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章 分田分物
公平分土地,据实理钱财。
生活提高后,秧歌扭起来。
乡长史金玉这几天带着一个土地丈量组,对全乡各家的土地进行了统计。
丈量组人员除了各村农会主席,还特地请了几位能写会算的知识分子。
河边的史维嘉,东南庄的史彦璋都读过几年私塾,至于史维新已成为教书先生,自然不可或缺。史仰嵩老师表现积极,被委任为统计组组长。
祝安问:“乡长,各家的宅基地要不要丈量?”
乡长说:“根据上级指示,所有土地都要统计,包括宅基、祠堂、水塘、坟地,不管是地主、富农还是贫下中农,都要如实丈量,统计准确才好分配。”
维华、小三、老虎三个人都喜欢看热闹,天天跟着测量队后面看。小罐年龄大一些,他父亲史仰施天天带着他到田里干活,没有功夫闲玩。
丈量土地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竹片做的弓,一般为三丈长。需两个人拉着,一个人统计。还有一种叫卡子,一卡为五尺,两卡就是一丈,形状像木质的大圆规,只需一个人手拿测量,速度也很快,但必须专心致志,记牢数量。
几个小孩儿就在田里跑前跑后,甚至想动起手来。小三说:“航老爷,这个我也能拉。”
史钦航说:“滚一边儿去,小小年纪就想干大事!”
“不信试试,保证跑的速度比你快。”小三觉得干这活很有意思,很想试一试。
祝安在旁边看着,小三比维华大三岁,个子也比维华高出一个头,长着一双长长的腿,相信他能跑得快,便对史钦航说:“跑了大半天了,你歇歇,让小三试试。你看他急得猴子屁股抹辣椒,忍不住了。”
史钦航听了,便把弓的一头交给了小三,说:“干不好,老爷我把你屁股打成两瓣。”前面说过了,史钦航虽然年轻,但辈分高,比小三整整高出三辈。
小三拉起弓来就跑,好像在地里捡到一块狗头金,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
祝安见了,忙说:“不要跑,两个人拉弓,要统一步伐,配合好,记得数字再往前走。”
维华和老虎看着有些眼红,也跃跃欲试,史钦航看出来了,说:“你们两个年龄小,这弓有七八斤重,你们拉不了,回去吧,没有什么好看的,精的看一眼,傻子看到晚,快走吧!” 史钦航拿出当儿童团长的架势,一边说一边挥手,两个小孩被挥走了。
全乡土地占量完以后,便按人口平均分配。分配时把肥田、薄田互相搭配,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一般说雇农基本无地,分的就多;贫农土地不足,就按人口补足;下中农少多少,补多少;中农一般不补不出,与大家持平;地主、富农按人口平均数留足土地,多余的一概退出。汉奸史维照家虽不是大地主,但是有名的汉奸恶霸,多余土地也得交出。有人不同意,说:“地主、富农是剥削阶级,应该扫地出门,不应再给他们土地。”
史金玉说:“我们要执行政策,共产党搞土改,就是要让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不能保了这个,又饿了那个。社会要公平,公平就少了矛盾,社会就稳定。”
史仰施听说要分地主土地,找到乡长说:“这事能行吗,将来他们要地怎么办?”
乡长说:“你放心,政府会发给每家一份土地证,就是过去的地契,上面盖上政府大印,谁也动不了。”
“我不大相信,不大相信。” 史仰施摇着头走了。
一帮秀才坐在祝安家门口两棵大桑树下面,按照分配好的土地数量,在政府统一发布的土地证上按户填好姓名、人口、数量、分配的土地数量、每块地的长宽大小、四邻地界,都写得一清二楚。后面是县政府大印,再后面是县长大名。
这两颗大印就像祝安门前这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桑树一样,撑起巨大的树盖,像保护伞一样保护着农民分得的土地。
土地分配好以后,乡政府又把统计好的从地、富家退出的多余的财物、粮食、耕牛、农具等,也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乡政府便召开乡民大会。乡长史金玉宣布“土地改革,分田分物正式开始。”
他先讲了为什么要土改,他说:“我们共产党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做到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废除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把地富手中多余土地无偿的分配给农民。”
他又讲了分配土地的政策,强调要按政策办事,要“做到公平合理,地主富农也要给生活出路,只要他们配合政府,不捣乱、不破坏,都要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史维新把土地证交给史仰施,他不敢接,好像这不是证,而是一块火炭。他说:“这张纸管什么用?一使劲儿就撕了。”
“大叔,这不只是一张纸,你看上面有你的名字,有地的数量、位置,下面有政府大印,县长红印。”维新一边说一边把手指给他看,说:“你看,这就是我们县徐县长的大印。”
史仰施眯着眼看了半天,只见满纸都是字,但他一个不认识,只看到了那红红的大印,他将信将疑的接了过去。
维腾家除了地以外,还分了一条牛。小三牵了回去,但维腾不敢要,说:“这牛我认识,是瞎朝廷家的,我替他家耕地时用过这头牛,赶紧送回去,朝廷家的牛我不敢要。”
这时正好祝安走来,听到维腾的话说:“朝廷有什么了不起,都被我们抓起来了,你还怕什么?他不会死灰复燃的。”
小三说:“爸,你不要我要。过去耕地没有牛,一直靠人拉,今后我可不拉了。”
维华母亲说:“共产党哄好了一个,又打哭了一个。”
秀环说:“过去哭的人笑了,过去笑的人哭了。这叫十年河东转河西。”
母亲懂得,她曾向孩子讲过这个故事。
风水轮流转,河东复河西。
事情多变化,常见白云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