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图书馆
重回图书馆
在我曾经工作过十一年的公司大楼不远处,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公共图书馆,在那家公司工作其间,常常会在午饭之后,蹓跶几个街区,到图书馆的二楼,翻翻报刊杂志,浏览一下新上架的图书和DVD,再蹓跶回办公宝,这样的蹓跶加浏览,便占满了一小时的午休时间。离开那家公司以后,曾经重访过图书馆几次,借过几部电影回来看,但疫情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
谁都未料到小小的病毒可以这样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时间一晃有好几年没有去图书馆了,突然想到要去看一看,不知疫情之后的图书馆变化有多大?是不是仍然是我喜欢的样子?
重回图书馆的感觉是亲切的,熟悉的环境,久违了的一排排书架,笑脸相迎的管理員们,都准备好了为来到这里的每一块海绵提供水分和养料。
一进图书馆的大门,迎接我的还是那二层楼高开阔而气派的大厅.厅内的圆柱和通往二楼宽阔的旋转楼梯维护得很好,看上去依然很新。在门口站了一儿,那种感觉有点象"金色池塘"中Ethel 和Norman 外出旅居后回到他们在金色池塘边上的小屋,环视屋内的门窗傢俱,轻轻地触摸桌上摆放的小物件时那种亲切的感觉一样,就想慢慢地从楼下到楼上兜上一圈,去和静静地佇立在书架上的各类图书打个照面,抽出几本"一见钟情"的,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下,静下心翻一翻,此时的我,并不是真想认真地读书,只是想找回那种与世无争沉浸于书本的感觉。
几年未见,一楼的布局作了大的调整.显得宽敞而庄重。左面靠墙是一遛大约10间大小适中的会议室,靠走道一面漂亮的绘有图案的花色玻璃既使室内的活动不受干扰,又可使有需要者一目了然看出哪间会议室可供使用。我去的那天临近报税的截止日期,几间会议室内都有志工在帮助有求者填写税表。还有一间会议室内几位新移民在跟着二位志工老师练习英语会话,看到我在门口透过玻璃观望,老师起身开了门请我进去,我便坐下旁听了一会。二位老师很有经验,善于启发。一位学生来自南美,老师问,你们国家有哪些美食?学生回答后,老师请她介绍美食的制作,学生的讲述过程中有些用词不是最确切,老师马上到黑板上写下建议用的词汇,让学生跟读几遍.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很快便记住了新的内容。老师又请一位意大利来美的女孩说说她为什么要来美国,还请她推荐去意大利旅游最值得去的三处地方。女孩没有提到罗马,老师便问,一般人去意大利旅行都会把罗马作为主要目的地,为什么女孩没有将其前三名之中?这个问题引出了女孩的一段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老师不时地纠正发音,推荐合适的词汇。这样热情又耐心的老师和这样生动的互动方式,使学生们兴致勃勃又收获满满。
会议室的最后一间用来作为书店,图书馆把下架的图书和读者捐赠的书在这里出售。书都很新,价钱却很便宜。看到一位母亲将婴儿车停在会议室门口,领着小小孩到书架上找书,看小人儿那认真的样子,以后会是一个读书人。
看到我在走道上闲逛,管理员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说需要。我向她打听图书馆有没有上网直接看ebook, audiobooks和电影的服务?以前是借书,借杂志,借DVD回家看,现在什么都已电子化了,想来图书馆也会有这方面的更新。管理员回答我说是有的,帮我办好了新的图书卡,介绍了二个app ( "Libby "和"Kanopy ")用以下载并查询图书杂志电影的信息。回家以后一试,果然好用。虽然早已不缺信息资源,但是多一些选择永远都会受到欢迎。
"Libby "和"Kanopy "查阅书籍和电影
图书馆的二楼是主要的图书馆藏和阅读空间。园环形的大楼梯将整个楼层分成东西二部分,东部排引着整齐的书架,书架之间和靠窗边上有着安静的阅读区,阅读大厅内几十张书桌排列有序,安静的阅读者互不干扰。需要高度专注的读者还可以躲进"静音书房"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各处忙碌着的白发退休义工是图书馆的一景,他们在书架中穿梭行走,帮助读者找到他们需要的书,或将读者浏览过的图书上架归位。靠书架边上安放的小推车上方写着:"请将书放入这个推车,我们会重新上架"。这项服务既省去了读者阅后将书本放回书架的麻烦,又避免了读者将书本归位时可能的出错。谁说这个世上没有免弗的午餐?在图书馆内,在享受着丰盛的精神美食的同时,又处处享受着周到热情的服务,而这一切,可都是免弗的。
图书馆二楼的西部是电脑房和孩童浏览区,电脑房几十台电脑旁坐满了认真工作的年轻人,边上有"Help Desk "随时提供技术帮助。孩童浏览区里非常热闹,俨然一个校外课堂。有家长与孩子们围着电脑旁讨论的,有祖孙一起读书的,五彩缤纷的童话书本滋养着小小的脑袋,大人小孩其乐融融。
O
曾经有人担心,在线上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今时代,书店和图书馆是否会逐渐凋零?我也曾有过那样的怀疑,但这一次半天的图书馆之行驱散了我心中的担扰,我见到的图书馆,是闹市中的一方静土,是浊尘中的一股清泉,是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新天地,是孩童们的校外课堂,是祖孙享受天伦之乐的乐园,更是读者们的一整个世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这里互不干扰却各得其所。这种环境带给人们的愉悦感和精神享受,是在自家的客厅和书房中难以获得的。
现今的世界,我们或许不需要三头六臂去应付日常琐事,却希望能有多双眼睛多对耳朵多个大脑,去取舍,阅读,消化和吸收峰涌而至的资讯,图书馆依然是知识的来源,它静静地佇立在那里,就如百花园中之一朵,不算最娇艳,却依然芳香。
图书馆前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