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6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 4
4
蒋委员长盼望着“小诸葛”“ 期在必胜为盼”、于是白战神答应了搞一个“决战”来交差,而日军完全不知道这些,还在糊里糊涂继续前进。8月29、30、31日、9月1日4天都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好天气都好过了头,气温都到了40度了,在这样的天气下行军跟自杀区别不大。再加上六安之后的道路破坏得厉害,补给部队的车辆无法跟上战斗部队,日军战斗部队的士兵除了背弹药之外还要背水背粮。弹药、粮食、水等等,这里边水看似最不重要,士兵能不背就不背、能少背就少背,其实现在水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天气如此炎热,即便到了夜间温度也几乎降不下来,水的消耗巨大,士兵不断掉队、中暑更是寻常,热死过去也不稀罕。
就在这样的酷热天气下,9月1日,两路日军协同出发向大别山口推进,第10师团先头部队骑兵、步兵各1个联队沿六安至叶家集公路的北侧西进,当日占领乌龙镇。第13师团则由霍山转向北进,击退第51军,攻占了白塔畈、熊店,打掉了一节铁链子。
日军第10、第13两个师团行动迅速,第16师团也准备出动,此时“小诸葛”还是抱定“支作战”的判断毫不动摇,9月1日给委员长发报,“特急。武昌委员长蒋:朗密。据张军团长(张自忠)卅申电称:据津俭电称:进犯六安之敌企图在牵制我军。其攻击重点仍在长江两岸……浠。白崇禧。东辰。参二。印。”这帮秀才不好好写日期时间让大家看得麻烦,还是麻烦匝瑜一下吧,这封电报就是白崇禧告诉委员长,30日下午4点张自忠给俺来了封电报,说他28日接到了天津的电报,六安这边不要紧。“浠。白崇禧。东辰。参二。印。”浠就是浠水,白崇禧就是白崇禧,东辰就是1日8点左右,参二,就是情报部门。国军参谋体系分为5块,参一、参二、参三、参四,分别对口负责人事、情报、训练、后勤,还有一块行政管钱的,不知道为什么不叫参五或者叫参钱。
“小诸葛”的情报工作是什么德行咱们已经知道了,不是“难民云”就是“张军团长云”,不是说这些“云”没有用,而是必须要有分析,而且作为一方主官,分析之后还要有对策,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是不是?你第5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副总参谋长就把张自忠从天津打听来的消息原封不动再传给最高统帅,这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是不是?
2日,第10师团攻占黎家集,第13师团攻占开顺街及叶集,第51军退过史河与日军对峙,日军从大别山北麓进攻的企图明显。东久迩宫把轻装甲车、炮兵和独立重机关枪各1个大队加强给第13师团,此时第16师团也在合肥完成集结,于是按照预定方案前进。
日军华中派遣军8月22日下达攻占武汉命令,而在此前两天第2军就“在派遣军了解下”提前发布作战命令,其意图就是让部队更好地做好准备。第2军的计划两路作战,第一路使用第10师团沿固始、潢川、罗山一线攻占信阳,再折转沿平汉路南下,突破武胜关、平靖关等进入江汉平原;第二路使用第13师团,沿大别山北麓前进经叶集、沙窝,然后攻占商城就此折转西南进入山区,突破小界岭等关口穿越200里大别山进入江汉平原。
第10师团一路是个直角,距离长但是道路相对好走;第13师团一路是个斜线,距离短但是大别山道路极其难行。无论哪一路,中间无法补给都需要从出发地接续前送,所以第16师团被赋予担任固始、叶集至合肥的交通保护任务,其中固始为第10师团补给节点,叶集为第13师团补给节点。
富金山在叶集西南15里,中国军队占据此处,对叶集威胁极大,第13师团不可能让中国军队待在自己身后的补给点附近等着人家劫粮,所以必须要清除富金山的中国军队。而对中国军队来说,富金山并不是必守之地,日军穿越大别山的200里路上,比富金山好的地形多的是。富金山对面是开阔平原,日军部队展开便利、可以组织多层次火力体系,所以对中国军队来讲,富金山并不是很好的阻击阵地,而是作为一个阻击阵地的消耗点比较合适,一旦日军在富金山前展开完毕、火力体系配备到位,那就应该放弃。但是由于“小诸葛”判断大别山北麓只是“支作战”,日军不会派大部队在此作战,其目的只不过是转移白战神消灭广济第6师团的注意力而已,由此蒋委员长也跟着上当,让白战神在消灭广济第6师团之外的业余时间加一下班,顺手也把这个大别山北麓的“支作战”也搞一搞,“俾获全胜也。”
如此错判敌情,也就错定方案,第5战区决定在此与日军“决战”,不过“小诸葛”根本瞧不上委员长给出的馊主意,白战神不打算使用桂系的“钢7军”和“加钢黄鳝”来打击日军,并且也把宋希濂第71军的打击作用和孙连仲第2集团军的抗打击作用调一个个儿,相当于李长官台儿庄的变形翻版,汤恩伯第20军团作为台儿庄的守备部队,孙连仲第2集团军作为日军背后的打击部队——靠谱不靠谱另说,反正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既然是“决战”,那么抗打击的第71军必须要死扛到底,这样富金山这个口袋底就必须死守,这就意味着随着日军展开部队、展开火力,那就会在此越打越强,而国军会越打越弱,如果两翼部队打击力度不够,富金山必定失守。
