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清华
人们总是对逝去的时光有各种形容,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过得快!什么“弹指挥间”、“白马过隙”、“一刹那”。。。。
无论怎么形容,过去了的就过去了,而唯有回忆,才能在这刹那中找到些时光的存在感,也或许希望能拖住些那太快的步伐。
也有人说,回忆是人老了的标志。也许吧,年轻时忙得没时间想以前。现在是不知道怎么想以后。。。
人的一生也许就是选择的集合,这些选择构成了现在的我们。而在这众多的选择中,进清华应该是一个最不令人后悔的选择。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是我们选择清华,而是荣幸地被清华选择了。
这是个让人满意的被选择。
转眼入清华已是40年前的事了,总得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入学是在8月底,理论上应该是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事实也是如此。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在北京站下了车,看到了站前广场上的标志(应该是有个大横幅,可惜记不起来了),心里一下就踏实了。
说是理论上那是在所有的电视剧中,迎新生都是那么个好天气。要是赶上个雷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日子,不知新生们会是个什么感受……,好在我们赶上了个好天气。别说,有一年返校,正赶上北京下暴雨,雨水如河流般从南校园灌入,深度到膝盖。我们把背包扔在水上漂着,人在后面追。到了宿舍楼下,一脚踩进了本来就有些深度的下水井盖,水一下到了腰。到了宿舍,在被子里瑟瑟发抖了好半天,那可真是身上没有一寸地方是干的。
我们的宿舍楼从南门一直走到底就到了。
那应该是第一次来北京,想想父母也是够大条的,让16岁的我自己坐了二千多里地的火车,好在是不用换车。那时流行自己报道,也许是经济原因吧。
记不清是怎样到了清华,怎样到了宿舍,见到几个室友是怎样的交流。能对那个时期有些直观印象的是当年全班“十一”长城时留下的照片,从那些稚嫩的脸上可以看得出来,能交流的也无非是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一类。绝无些人生感悟啥的,这玩意儿年轻时没有,年纪大了也不太多。
能想起来的事情不多,记得同宿舍的段君,其父亲是六十年代清华毕业的(好像是汽车专业)。手里拿着一张其父手绘的清华地图,颇有些胸有成竹的赶脚。那是1982年,居然没有印好的学校地图,北京地图应该是有的吧。
于是跟着他通过手中地图的指引,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好歹不怕走丢不是。与段君有些亲近感也许是因为同是在郑州上的高中的缘故吧。
尽管如此,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地问路是常态,让人高兴的是不管问到谁,对方态度都是非常的好,很有些恨不得把你带到地方的感觉。
在学校时感觉不到校园的大,后来为了赶课,大多配备了自行车。自行车的丢与得,也是件有趣的事情,在这就不扯了。
毕业三十年回校时,我们又沿着以前走过的路走了一遍,居然把一众人累得。。。。,好在还是有收获的,趁机鉴定了一下以前经常上自习的老图书馆阅览室里面的桌子和椅子等家具。很让人遗憾,居然不是红木,很多还是挂黑漆的,应该不是什么好木头。要都是老红木的话,也还是很有些含金量的。
那年在青海一共招收了七个人,与张桑同分在一个班。我俩对找同乡产生了兴趣,别的人是找同市来的,我们是找同一个省的。没办法啊,在那个偏远小省招的人太少。
不记得当时是否找到了本校的几个人,但不管怎样说,这几个人后来是凑齐了的。我们跑到北大、人大等学校,傻兮兮地问新生住哪儿,然后再问是否有青海来的。。。
感觉上是瞎跑了一阵子,一个没找到,要不然也不会后来没有任何联系。在没有电话,没有互联网,没有微信的年代,要办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容易。
也许班上唯一的一对有父母来送的同学,结果是父母觉得上当,让孩子退学了。也许那父母也是本行,对自己的行业很厌恶吧。。
想起来,我们也过了帮助孩子选专业时年纪了,想想学什么专业有那么重要么?以后干的跟所学也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在那个不能换专业、管分配的环境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希望那位同学一切都好吧……
在这儿,孩子选专业跟我们好像没什么关系……
入学后不久有了别在胸前的校徽,带上它还是有些得意的。有一次在中关村的街边看到一个拿着小碗掷骰子骗钱的。站着看了一会儿,那家伙看到带校徽的我们,居然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哈哈哈,我们才是最容易被蒙骗的。
回忆究竟是个什么感觉?各种滋味都有些吧……,好歹是一段让人无悔的青春。
也不是无悔,有很多该做的、该学的都没有利用那么好的条件。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牛城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