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在美国
初到到美国,会遇到很多挑战,自己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买东西。购物时面对眼花缭乱的商品不知买什么,脑子没有作选择的训练。在中国时,买鞋就是懒汉鞋,买上衣就是毛服;去买肉,好不容易想挑一下,“要肥一点的”,马上就被售货员顶回来,“你要肥的,瘦的卖谁?”(那时肚子里没油水,专挑肥肉买;猪也不争气,光长肉不长膘。)美国市场商品琳琅满目,脑子有点懵,就用最简单的方法购物:找最便宜的,也符合了我囊中羞涩的现实。
就这样几十年,逐渐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可是脑子一下子还是转不过弯。就拿面包来说吧,一般超市会有十几种,下狠心买回来贵一点的,也没觉得好到哪去。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支柱是竞争,市场上会出现多种同样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优者胜,劣者败。
商品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心理学家Schwartz认为不是这样,他在2016年的畅销书“The Paradox of Choice – Why More Is Less”中解释说,消费者面临过多的选择时,会造成心理压力,做出错误选择时会有自责感。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但美国人的“幸福指数”比较低,原因之一是美国人整天要面临太多选择。从每天的购物到买车买房子,从看医生、上大学到找水暖工、请保姆,甚至手机响了,要不要接等等,每天都在困扰着每一个人。
作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从几年前去买牛仔裤开始的。面对十几种不同的牛仔裤,售货员问他,要多大号,什么颜色,什么牌子,直筒还是喇叭口,紧身还是宽身,stonewashed 还是acid-washed,纽扣开口还是拉链开口,皮带腰还是松紧腰,搞得他不知所措。回家后便决定研究这个课题,结论是,选择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
他举了一个例子,过去看医生,医生会告诉你怎么办。现在医生往往会问你,我们可以采取方案A,优点是什么,风险是什么,或者可以采取方案B,优点是什么,风险是什么,甚至还有方案C、D…你要哪个方案(我们家领导就碰到过这个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和医疗制度的发展变化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社会有一个怪圈,大家都认为选择越多,个人的自由也越多,自由越多越好,所以选择也是越多越好。
他举了另一个例子,一家大企业,为员工提供十种不同的退休投资计划。企业老板一再鼓励员工自愿投资,为自己建立退休基金,但响应者不多。后来老板把计划减少到了五种,参加者大大增加。这说明什么呢?一,选择太多反而是负担,不容易作决定,怕选错;二,作决定往往需要知识,缺乏相应的知识就很难作决定。
选择太多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和期望值抵触。谁都想做出最好的决定,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期望值过高正是因为缺乏知识,结果是失望。正如Schwartz所说,做出最好的选择是需要知识的。
然而知识也是会带来困扰的,举例来说,早上起床,有人先吃早饭再刷牙,有人先刷牙再吃早饭。先吃饭还是先刷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性选择,不用去想。后来有人研究出来先吃早饭的好处,又有别人研究出先刷牙的好处,一下就会颠覆个人的习惯性选择。两个研究都是有科学根据的,却会令人不知所以然。
有的选择不直接牵涉到钱的问题,比如有线电视的节目套餐,同样一个月一百块,A套有60个节目;B套有另外60个节目,包括部分A套的节目;C套包括B套部分节目,但不包括A套。要是想看A套节目,但B和C都有喜欢的节目,是不是很纠结。
作者也坦白,认为越是有钱的人,面对的选择越多,然而因为挥霍得起,作选择的负担和压力相对比较小,而且可以雇用专家,例如投资顾问、旅游公司帮他们作决定。生活窘迫的人,会因为选择太多而感到困惑,会因为作出错误的选择而懊恼自责。
作者还解析了美国人的攀比心理,比方说,在一个小公司里拿高工资和大公司里拿低工资,都是年薪十万,在哪儿工作比较开心?张三买了一辆车,李四买了完全一样的车,却多花了几百块,他们各自都是什么心理状态?
这本书显然是热门书,从图书馆借来的时候排了一个星期队,别人还回来才借到。本人看书很慢,还没看完图书馆就通知,不能续借,有人排队,必须如期归还。所以只看了不到一半,只好走马看花,很快把后一半翻了一下。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More is Less”,选择太多就会适得其反。到底多少是太多,这是无法量化的。想起老祖宗的祖训-中庸之道,不多不少,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乃天下之道。
对于选择,作者有个简单的总结:
1)克制“选择越多越好”的错误观念;
2)降低选择后的期望值;
3)作“不可逆转”选择,换句话说,不要后悔;
4)不要注意别人的行为;
5)不要追求完美,知足常乐(原文是Always be happy with “That’s good 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