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冷明
当你老了
冷明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
这首古老的爱尔兰歌谣被中国小伙子谱写成曲,立刻传唱开来,它是老年人的心声,也引起了年青人的共鸣。
几年前搬到后沙峪,住进了别墅,小外孙上学,我开始了真正的退休生活,老伴秀芝闲来无事,很快融入到小区里唱歌跳舞队伍,自从有了手机K歌,她自娱自乐,抱着手机一首接一首,很快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歌友,点赞献花,一首《枉凝眉》唱的有板有眼,让人刮目相看。
唱歌是我的长项,上班的时候正赶上北京流行卡拉OK,偶尔上去唱唱一发不可收拾。老歌不在话下,流行歌曲也八九不离十,在上百人的宴会上高歌一曲泰坦尼克号插曲《我心依旧》,爱情是永远的主题,只有经过生死考验的爱情才配说我们爱过。有一次,机关春节联欢会上,主持人耍坏,突然宣布让草原归来的我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的天,这是男高音!我手拿麦克风,随着伴奏一气呵成。这样的歌都能唱,还有什么不能?!孩子们从小唱歌出类拔萃,自以为遗传了我的唱歌天赋,听了老伴唱歌才知道,人家无师自通,几十年埋没人才呀。
炙手可热的《当你老了》,一下子唱到了我的心坎里,下载软件,学唱录音。我被手机里传出的歌声惊呆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上气不接下气,好似老态龙钟被掐住了喉咙的长者声嘶力竭,当你老了......不!在球场上生龙活虎,每天可以连续战斗二三个小时的我,一向不服老,可是那声音分明告诉我,没错,就是你。
17岁随上山下乡大潮到锡盟草原插队,22年后返回北京。在北京生活了22年后突然想到,啊,又一个22年过去了。当生命的年轮越过古稀之年,突然醒悟,还会有22年吗?
一个人老了首先想到什么?
2011年88岁的父亲病逝,2017年91高龄的母亲与世长辞,尽管年过古稀在大都市司空见惯,我知道,下一个轮回无论如何到了我们这一代。毋庸讳言,每个人都有那一天,趁自己还不糊涂,有必要对孩子们说点什么:“如果有一天大限将至,不要进行各种有创检查治疗,不要为了延长生命进行无休止的毫无意义的救治,像你们的爷爷奶奶一样,平静地接受死亡。一切从简,不通知任何人,不举行任何仪式,穿旧衣服,不保留骨灰,海撒。”
人到晚年,暖屋子热炕,儿孙满堂,衣食无忧,这曾是多少人的最高追求,让人欣慰的是,秀芝与我相濡以沫几十年,现在再也不会为家中没粮,路上没车担忧,再也不会为牛丢了,孩子们上不了学着急。孙辈的陆续出生给我们生命增添了新的意义,最大的外孙女:北师大幼儿园-北师大实验小学-新英才初中-美国读高中-现在已是纽约市一所著名大学的学生。
第一次走进位于后沙峪的新英才学校,我心里想的是:我要上学!整齐宽敞的楼房,空气净化、空调装置,冬暖夏凉,几十个品种的自助餐,每人有张床,室内室外球馆泳池,相当规模的图书室,中央大厅摆放着钢琴......脑海里浮现出我的童年:在上斜街第一小学冒烟咕咚冰冷的教室里,饥肠辘辘,第一任班主任侯秀英老师那时还是未婚的姑娘,她握住我冻僵的小手,搂抱住瘦弱的我嘘寒问暖,那是少不更事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在51中初中未毕业赶上了文革,下乡到草原多次历险,九死一生,度日如年,22年后回到北京。
拙文《一张蒙文结婚证》被许多网站转载,我被读者的同情与理解感动,不少人好奇地问“牧马人”与秀芝的婚姻还在吗?他们现在生活的怎样?其中有一条留言:“迟广印是我的姥爷......”