9月3日日军第13师团从叶集出发,地上装甲车、天上飞机,大军浩浩荡荡渡过史河,史河西岸的熨斗山驻有第36师两个连,立刻淹没在日军的立体攻击下全部阵亡。日军第13师团继续前进,对富金山展开攻击。
此时第71军已经完成阵地配备,第36师第108旅守备富金山主阵地,其第106旅从阵地左侧、第88师第262旅从阵地右侧实施机动反击;第88师守备第36师右翼延至石门口;第87师守备武庙集。
“该师阵地有几条棱形线,可伸到平地。而第36师就在这几条棱形线的山腰布防。沿着棱线一直可通到山顶,我的军指挥所即设在山顶上。”
小宋军长黄埔1期的,征战百回,现在这么个情况只能如此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势,从山脚到山顶如同修梯田一般筑起层层阻击阵地,建起牢牢的口袋底。至于小宋军长所说的“我的军指挥所即设在山顶上”,有志于带兵打仗的书友们就不要相信这个啦,到时候你的指挥所被炸飞了别怨人家小宋军长,这其实完全是回忆录表现自己大无畏的写作手法,如果真的要是在主阵地山顶尖儿上建立军指挥所,那就完全失去指挥作用了,从天亮到天黑就剩下躲炮了。实际上小宋军长“我的军指挥所”位于富金山以西大约10里地多一点儿的妙高寺,此山顶非彼“山顶”。
说到了这个妙高寺可是不一般,位于河南固始九华山。大家都知道的那个九华山是所谓的“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池州青阳县,乃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名头震天响。虽然妙高寺的此九华山不是彼九华山,不过妙高寺禅理独到、修行特立,纵观全天下的庙宇也未必能出其右者——
妙高禅寺西北150米即是鹿鸣庵,这个禅寺是和尚修行的住所,隔壁那个庵么就是尼姑修行的地方,庙啊、庵啊、和尚啊、尼姑啊这些佛教知识大家知道吧?下边给大家讲讲不知道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俺最近的佛学研修体会,回头在佛学界也推广一下回忆录研究啥的。
按照比释迦摩尼后出生耶稣搞的纪年表示,公元前544年释迦牟尼到了拘尸那伽城外的一片树林中,此处风景秀丽、绿草如茵、山花烂漫,于是佛心欢喜、入夜灭度。佛祖走后遗体火化,得一块头顶骨、两块指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84000颗是多少还真不容易说明白,于是粗粗一量是一石六斗。一石六斗又是多少呢?民间所说一斗为十升、百升为一石(担),一石六斗就是160升。160升又是多少呢?斗、石一般都是盛粮食的,小麦的比重是1.02到1.2kg/L,越好的小麦越沉。因为颗粒缝隙存在,一斗能装小麦7、8kg,那么一石六斗小麦就是112到128kg,换一下就是224到256斤。
那么一石六斗拿来装舍利子又是多少呢?那就要先看看舍利子的比重是不是哈?舍利子不光是庙里有,网上也有卖的,比重2点几、3点几的都有,不过这些卖家的话都靠不太住哈,咱们得找一点儿有科学根据的东西来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也就是“专利局”专利编号“CN 101617909 A——舍利子制品的制作方法”,原料是骨灰、水晶和硅酸盐金属显色料,制作方法是研磨、制坯、浸色、干燥、预热、烧结。很明显,专利局的专利制作办法虽然是语焉不详,不过肯定不是直接烧和尚的办法,所以讲这个专利局的舍利和庙里的舍利是不是一回事还不能妄下判断。不过这个舍利专利做出来的舍利要干什么呢?不可能烧一屋子舍利、自己攒着玩儿吧?俺猜想很可能是先批发给庙里,然后庙里再零售,因为只有庙里出来的舍利才有人要,你要是去早市摆地摊、论斤卖应该是卖不出去的。如此推断如果成立呢、那就采信他们的数据。专利舍利成品的比重是1.0到1.2,基本等同于小麦。这样就可以推算出佛祖烧化之后留下的舍利子一共224到256斤。幸亏咱们找到了科学依据,要是按照那些网上卖家所说的比重来算的话,那佛祖烧化之后留下的舍利子就得有7、800斤,人家会说咱们作弊是不是?
好,通过科学研究和精密估算结论大概是佛祖烧完剩下的舍利子是224到256斤——咦?佛祖他老人家生前体重是多少?
“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于是八王争抢,各国象兵、马兵、车兵、步兵陈于城下,相当于战车、装甲车一起出动的摩托化合成作战。八王各自按住大军都宣称不惜身命,当以力取——这八个“活着不孝、死了乱跳”的混球闹起来还真是挺像模像样的。就在南亚次大陆闹得一塌糊涂之际,一位名叫香姓的婆罗门只好从中调解,又不是原先整个的佛体没法分,现在都烧完了大家拿斗来量一量均分好了,于是八王一人两斗,也就是30来斤舍利子,各自回国建塔供奉,这就是各地一开始舍利塔的来历,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
九华山上的妙高禅寺和鹿鸣庵都在各自院外院外建有舍利塔群,各自安葬各自的高僧或者是高尼,这也算诵经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可是鹿鸣庵单单有一个乾隆年间的舍利塔,上面石刻“十方僧尼二普同塔”——僧尼同塔!这是what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