老師瞪圓了眼睛:一個班有50多人嗎?我的班上才15個學生,三個孩子一個圓桌,都是討論課,我通常會給學生安排題目,他們要研究討論的。凡媽看看凡爸:中國大學才這麽上課,這美國孩子進高中就被訓練得如大學生一樣。
凡凡的私人輔導員特拉(Tara)女士壓軸登場,她隻管兩個學生,每周和他們麵對麵,聽取他們的訴求,對凡凡的情況似乎了如指掌,如數家珍般給凡媽凡爸介紹細節。正好凡凡下課了,就坐在特拉旁邊,有說有笑,不像師生,倒似家人。學校每周還有教工學生聚餐會,通常一個老師旁邊坐一個學生,氣氛輕鬆融洽,大家可以暢談交流心得,如同家庭聚餐團圓,這周凡凡正好坐在她身邊。她還說之前給凡凡父母寫電郵,介紹自己,不知他們是否收到。凡凡爸媽搖頭,特拉趕忙道歉,對了下電郵地址,說這下電郵暢通,以後就可向凡凡爸媽匯報情況了。
凡凡爸媽原以為學校可能隻是安排參觀一下校園罷了,沒想到凡凡老師們挨個登場,每位都對凡凡熟悉關心極致,深感不枉此行,這可能是凡凡最特別的一個生日了。
2014-10-18@美國空閣
胡曼荻為美籍華裔作家,著有關於美國移民留學的長篇小說《美漂》。互動新浪微博@胡曼荻,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uxi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