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传统服饰简介(六)唐人头上的风情
唐朝这一季的流行FASHION,打算采取影视剧八卦的方式。盖因唐代是描述起来难度最大的一个朝代。奇特造型满天飞。并非是现代人太恶搞,实在是唐人太有创意。穿越到唐朝,不论你穿成什么样,都不用担心雷到古人。你只有被古人雷的份。就比如前几年刘德华的那部《通天帝国》,很多人吐槽里面的人物造型。其实人家复原的还是很有章法的,唐人的确喜欢搞怪。
先说男人的首服,就是帽子。和以前一样,冠只属于高富帅,平民百姓不能戴冠,只有幞头。也就是以前的帻,裹在额头上的布。到了隋唐,人们开始颇有创新,在那块布的四个角上想出许多花样,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系法,头巾也改名叫幞头了。
唐代最常见的两种,软角幞头和团状幞头。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壁画里的文官公服形象。左右一二都是团状幞头。右三是软脚幞头。
这七位老兄,两个穿深红色的,是四品官,后面两个红色的,是五品官,剩下那三位不是白色而是淡黄色。是不入流的吏穿的。那时候黄色可不是皇帝专用的制服颜色,而是正相反,流外官及庶人使用的。唐太宗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唐中期又有些细节上的变化不过大致依然如此。紫色从此成为最高贵的颜色。“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不过下半句在唐朝时还不成立。那时候科举还没那么发达。宋朝才开始崇尚读书人的。
幞头,亦名“折上巾”。起源于北周。到隋代,出现黑色纱罗制成的一种头巾,上部小小突起,微向前倾,用二条细带结住,带子后面自然垂下,这种式样到唐初定型。幞头为贵贱通用,宫中女官及女乐亦用之,一般都是用黑纱罗制成,早期以软胎微向前倾为常见。也有用桐木作骨胎的。人们在巾角上大作文章,自然垂下的叫软脚幞头,里面用翅支撑的叫硬脚幞头,折起来的叫卷脚幞头,还有没脚的,小脚的。其实把幞头发展到及至的是宋,宋代的幞头,以藤织的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上漆,叫做“幞头帽子”,式样有几十种。
硬脚幞头: 中间是李世民,右边据说是李白
李冰冰和提鸟笼那位的结式幞头:
唐代网巾: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前面提到的日本圣德太子,标准官方照戴的是卷脚网巾
圣德太子是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的侄子,被她立为接班人,同时也是她的辅政大臣,及其仰慕中国文化,信奉佛教,多次派使者遣隋学习中国制度,回来后在日本仿造。推古天皇在他的影响下也积极主张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不过学归学,对中国的态度可一点不软。有一次派了个叫小野妹子(性别:男)的遣隋使,向隋炀帝提交了一份国书,强调日本是独立国,自己和中国皇帝一样是“天子”(其实是天女),不肯向中国称臣,把隋炀帝鼻子都给气歪了,也派了个使节带着国书去日本,第一句就是“皇帝问倭王”,按照天子赐诸侯的式样书写,女天皇理都不理。过几年隋炀帝快垮台了,女天皇又派小野妹子带了一大票人,留学生留学僧,跑中国呆了好几年,输回大量的汉文化,日本由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时代。
到了唐代中国与各国的官方往来更加频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初唐的王維描写当时早朝大明宫的景象,可以想像出大唐声威远播万邦來朝的盛況。
这幅礼宾图是武则天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墓里的壁画。一般来说墓壁画会有一些墓主生前干过哪些事的题材。李贤是他父亲高宗李治最喜爱的儿子,智商超人的大帅哥,(因此下场也最惨),李治曾三次让他监国,就是代理皇帝,所以他曾多次接见过外国使臣。这幅画描绘的就是使臣由唐外交部(鸿胪寺)官员引导,在殿外等着接见的情形。左边三位是穿武弁朝服的大唐官员,装束上看应是六到七品,在古代已是不小的官了。左四半秃穿翻领胡服的是东罗马帝国(拂林国)使者,左五是高句丽(现在的朝鲜)使者。最右边画的跟猪八戒似的,是东北靺鞨国使者。可能得罪画师了,没给红包。
整个画给人的感觉就是“尊华攘夷”。三位唐朝官员器宇轩昂自信满满,三位外国使者形容萎顿一个比一个瑟缩。武弁朝服到了唐代和以前没什么变化。笼冠里面依然套个小猫头鹰,身穿绛纱单衣,曲领,白裙,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脚踩黑舄。
唐代文官还有一套朝服,叫进贤冠朝服,后来延用到明朝。从左到右分别是唐,宋,明的进贤冠朝服。都带着笔。
左边是陕西博物馆藏唐代彩绘文官俑。两梁的进贤冠。右边是通天帝国里的进贤冠朝服官员。
各种进贤冠朝服跪拜俑。均为唐代。
这才是真正的跪拜礼,几乎全身趴地上。现代人看起来很屈辱的姿势,古代男人几乎天天要这么拜。《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特别麻烦,不能错。礼仪之邦礼仪之邦,就这么来的。整天就干这个。顺便提一句现代人熟悉的三跪九叩礼,不是华夏民族的礼,是满族人的。一叩是磕三个头,所以全套礼下来是跪三次磕27个头。上面那三位是标准的稽首礼。稽首,为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还有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时新郎行的礼节。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顿首礼。尊卑之间,比如皇帝对大臣,如果卑者对你行稽首礼,尊者要回礼,就是空首礼。行礼时双手抱起与头同高,低下头对卑者下拜。所以皇帝让哪个大臣当宰相,叫拜相,因为有这个仪式,皇帝要拜对方。
