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喫茶去。”

“喫茶去。”

博客

圣诞节收到的礼物中有一本书 --- 唐代陆羽“茶经”的编译本 ,是家中先生从amazon上订购,最后绕道香港的书店才收到的,历时三个星期,比平常收书迟了好多。

  

书内图文并茂,有文言文有现代汉语,原著与译文对照,很容易读;长到这个年龄回头读一本来自自己文化的古代专著,也是没想到,这让我想起了中学课本里的文言文,高考时把附加题里的文言文都做了,好像多拿了20多分,从来不拿满分的人,高考的语文竟过了百:),是个奇迹,也是幸好,补救了其它科的失误,没影响到总分,没耽误到第一志愿的录取,不然“历史”就得改写了。现在再看文言文,不由得有些好感,而且带着对茶的兴趣读书,这样的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饭后,一边喝茶一边翻阅起这本“世界首部茶著作”,又想起去年写过的禅与茶的题目;关于禅茶有读不完的故事,品味不尽的趣事。

中华民族喝茶已有好几千年了,喝茶已成了生活中最平常的习惯,而茶早期的种植,茶文化的传播和兴起,却与佛教寺庙和僧人有不解之缘。

茶能提神醒脑,不仅可防止坐禅时的困倦瞌睡,还能帮助僧人进入空灵虚境;同时,茶之清淡与佛禅的“清静”思想也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正是这些共性,让茶与禅之间有了越来多的联系,于是吃茶作为禅寺的制度被固定了下来。

唐时的禅宗高僧百丈怀海为禅宗寺院制定了禅门《清规》,在其影响下,规模大的寺院都设有僧人用茶的茶堂/茶寮,由茶头管理,法堂上有二鼓,东北角是“法鼓”,西北角则是“茶鼓”。以茶鼓为号召集众僧侣用茶,有规律有规矩有步骤,喝茶和修炼的场面庄严肃穆,体现着佛家寺院的礼仪和佛僧们饮茶参禅的仪式感。这种茶的礼仪和饮茶的仪式最初是怎样,具体做法如何,在如今的中国寺院里还留存多少?在民间有被流传被崇尚吗?无法得知... 但如果观摩日本茶道,或许就能扑捉到一些影子,下回说。

  (网络图)

最早开始打坐靠饮茶止乏的佛寺已经不得晓了,但最早把饮茶引领到宗教精神层面的禅僧,世界公认的有一位,他把一种东方神奇的饮料与一个东方神奇的宗教体验,做了有趣的连接,由此产生了一个震古烁今的禅门公案 “喫荼去”(喫 = 现代汉字的吃)。这个公案对于修行习禅的人来说自然是耳能熟详了。

晚唐时,今日的河北赵县境内有一座破旧廖落的小庙 --- 赵州观音院,可山不在深有仙则灵,禅宗史书《五灯会元》记载这里住过一位叫从谂的禅师,他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算得上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从谂早年行脚天下,晚年八十多岁时主持了这地处荒村的赵州观音院,一住就是四十余年,是一位注重以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禅师,他著的《十二时歌》颇显禅僧苦行的本色。

那时庙里常有四方云游的僧人来观音院讨教禅法,但从谂老和尚的接迎向来是不费言语,而是直指人心;小庙破旧,衣食简陋,但老和尚嗜爱饮茶,喜欢以茶打机锋。

 (网络图)

是日,老和尚问新到僧曰:“曾到此间否?“僧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曾到此间否?“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陪同而来的院主问师:”为甚曾到此间也吃茶去,不曾到此间也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

老和尚开口闭口的一句“喫茶去”,日后成了禅门著名的偈子和参禅的话头,把茶与禅的修炼链接在了一起。一千多年来,文人学者们一边饮茶一边谈论老和尚从谂禅师的禅机,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体会;历代禅师更是频频用老和尚的“喫茶去”来引导弟子参禅悟道。从谂禅师被后世尊称为 “赵州和尚”,“赵州古佛”,而寺院里的茶水也被指为"赵州茶"。

  (网络图)

由偈语“喫茶去”引出的“茶禅一味”的茶境,不仅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还流传到了周边的国家,以至于全世界。写着“喫茶去”的门匾,即使是当今,在韩国, 日本, 越南的禅寺, 茶馆或文化会馆的门前仍能看到。在西方修炼的人群中,赵州和尚也是赫赫有名,“zhaozhou,zhaozhou”朗朗上口。

第一次听我家习禅人讲这个公案时,就听得他一声一个 “zhaozhou”,起初纳闷,这名儿怎么听起来都不觉像是个人名,还以为是他发音不准 。那时只知道河北有个赵县,有座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叫赵州桥(多亏了中学地理),可习禅人坚持说“zhaozhou”是个禅师,要么就是一座庙...... 看他那么认真,我得去查查,结果不仅查到了赵州和尚,还查到了与赵州桥相望的小庙“赵州观音院”。这座千年小庙,比隋朝的赵州桥还古老,始建于汉献帝年间(196-220), 但历史上屡次更名,如今已变成了宏大的古刹“柏林禅寺”。不过,赵州和尚的舍利塔仍高耸在院内。当年的观音庙虽小虽破,却不得了,不但出了赵州和尚,还有历代其他名僧出没;唐时,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的途中,还在此庙研习和住过呢。

......................................................................................................................................................

