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家有猫女初长成(2)
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所以布置了作业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并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这应该是女儿在美国小学要求完成的第一篇读书报告。
过了几天,女儿完成了这篇作业《中国:我的祖国》。没想到,打印出来的竟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万里长城,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有文字,有图片,热热闹闹。当看到女儿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并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本猫有点茫然,真的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这是本猫大学毕业后才使用的论文写作方式。对于这篇读书报告,本猫没有进行评判,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赞扬。
不久,女儿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人类文化之我见》!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这样天大的题目,在中国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女儿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她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女儿,很快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有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还有手画的插图,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她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她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泰勒女士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我问女儿这老师的批语是什么意思,女儿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 “是不是”? 女儿反问我。我无言以对。心中只是在想:泰勒老师希望他们进入的是什么境界呢?
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她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孩子面对她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和怎样去寻找答案了。
女儿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老师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老师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美国的老师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却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老师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教育不仅深刻地作用着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就是教育。中华民族,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是否应该认真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我们中国人是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我不知道这种文化是否有过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
我们中国孩子们面对的作业,更多的可能是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小学生的作业,基本就是默写生字和做那些枯燥的习题。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在这种枯燥的习题中,孩子们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模仿前人,复制前人,而不是思考前人,质疑前人。因此也就难以通过这些习题来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更谈不上让学生从小积蓄起超越前人的力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