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为什么这么着急?

日本为什么这么着急?

博客
尽管没有澳大利亚那么拼命三郎,日本反华气氛也越来越甚,尤其在台湾问题上多少越过了中国红线,如最近以“两执政党”之间的二对二形式“商讨中国威胁”【1】,2021年国防白皮书的封面与2020年明显不同,从平淡无奇到日本战神【2】,一副备战的姿态,在很多场合下,日本政府高官频频发出与中国一战的声音,日本政府也暗示台湾的命运和日本紧密相连,事实造成一种“不允许”台湾统一的态度。
 
 
鉴于日本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军费不能超过(总产值的)1%,但今年日本政府已经提出500亿美元的军费,人均军费是中国的2.5倍,历史最高,并表明今后不再受1%上限的限制【3】。
 
美日中军费
 
日本为什么这么着急要跟中国交战?仅仅是中国在南海填岛,还是近几年日益壮大的海军,还是越来越嚣张的习近平?
 
真正的原因是日本看着自己的成绩,毛了。
 
这是日本过去几十年的总产值,一开始真是日本奇迹,但后来就不行了,尤其是广场协议以后。
 
 
不过仔细看看,不仅仅是广场协议,日本房产泡沫崩溃后日本进入的失落的十年,在最近,日本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失落的十年:
 
 
对比一下中美,这个差距更鲜明,太大了:
 
 
2020年日本的总产值和2008年一样,从2012年的6.2万亿(美元)下降到5.0万亿【4】,20%。
 
这段时间,恰好是日本最能干,最有实力,野心最大,民间支持度近年最高,任期最长的安倍晋三执政。
 
Official portrait photograph of Abe
日本首先安倍,2012年12月26日至2020年9月16日第二次出任首相
 
安倍完全是家族势力的产物,在老爸扶植下在2006年就当上首相,但经济上很保守,一年后选举失败被迫辞职。安倍第二次刚上任的时候,声誉很高,并且下定决心改革日本很多结构性的历史难题,被誉为安倍经济(Abenomics,2.0),叫“三箭”,第一支箭是经济刺激计划;第二支箭是生育支持计划;第三支箭是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大刀阔斧指示央行放水,政府不顾赤字大举刺激经济,公共投资,改革的项目包括精简规章制度,开放劳工市场和农业,降低企业税,鼓励民间投资,但同时增加零售税来平衡政府开支。这是一个很矛盾的政策,提高社保却增加个人税务负担,一放一收,不能对经济形成一个投入,那时美国都有文章呼吁安倍暂时不要增加零售税,但日本政府债务太高,安倍在传统思维指导下下不了决心。鼓励生育,进行劳工市场改革包括号召、支持妇女加入劳动大军都是对的,关键是看结果,那时安倍在全世界到处演讲,“妇女能顶半边天”,像是一位妇女解放运动倡导者。
 
结果安倍失败了。
 
有些是大趋势,很难抵挡,如人口。日本人口2008年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到了2020年减少了1.7%,但适龄劳工人口却下降了6%以上,劳工人口减少,生产力就下降,经济没法增长。
 
 
 
生育率:中国1.7,日本1.4,韩国1.0
 
安倍提供学前育儿补助的政策没有扭转生育率,让妇女参加劳工大军的计划也没凑效,参与率只有50%出头,离70%的目标差得老远。
 
 
安倍另一个试图刺激经济的办法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改变日本一直处于低通胀到通缩的环境,造成通货膨胀,提高收入,刺激消费。没有通胀,生产就没动力,需求也不会增加,但不论政府大撒币多水漫金山,通胀就是上不来:
 
 
在安倍第一任期间(2017年底),总消费和工资微减,这些政策基本没见效【5,6】。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倍动不了日本的产业就业结构【7】:
仔细观察日本就业人数结构不难发现,非正规雇佣员工就业比例保持高位,而其中便有诸如临时工、兼职工与合同工之类的就业部分。由日本总务省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1日,日本非正规雇佣员工占比高达近35%,而此数值在1990年仅为18%,增长近一倍。在无法实现“同工同酬”的现实境况下,失业率维持在低位如6月份最新数据2.8%,但多位职工完成一人量工作,并总计领取一人份工资。职工收入并未有所增加,消费提振更无从谈起,经济发展缺乏内需支柱
 
同样,日本社会的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态度,整个社会的风气,很难通过提供几个福利来改变妇女的就业环境和动力,从而提高妇女参与劳动大军的程度。
 
