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消失中的北京村落 (上)

消失中的北京村落 (上)

博客
消失中的北京村落 (上)
 

小的时候,我住在北京近郊的一个开放式的大院里。四周都是农田,不远就是些村庄。很多中学同学是住在那些村庄里的八旗子弟的后代。这样的生长环境,让我对北京郊区的村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从八十年代开始,收入不高的外地打工人员开始租住北京近郊农村的民房。起初来京的打工人员多半是来自江浙一带,特别是温州。他们主要是从事弹棉花,缝纫剪裁和打家具等有一定技术的工种。从效益的角度考虑,他们一般选择租用近郊农民的廉价房屋。

随着北京的发展,更多的人加入北漂。其中包从事餐饮、家政和小商品销售等行业的低收入人员。到了九十年代,在中关村-上地科技园区的带动下,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大幅增长。当时北京市民的住房还十分有限,更多的外来人员只好把目光投向近郊农村。

2000年前后政府在城区大兴土木,农民在郊区“大兴土木”。受到市场需求的刺激,近郊农村的农民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搭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出租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北京近郊农民开始拒绝“农转非”了。当时我的同学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要是住上了楼,苦日子没个头”。

那段时间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城里的危房改造。对近郊农村土地使用政策执行的不够严格。2000年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像唐家岭这样城中村。等到城中村开始在三环路内外遍地开花的时候政府才想起来动手整治,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两年多以前,我一个家住四环路外的同学和政府签下了包括数套商品房在内的价值近两千万的拆迁补偿协议。

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些逐渐被拔地而起的居民住宅包围了的村落走上了一条拆迁的不归之路。我写过一篇 “拆那 – 北京” 的博文,比较了一下印度孟买和拆迁中的北京。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每次回到北京我都会去看看,拍些照片。

  1 两年前这里是一座几百户人家的村落。现在只剩下几栋孤零零的住户。


2 在村落原有的土地上新建的楼房拔地而起。

 
3 未被拆迁的平房渐渐的被新建的楼房包围


4 与未拆迁房屋相邻的已拆迁房屋


5 未拆迁房屋周围基本上被夷为平地


6 为未拆迁房屋留下的通道


7 未拆迁房屋门前



8 另一处被拆迁的房屋


9 一处未被拆迁的小楼


10 新建的地铁站


11 新地铁站附近被拆迁的房屋


12 另一处待拆迁房屋间的胡同


13 拆迁区的街道


14 待拆迁房屋前


15 拆迁区街道上堆积的杂物


16 拆迁区街道上的积水


17 待拆迁房屋门前堆积的旧家具


18 拆迁区的公共厕所


19 拆迁区街道上丢弃的家具


20 拆迁区街道上临时搭建的储物棚


21 仍旧生活在拆迁区的居民
 

这些照片是去年四月初回北京的时候拍的。一年来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写这样一篇博客。因为它不仅会破坏很多人心目中的北京,它还记录了现实中被破坏的北京。五十年代北京城区改造的时候还能听到反对者的声音。现在我没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而今天看到这些京郊村落在无声无息中消失,已经听不到反对者的声音了。

 

我能做的也只好是记录下它们消失的过程。

 

(未完待续)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林间曲径金秋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