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女人不行稽首礼。可能是顾虑满头珠翠这么一磕全掉了,也可能是这个姿态对女人来说实在太难看。即使是新婚拜天地,新娘也是站立的。这是敦煌莫高窟里的婚礼。上面是第12窟,下面第33窟。婚礼场面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男跪女不跪的习俗。
唐代武官除武弁朝服外,也另有一套朝服。叫鹖冠朝服。冠上有只向下俯冲的鹖鸟。以前插两根鹖毛的,现在整只鸟都在脑袋上了。从出土的俑来看这只鹖大小不一,不过姿势都差不多。
这是越王李贞墓出土的武官鹖冠朝服俑。贴金彩绘。鹖鸟自冠前顶部作展翅冲的姿势,颇为华贵生动,鹖的造型据说是仿的雀,(不过我觉得象烤熟了的鸡),冠顶装饰鹰。
三彩胡人武官。唐代的武官大部分是胡人,安碌山就是。右边是电视剧《贞观之治》里的李靖。
《通天帝国》刘德华被笑场的高帽。擦了不少鞋油。
可这确是真实存在过的帽子。还不少。
下图是吐鲁番阿斯塔那224墓群出土的胡人俑。乍一看还以为是照着刘德华捏出的泥人。
唐代服装男女胡汉杂穿。这个浑脱帽和翻领风衣都是胡服。右边是演员罗晋在一雷剧《美人制造》里演的唐代胡人侍卫。服装复原的还行。剧情没法看。
唐上层社会的“好胡”之风引导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潮流。壁画拓本中头戴浑脱帽,身穿翻领窄袖袍,小口裤,腰间蹀躞带的贵族女子。罗晋那个蹀躞带仿的比刘德华的逼真。
这个一片瓦造型一出来更是笑翻全场。不过古人乘凉时的确带过一片瓦的凉帽。唐代画家孙位的《高逸图》里,竹林七贤的刘伶和山涛,均以一片瓦造型出场。
右上是山涛,下左是刘伶。这个月刚发行的邮票。刘天王的这个稍微夸张了一点。
有时不知怎么回事,明明是照着真实的样子复原的,可只要稍微改动一点点,味道就全变了。
刘MM那极具英伦风情的大沿帽。
有人相信那是武则天么?可唐代的确有这种帽。
彩绘陶戴帏帽女骑俑,1972年陕西礼泉张士贵墓出土,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制造。此时武则天刚当上皇后。
还是出土文物更靠谱。刘则天的那个帽子形状还挺本土的,只不过加了一点点狐狸皮毛和几朵装饰花,就怎么看怎么象MADE IN ENGLAND的了。
这个双环望仙髻,本来是隋唐时期最具女人味的发髻,可梳在武则天脑袋上,再配上这句台词,总给我一种雄伟好斗的公羊的感脚。“多么雄伟啊!健壮的肢体、掀起的鼻孔、弯曲自如的犄角!哦公羊!淫荡、好色,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我又邪恶了一把。
还是小姑娘梳合适。这个发式在初唐时期特别流行。
唐代女人的高发髻基本上都是假的,又叫义髻。有的全部都是假发,动物毛制作而成,有的干脆就是木头,象戴帽子一样别在头上,有的真假发混在一起。右边是出土的假发髻,看形状是半翻髻,左边是《通天帝国》里的半翻髻。很标准。
左边是新疆阿斯塔纳531号墓出土一件木质义髻。也是半翻髻。涂以黑漆,又绘白忍冬花。义髻底部凿有数个小孔,残留金属锈迹,应是供簪钗插戴之用。右边是同一个墓里出土的彩绘头俑。美女戴上左边那义髻就这个效果。
这个比较冏。新疆阿斯塔纳188号墓出土。鸟落在美女的头上孵蛋。
唐代女人的发髻开始是很低的,从太宗后期开始越来越高,武周中宗时期达到最高,有一尺多高,然后逐渐下降,晚唐还是比较高但不那么耸立,变的比较圆。假的高发髻欧洲也流行过。当时卫生条件很差,有记载中世纪的贵妇人把猪油混合蜂蜜装小瓶子里捉头发里的虱子。不知什么原理。
帷帽: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左边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泥质彩绘,右边是《贞观之治》的幂蓠。
最后八卦两个《通天帝国》出现的道具。
刘德华进入道观时的生肖俑。
上篇出现那两个生肖俑,一个鸡首一个猪首,都很有喜感,其实生肖俑在北魏时期就已出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墓葬中开始出现站姿兽首人身生肖俑。此后,在唐两京地区逐渐盛行,并传播到全国各地,至到宋代,仍在四川、福建等地流行。这一类型的生肖俑呈站姿,头部为生肖动物,身体为人身,着交领或圆领,宽袖或窄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是古代丧葬制度和礼仪的一种体现。在唐代,上至帝王下至庶民均可使用十二生肖俑随葬。但因墓主身份等级的不同,随葬的生肖俑有着严格的尺寸大小限定。这些是几个唐墓出土的各类生肖俑。
缳首刀:
缳首、窄身、长刃、直背。诞生于我国西汉时期,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西汉开始普及使用,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唐代有了新的变化,除刀茎的构造成熟外,唐刀在汉刀基础上更加注重装饰。外形和使用场合更加细分。“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唐刀传入日本,日本人开始仿制唐样大刀,继续摸索实践,最终成为如今驰名天下的日本刀。太刀,打刀,忍者刀等等。
上边是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大刀。下边是出土的唐代缳首刀。三把长度不同,都是横刀,这种单手使用的武器少有超过一米的。
左边是上次出现的北周那个李贤墓肥腿裤武将所持缳首刀,中间是唐朝长乐公主墓里持缳首刀的侍卫,右边是韦贵妃墓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