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色会(三)----读者来信
作者:谢盛友
国内一位朋友来信:
我目前在搜集一段历史的资料。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中,有近两百个德国、瑞士的传教士曾在广东和客家地区工作过近一个世纪,他们同时还开办医院、学校等。梅县乐育中学就是他们在1902年开办的学校之一,此校以德语为第一外语。
1937-1947,有一个德国人豪天立(Autenrieth)任德语教师,我在他的学生名册上,发现黄永繁教授的名字。
我月前访问上届乐育中学校友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个退休教授,她向我介绍说到黄永繁,但联系后,发现他和夫人均先后去世几年。我采访过若干位豪天立先生的学生,他们年事已高并多从事医疗工作。所以我很想知道黄永繁更多的故事,特别是早年在乐育中学和他在中山大学教德语的故事。
我在网上试搜寻他的资料,唯一发现的就是你回忆中山大学生活中提到这位老师,虽然只有几句,但极传神。进而我发现了你的专栏,所以我通过中大校友寻找你的联系方式。很好,世界不大,所以就有了这个邮件。
所有的当事人,如豪天立先生已在1983年去世,传教士们在梅县出生的几百个孩子,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返回德国,也多已八九十岁了。历史大约就此风过无痕了。所以我打算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事实上,没有几个人知道,或关心这段历史)。
如果你方便,不知可否就你知道的黄永繁,他在乐育中学,如何走到中大,在你的记忆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等,告诉我一点如烟往事?
黎力基(Rudolf Christian Friedrich Lechler;1824-1908)是德国赴华新教传教士,中国巴色会(今基督教香港崇真会)的主要首领,在华生活52年(1847年-1899年)。1874年当选中国巴色会首领,与同工们建立了51所传教站,56间学校。受洗者超过2,000人。他也在《莱希勒-梅德赫斯特协议》之下协助客家基督徒移民定居东南亚,成立Lutheran Church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他对中国文化与哲学有很深的研究,后来能够讲流利的广东客家语,并把《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翻译成客家语。黎力基对客家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与贡献不小,而今日的客家基督徒在全球估计有大约15万名 。
1849年,黎力基赴中国广东省盐灶,租港头佩兰轩书屋作为讲道会所,便开始在这里传道。黎力基在华事奉直至75岁,1899年才回德国。回国后他也没有停下来,继续讲道、演讲、写自传。但他的心一直在中国,甚至在临终梦呓中还说:“我们必须回家去,回香港去,回坪塘去!”
韩山明(Theodor Hamberg,1819-1854)是一位活跃于中国的瑞典传教士,以对早期太平天国的重要记载和在广东省建立基督教差会而著称。他还创立了西方研究客家语的基础。他是瑞典化学家尼尔斯·彼得·汉贝里(Nils Peter Hamberg)的弟弟。1854年,韩山明在香港去世。
韩山明是船长的儿子,从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商人。1844年,他放弃了生意,加入巴色会,此后2年进入瑞士的一所传教学校接受训练。1846年,韩山明被派往中国,次年3月19日抵达,开始在广东差会工作,负责向客家人传教。他还编写了第一部客家语记录草案,为客家语词典奠定了基础。1852年,韩山明遇见逃到香港的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洪仁玕向韩山明提供了有关太平天国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成了后来韩山明关于太平天国的著作的基础。这本书是第一部用西方语言描写太平天国的著作(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 Hongkong: The China mail office, 1854.),现在仍然是关于洪秀全早年生活的重要文献。
1838年巴色会的印度传教士克鲁基堡(C. Krückeberg)到澳门养病,期间遇到郭士立,对其在中国宣教的工作甚感兴趣,因而提议巴色会也派遣传教士到中国。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当时德国与英国对战,具德国背景的巴色会将教会及学校的管治权暂时移交华人信徒。巴色差会顺应华人信徒的要求,于1924年自立后正式改名为中华基督教崇真会,香港巴色总会当时不属崇真总会的区会或支会,直到1928年才更名中华基督教崇真会香港区会而纳入成为崇真总会的三级体制下的区会之一,更于1929年实行全区自立,独立发展。1946年崇真总会议决加入“中华信义会”,向教会合一进发。1951年,由于内地政局之改变,香港区会与内地总会脱离关系,而巴色差会的传教士亦先后返国,遂于1952年6月7日在香港注册成为独立法团,改名香港崇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