但是大家还是对安倍抱有信心,安倍经济一开始的水漫金山政策无异于操纵货币,贬值的日元大幅度刺激日本出口,引入外资,2019年统计,日本股市30%由外资占有。也许另一个原因是安倍能说,在外交上也日趋强硬,给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感觉,直到去年他找个借口下台大家仔细一看,才发现又浪费了一个十年【7,8】,他所期望的结构性改革基本没什么进展,也就是说日本经济还是处于一个继续依赖财政、货币政策和出口的现状。
 
日本是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从贸易占总产值的比例来看,总贸易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35%(下第二图),而日本的贸易顺差则大于中国不少(下第三图),中国符合世贸原则,日本则不符合(顺差超过总产值的2%)。
 
贸易
 
货物进出口占总产值的比例(2020年:中国31.6%,2019年:日本28.2%)
 
 
总进出口占总产值的比例(2020年:中国34.5%,2019年:日本34.9%)
 
贸易收支
 
对中国贸易的依赖
 
中国已经连续12年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9】,2018-2020年,中国与日本贸易总额连续三年突破3000亿美元:
 
图表1:2015-2020年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总额情况(单位:亿美元,%)
 
2020年疫情爆发,日本全年整体出口减11.1%,对中国“逆向”增2.7%,成为一个支柱,今年前四月日本贸易比例如下,代表了各国对日本贸易的重要程度:
 
图表2:2020-2021年4月中国市场在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情况(单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去年达成的亚太区域协定(RCEP)给日本带来极大的好处【13,14】,“具有将日本总产值推高2.7%的经济效果,而据日本政府此前估算,美国退出后减为11国的泛太协定只推高总产值的1.5%,即使美国加入也仅为2.6%,日本与欧盟(EU)的经济合作协定(EPA)有望推高1.0%”,主要的原因是日本与第一、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韩国首次签署贸易协定,而且中国让步多,总的对日本有利。这一结果使得日本更加依赖中国,但因为日本对中国的敌意和对产业链的担忧,一直努力把产业链迁移到中国之外,据日本企业估计【17】,在中国投资平均利润有17%,然而中国之外的,目前的水平往往是只能持平,也就是说各种不利环境往往导致利润得不到保障,即使在越南,经历也是与媒体上报道的完全不一样:
 
“越南部分官员挺腐败的。自己感觉给了官员好处,该给办事吧,但很多时候给了好处也不办事,这和以往在其他国家的经验大不一样。”
“越南人很勤奋,但毕竟没有受过产业训练。不像我们在中国,很多工人在其他工厂干过,有一定的作业经验,越南新招来的人员,几乎都对产业一无所知,以为他们都知道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们真的不懂、不会。”
“结果,很多零部件需要我们从中国运送到越南组装。这样的配套方式,让劳动力成本的缩减部分几乎看不到了。来越南,满足了一定的规避风险的需求,但没有解决企业成本问题。”
 
把产业链分散到世界各地,是风控的手段之一,但代价必然是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于深陷泥潭的日本有没有帮助,是很难估计的。
 
日本国债
 
日本的技术很先进,科研水平也很高(如诺奖比中国多多了),但整体失去活力,大家对日本的“干净”“精细”骚动,实际上那掩盖了日本经济缺乏活力,失去动力的实质,美国对日本经济很重要,也是贸易第二大国,但美国没法提供新的机会,给日本一个推动,日本见到的,反而是中国越来越成为自己摆脱困境的唯一机会,这一切,才是日本着急的原因。
 
制造业,日本高技术成分很高
 
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不能说了算,国安才是一切的根本,但由上可见,这是个冲突,要保经济国安就被妥协,国安牵头则直接损害经济。日本是个衰落的国家,而且衰落的幅度越来越大,越大就越急于寻找出路,但冲突永远不是出路。
 
US President Joe Biden hosts a Quad leaders' summit with India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 left, Japan Prime Minister Suga Yoshihide,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and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J Blinken in the East Room at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DC, USA on 24 September 2021
四虎国峰会
 
美国最近的美英澳联盟,四虎国峰会,都是一种军事联盟,经济成分不高,这反映了美国对遏制中国除了高技术封锁之外就是军事联盟,经济上并没有回应的办法,靠直接带队把军舰开到中国家门口,看你怎么办。中国确实没办法,习近平那一套四面出击的策略也是到处得罪人,但是前几天中国申请加入泛太协定是个有力的回应,因为如果中国加入了,对全世界的好处将从原来的每年1470亿美元大增到6320亿美元【18】,美国是不是有能力把中国拒之于外呢?
 
【资料】
【4】5.048。世行数据日本只到2019年。
2021年1-4月,日本对三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1134.6044亿美元(有望创新高)、687.2011亿美元、276.3747亿美元,分别增长23.23%、增长4.43%、增长11.52%,占日本进出口额的23.33%、14.13%、5.68%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笨狼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