迟广印是队里最穷的外来户,有六七个孩子,说他比“郭谝子”还要“谝子”一点不为过。他赶着队里的大车,三吹六哨,投机倒把。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看不起的外来户,在他内心深处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如果不是他热心为一个贫穷的北京知青做媒,骑马几百里带我去相亲,我与秀芝失之交臂,不知打光棍到何时。迟广印大叔的外孙女可以骄傲地说:我姥爷是好人!
我骑马去相亲,20多岁的我并非想像的骑着高头大马,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恰恰相反,我骑着貌不惊人的小青马,穿着洗得发白了的蓝制服,下身劳动布裤子,瘦骨伶仃,毫无书卷气,是个囊中羞涩,靠借钱度日,无人问津的穷知青。更要命的是我头上顶着“黑五类”子女的帽子。“黑五类”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的统称,客气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狂暴的时候直接唤作“黑五类狗崽子”。
后来,许多人夸奖秀芝慧眼识珠,嫁了北京知青,成为了北京人。当年,她哪知道我能走出大队成为国家正式医生,哪想到文革会结束,家父会平反,一个反革命成了国家功臣,她做梦也没想到能成为北京人,更没想到有朝一日住进别墅,有阿姨帮忙打扫卫生,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唱歌。
“牧马人”老了,一代知青老了,命运把一个北京人和一个内蒙人联到一起,柴米油盐,生儿育女,穷过,富过,欢乐过也痛苦过,没有承诺,没有海誓山盟,没有那么多浪漫,磕磕碰碰,四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什么七年之痒,银婚、金婚、钻石婚,《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有这么一句话:婚姻的职责,不是长久相爱,而是克服彼此的厌倦。看看今天的高离婚率,不得不佩服诺奖作家对婚姻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电影《牧马人》、电视剧《灵与肉》为什么好评如潮?有类似经历的知青何止成千上万,说出来、写出来的少之又少。我在一篇文章里披露一位堂堂国安局长的千斤插队时嫁给了老农,她父亲平反后第一件事让女儿离婚,并调回北京。我当时稍有顾虑,怕道听途说的消息不确凿,有网友留言,明白无误地道出局长女儿的真名实姓,证明她确实嫁给农民并生了两个女孩。局长号称中国克格勃第一人,曾是功高盖世的地下党,他女儿在山西插队,弱不禁风的北京姑娘高干子女,如果有口饭吃,谁肯嫁给老农?她有怎样的遭遇?她虽然不肯说出来,可内心的痛苦恐怕要伴随一生!
我写了大约有二百来篇文章,虽然大多数被“私密”,有些文章还是流传开来。年青一代看到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难免怀疑真伪,作为当事人,我的初衷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揭示一段谎言。如今,知青一代步入古稀,在可以预见的年头里,世间无人能代替知青自己写下对往事的回忆。
有关知青的展览上,依然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少人照样顶礼膜拜。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只有每个人的真实经历才能说明一切。我在《一出永不上演的知青戏》一文中说过,我要创作这样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彼时胸有成竹,素材信手拈来,因为“永不上演”,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假以时日,我会给孩子们留下这样一个剧本。一个“真”字可以概括我所有的文章,这样一部戏可能更真,连主角、配角(知青)的姓名都不用改,百年后谁知道他们的尊姓大名。如果读者诸君若干年后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大可不必怀疑其中的荒唐、残忍、离奇,记住我的话,所有的苦难都是真实的。
古代先贤留下不少描写老年人的诗句,如白居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红颜未老恩先断,独倚熏笼到天明。辛弃疾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类的文言文。《当你老了》这首歌直白地告诉你爱情的真谛。青春年少,荷尔蒙四溢,情窦初开,如花似玉,风流倜傥,踌躇满志,腰缠万贯,事业有成,山盟海誓,真情假意。当你步履蹒跚,形容枯槁,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家徒四壁,有一个人不离不弃,那大概才是你的福气。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当我老了,我真希望,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20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