茶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种普通的饮料,饮茶吃茶在生活中极为平常,但在禅里,就有不寻常的意义。一问一答,表面上看似答非所问,其实有着深层的联系,内藏真谛,禅宗讲求直指人心和顿悟,能否参悟到不以普通的思维方式,也不完全在于受教育的程度,觉悟得看自身的悟性或者天机,呵呵...

我喜欢禅的故事,对公案也好奇,常为禅门公案里隐藏的禅机震撼,在大智慧的“谜底”揭晓之前愚钝,在得知答案后拍案叫绝:“哦,对对对,原来如此啊。。。就是嘛,可不就是应该这样嘛。。。 ” 哈哈哈,完全是个事后诸葛亮,可以肯定,在佛家的天地里我是没什么天份的,在此写写也只是被感动,复述故事而已 。

之前说到中国古代寺院僧人们饮茶的仪式,在日本茶道里或许还能扑捉到一些影子, 那就说说窥知的一二吧,看赵州和尚“喫茶去”的禅境是怎样影响日本茶界的。

唐宋时有很多到中国学习的日本僧人,他们把在中国寺庙里观察到的饮茶的规矩和佛前的礼仪介绍回了日本,最终发展了自己的茶道。日本人喝茶,把从备茶到最后完美地将一杯茶递给客人品尝之过程,视为他们的茶道,将完成这一系列繁琐步骤的过程当作是一场禅修;而把这一茶水待客之道提升到禅的高度,让喝茶变成茶道的日本人是15世纪一位叫村田朱光的僧人。这就不得不谈谈那个影响他的人:一休。是的,正是那个我们曾经熟悉的动画人物”聪明的一休“!

那时,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是村田朱光的师父,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休宗纯与动画里我们看到的大不一样,年幼时是个因不幸而落入佛门的小皇子,中年时是一位锐意革新的禅僧,晚年却蜕变成了一个离经叛道的顛僧。但一休主持京都的临济宗大德寺时,弟子中有一些有才华的人,他常以赵州和尚的“喫茶去”与弟子参禅。

一次村田朱光去大德寺拜见一休,请教禅法。两人喝茶时,一休问:以什么规矩来喝?村田朱光答:效仿明庵荣西,按其“吃茶养生记”书中提倡的为健康而喝。一休又问:那你对赵州老和尚“喫茶去”的公案有何见解?这下朱光没答,两人也都不再说话。

(注:明庵荣西是日本高僧,在唐代学习临济禅后,成为日本临济宗始祖,他将茶树和茶一并带回了日本并著书,从而被日本人尊为他们的茶祖。)

在禅语机锋到来时,往往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果然,当村田朱光将茶僧递过来的一杯茶,恭敬地递给师父时,一休突然举起了禅杖棒喝,将朱光手中的茶杯打碎落地;珠光默然不动,然后起身行礼而去。一休紧追不放,喝道:珠光!珠光应声回头,仍不作声。一休再次逼问: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追问:问你喝茶心得,你只晓得这边喝,那边喝,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 (抛开那些规矩), 将是如何?村田朱光当下顿悟,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一休听后对朱光十分满意,以两件禅门的宝物相赠:一件事受宋高宗赐号的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的墨宝“茶禅一味”,一件是他著的禅门第一书《碧岩录》。

悟出“佛法就在茶汤里的真谛”之后,村田朱光以茶禅一味的理念,开创了崇尚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的 “侘茶”,现在是日本公认的最纯正的茶道,强调“简.素.静.寂”的美,讲求的是在一种质朴的环境 (破鱼网,干裂的竹子,粗燥的茶具等)中饮茶,追求的是茶饮精神上的感受,草庵茶风与当年赵州老和尚在破庙里苦修的境界,是否同出一辙,显而易见。

田朱光在日本被尊为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遗憾的是他未能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茶道体系。16世纪日本战国时代(中国明代中期),日本又出现了一位的茶道宗师千利休,他继承和完善了村田朱光的“空无一物、禅茶一味的”的草庵茶风;千利休建的茶室很有名,面积至多就是四个半榻榻米那么大,采用简陋的材料装饰,使用不规则的粗制茶碗,让茶室尽可能地简朴,也因此把茶道从上层社会普及到了平民百姓中。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但后因与掌权统治者的理念不和,被赐死。

千里休逝后的四百多年里,他的后人和学生继承了他的茶道特色,发展出了日本抹茶道最重要的三个流派: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在茶具的选择,居室的装饰到抹茶的仪轨上,至今都遵循千利休的 “和敬清寂 ”的茶道原则,领引着日本的茶道。

1990年,千里休四百周年的年祭上,日本茶道这三个重要流派之传人共聚一堂;茶席间,有人提议共同写一副字画以示纪念。这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三千家的代表各执笔写出了一个字,拼成了一副完整的 “喫茶去”!哇,不是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村田朱光,也不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而是那年远在对岸穷乡僻壤小庙里的赵州老和尚!在日本茶人看来,“茶禅一味”始终是饮茶的最高境界。

赵州老和尚当年的一句“喫茶去” 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何其深远,尽在不言中。

周末又下雪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雪后又见蓝天,没了云雾,阳光直接洒了下来,很洁净。

此时满世界的Omicron,该如何面对?防,严防,还是顺其自然?需要一点勇气吗?

又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了,众说纷纭......

如果是赵州老和尚,他会怎么说?:)

 

 

©2022北欧风轻雨绵AllRightsReserved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北欧风轻雨绵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