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艾維斯 (Elvis)
貓王艾維斯 (Elvis)
電影《貓王艾維斯》(Elvis),屬於追念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1935–1977) 生平的片子。它拍得差強人意。
該片導演巴茲魯曼 (Baz Luhrman) 2013年的作品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也空有絢爛外表。《大亨小傳》是虛構,原作費茲傑羅 (Francis Fitzgerald,1896 -1940) 擅長的隱喻與感悟,都被奢華綺麗蓋住了;《貓王艾維斯》乃傳記片,題材豐富多樣。魯曼利用分鏡、視覺等等手法,內容倒被忽略了。
奧斯丁巴特勒(Austin Butler)擔綱《貓王艾維斯》的主角。艾維斯生於密西西比州。父親因為詐騙被囚三年。然後搬到田納西州的曼菲斯。因為窮困,一家人住在黑人區。有天小艾維斯忽然聽見帳篷教會的詩班頌歌,這個白人少年一入內,就開始在黑人教會作禮拜了。
這家教會的儀式用草根性的靈恩派。電影演少年艾維斯被聖靈擊倒:全身悸動,前後仰撲搖晃。艾維斯進軍歌壇以後,他的歌曲合奏著靈歌、爵士或藍調,合音混搖滾;肢體發抖,膝蓋彎曲,口中喃喃,和受聖靈感動渾然入迷的模樣非常類似。「搖滾樂之王」的名稱其來有自。
可與主角分庭抗禮的是湯姆漢克(Thomas Hanks)演的帕克上校。(Thomas Parker,1909–1997)。漢克為了形似而去增肥:腰粗、臀肥、雙下巴,嘴唇拉扁說話。片頭帕克在病床上,身體插滿輸液維管。他自述如何操縱手中的傀儡 - 艾維斯。後者成了他的搖錢樹,一半收入給帕克上校吞走。
魯曼可能不願蹈入通俗片的模式,就以鏡頭滑過上校拿的手杖的杖頭,推艾維斯的肩膀、或敲他的背,來影射他的陰森;問題是艾維斯走下坡路時,影像也滑過他拐杖的相似的杖頭。這兩項對照讓觀者摸不著頭緒。 帕克上校一直在追蹤這個有天分的未來之星。巴特勒使出渾身解術,演出貓王最早期的成名曲 -《That's All Right》。他靠神似,也有本尊的特點:他兩的臉都有些吸引人的孩子氣。
巴特勒仿造貓王魅力綻放的舞台表演,表現艾維斯留下鄉村曲調的《貧民窟》(In the Ghetto),抒情地回顧出身。上校先幫助艾維斯脫窮,之後好比按上發條,駕馭艾維斯的演藝生涯。艾維斯邊唱邊抖,激烈動作使密西西比州參議員吉姆伊斯特蘭(Jim Eastland)擔心他的音樂會帶壞孩子,就召集帕克參加非正式聽證會。帕克生智,勸服貓王入伍,躲避法律制裁。艾維斯在西德兵役期間,母親因酗酒而死 。此時他認識了普里西拉( Priscilla Beaulieu ),暫時止住哀痛。二人後來結為眷屬。
貓王的事業如日中天,雖服藥紓解精神壓力,但漸漸上癮。帕克反而扭緊發條。衝突發生在貓王有心環球巡演,偏偏帕克當初由荷蘭非法來美,無法出國,所以他百般推託;並拿出合同,又追記艾維斯欠他的多筆爛帳。這個「幽靈」儘管很少再見著貓王,仍存心遙控監視。
普里西拉不再容忍丈夫的失控和藥癮,帶著女兒在1973年與貓王離婚。貓王於賭城東山再起,上台來努力唱《Unchained Melody》。1977年6月21日最後之演出上了世界新聞。 很難相信那個浮腫的人是「搖滾樂之王」。但是歌迷依舊風靡鼓掌,因為他仍然中氣十足,渾厚聲量像個大音箱。
艾維斯與前妻的關係也交代模糊 。戲中他屢屢表明最愛的是普里西拉,可是他再三背叛妻子。應當表達的刻骨銘心,都由簡單的對話或動作帶過。有兩段鮮為人知:艾維斯長在非裔的環境中,免不了關心民權:片裡艾維斯在聽見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4/4/1968)與羅伯甘迺迪被刺(Robert F. Kennedy,6/5/1968)後,情緒大受刺激。兩個多鐘頭的故事,卻缺乏前因後果的銜接。
浪漫柔情也是艾維斯唱歌的方式:他拍過《軍中春宵》(G.I. Blues,1960)之類的片子。插曲《木偶之心》(Wooden Heart)那時到處流行。貓王俏皮活潑,與小木偶調情,難怪成為當代偶像。可惜巴特勒在此片沒機會發揮這套把妹高招。
我曾遊覽《雅園》(Graceland,in Memphis,Tennessee),目睹他的故居、耳聞他錄下的歌曲。醫生診斷他死於心臟病。42歲早逝的艾維斯,給後承的歌手許多模仿的風格。建議喜歡熱門音樂的粉絲,多多觀賞貓王的錄影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