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四:天敦其化
王夫之《周易外传》乾四,讲时序。
《周易·系辞》开篇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这讲的是爻,爻有阴爻阳爻,天地、高卑、贵贱、动静、刚柔、寒暑、男女等等,就是阳阴,是阳爻和阴爻表象的宇宙阴阳属性。
王夫之于是说,乾卦六爻都是阳爻,没有阴阳尊卑高下之区别,这个卦怎么解呢?他引用彖辞“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来解释。“大明”就是太阳,就是“阳”,“大明始终”就是六爻都是阳爻。“始终”是时间的全过程,因此“六位时成”,讲乾卦的六个爻位代表事务过程的六个时序。乾卦中六爻皆阳爻,皆代表龙德,没有高低贵贱尊卑动静刚柔之分,只有时间秩序的不同。国运有建树有守成,君王有遵养有燮伐有耆定,修行有适道有立有权衡,一天有子夜有正午,一月有向有晦,人有方刚有既壮有已衰。
“燮伐”出自《诗经·大雅·大明》。《诗经·大雅·大明》是武王伐纣,战与牧野的史诗。《大雅·大明》与《大雅·生民》《大雅·公刘》《大雅·緜》《大雅·皇矣》《大雅·文王》诸篇相联,组成周朝开国的史诗。一般来说,没有文字的口传的史诗都是很长的史诗。商朝用的甲骨文,在龟骨上刻字,史诗就比较简练,这是纸张发明之前“惜字如金”的文法。所以,文字使用得早,史诗就简短。文字使用的得晚,史诗就很长。《诗经·大雅·大明》说“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意思是周文王命令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的意思。“燮”意思是“和”、“和谐”。“燮伐”就是平暴,就是正义之战。王夫之“一王之德”“有燮伐”,就是讲君王有建树。六十岁就是“耆年”。
《易经》是关于宇宙变化的哲学经典,其哲学理念就是宇宙总在变化之中,而其思想就是关于变化的思想。乾卦六爻是时序,是关于事物生命周期的时序。从萌芽,到成长,到衰老。
《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易经》蛊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遁卦:“上九,肥遁,无不利”。王夫之说“然则初之‘潜龙’,其异于蛊之‘高尚’、遁之‘肥’明矣”。“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年纪大了,到了退休年龄了,就退休好了,把位置让给年轻人,这是高尚的事情,不要占着位置又力不从心。“肥遁,无不利”,已经有了财富,就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安享颐年吧,不要再在名利场中争高下了。蛊卦“高尚”不从政,遁卦“肥遁”退出商场,和乾卦“潜龙勿用”是不一样的。
王夫之说“太王剪商之前,公刘迁豳以后,周之潜也”。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和嫘祖的长子为玄嚣,玄嚣即少昊,玄嚣之长子是桥极,桥极之长子为帝喾。帝喾元妃姜嫄生子弃,即后稷。后稷(周始祖,西伯,约公元前2070年)——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毁渝)——公非(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亶父——季历,季历长子为周文王姬昌。公刘迁豳,是周部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开始,是周部族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公刘带领部族迁移到豳(今天陕西旬邑),使得周的农业经济得以强劲发展。王夫之认为,从公刘迁豳到武王伐纣这段时间,相当于周朝的“初九,潜龙勿用”。而周武王在武王十三年才伐纣,这十三年是周武王的“初九、潜龙勿用”。王夫之举秦朝为反例,说秦朝自秦穆公称霸以来一种征战,一直是“亢龙”而不是“潜龙”,所以秦统一以后很快就崩溃了。王夫之说,“故初之‘勿用’,天所以敦其化,人所以深其息”,说明“潜龙勿用”的初始萌芽状态的注重生养的重要性。
按照王夫之把公刘迁豳到武王伐纣这一阶段为“潜龙勿用”的划分,美国从门罗总统到罗斯福总统之前都是美国的“潜龙勿用”阶段。门罗总统的1823年国情咨文就《门罗宣言》确立了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没有门罗外交政策潜养百年,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国霸权。越王“卧薪尝胆”让范蠡和文仲治理越国励精图治的阶段,也是“潜龙勿用”的典范。这和当下中国从国策基本相似,即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也不允许他国干涉中国内政,也反对外边势力干涉东南亚事务。“韬光养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都是“潜龙勿用”。与“潜龙勿用”向悖的是“揠苗助长”,“欲速不达”。
“天所以敦其化”就是王夫之对“潜龙勿用”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