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色会(四)----梅县乐育中学和豪天立
梅县乐育中学(现在叫梅州市乐育中学)从1902年以来,前十任校长均为德国人或瑞士人,因以德语为第一外语(全国仅四间中学,包括同济大学附中),任教教师包括黄永繁的老师豪天立在内,多为德国人,培养了不少德语为基础的优秀人才。
这些传教士由瑞士的Basler Mission派出,这背后是一个大故事。
乐育中学是一所走出五位院土、48位留德博士的百年老校。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这所百年老校经风雨、历烟云,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时至今日,育人旗帜高举,文韵日益昌荣。
豪天立(Georg Emil Autenrieth)
豪俊和1936年在蒂宾根出生,但他的少年时期几乎都在广东梅州的客家山区度过。他只有10个月大的时候,1936年,其父母就带着他,万里迢迢,来到中国粤东的一个叫“嘉应”(现为梅州)的地方。直到1947年,11岁时他才离开梅州回到德国。
豪俊和的父亲豪天立(Georg Emil Autenrieth)是一名牧师,豪俊和说,他父亲豪天立这个中文名,其实就是他的德文姓的音译。豪天立毕业于瑞士巴色会神学院,1926年,他受瑞士巴色会(Basler Mission)派遣,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只是一个26岁的青年牧师。
在粤东梅州,豪天立同时在当地的乐育中学(还有中山大学分校)教授德语和英语。他在那里深入学习中国文化,能够与最普通的民众和学生用客家话交流。现在梅州乐育中学的校史室里,还有他任教的记录和照片。
豪天立直到1947才离开中国返回德国,在中国前后整整生活了21年。他在梅州乐育中学教过的客家子弟,有不少成为博士、教授,有些后来甚至成为国家的部长和工程院院士。
实际上,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有一百多位德国人和瑞士人曾在梅州一带的客家山区工作和生活过,他们是牧师、老师、医生、护士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除了教会之外,他们还办起了学校、医院和福利院。
在广东省的梅州市,我们意外地发现,建于1902年的梅州乐育中学的前七任校长,建于1896年的德济医院(今梅州市人民医院)的前十任院长,都是德国人和瑞士人。这是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不是在那些繁华都市,沿海口岸,而是在比较贫穷和落后的嘉应(梅州),客家山区的学校和医院,无疑是中国最早和西方现代教育和医疗体系接轨的地方之一。古老的嘉应州,曾经有过如此深入的中西文明与文化的交流,这令我们颇感惊讶。
这些德国人和瑞士人在那里工作和生活,有些长达几十年之久,他们的孩子,在客家山区出生,喝客家山区的水长大。他们是来自于欧洲的“客家人”,客家话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的第二“母语”。豪俊和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他兄弟姐妹六人,除了他在德国出生外,其他都在中国出生,他们一家在梅州地区五华的梅林、兴宁的坪塘和梅县都生活过。
也许是受少年生活经历影响以及对中国的热爱,1965-1967年,豪俊和再次返回中国,在香港学习客家话和粤语。所以,我们今天在德国见到的豪先生,能讲一口地道的客家话,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1984年11月,广东省梅州市乐育中学校友会发出荣誉聘书,推选豪天立为校友会的名誉会长。可惜的是,这是一份迟到的聘书,豪天立先生已于1983年去世,并长眠于他出生,并且从这里远赴中国的德国小城魏尔海姆。
在魏尔海姆的一个墓园,豪先生带我们去看他父亲的墓。在一棵墨绿色的柏树旁边,立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由中文书写的墓碑:耶稣基督:我就是生命。
可见纪录片:
一对德国父子的客家传奇 - Search films - Chinesisches Filmfest München (cultureba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