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和各国版图的变迁
世界大战迄今打了两次。这样的计算方法远远漏记了大战的次数。举例来说,罗马帝国十字军东征,按照今天的标准看就是世界大战,而成吉思汗铁蹄横扫欧亚大陆就更是世界大战了。
把战争归类于是否属于世界大战,其实并没有完全科学的定义,甚至毫无意义。战争无论大小,都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破环。比如说,今天进行的俄乌战争,每一天要失去多少生命,炸毁多少建筑?尽管名义上只有俄乌两国在交战,但明眼的人都看得出是两个阵营在角力。
大战以后有了今天的联合国。联合国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但现在看来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从理论和现实上看,想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惩罚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犹如痴人说梦。在本豹看来,联合国现在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造梦机构。
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是联合国一贯倡导的。恰恰是这看上去很合理的东西,却是最纠缠不清的。
国家的名称,朝代的更替,疆界的更改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自从有了人类以来。要尊重国家的主权和疆界,这账改追朔到哪一年为止?比如说追朔到1600年,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追朔到1599年或是1598年?
无论选哪个年代,都不能满足利益冲突各方的利益。其实这个问题要是倒过来想就容易理解了。各利益冲突方之所以引经据典无非是为了从历史文化和法理上为己方占有土地/利益/疆界提供依据罢了。因为利益冲突,所以双方或各方几乎不可能在证据上达成一致。
人类热衷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战争是解决冲突的一条“捷径”,谈判可以谈几年,几十年,可能还是鸡同鸭讲,但战争就可以几天内改变一切,达到结果。几天前,阿塞拜疆出兵亚美尼亚的纳卡地区并完全占领了纳卡地区。这就是战争作为终极手段解决问题的例子。
作为二战的战胜国,我们很容易会把今天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和沉重的代价。
在学术界,有一些学者在沙盘演兵,设想假如盟军输掉了二战,今天的世界的国界将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引用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来自一本叫做“In the Presence of Mine Enemies”的书。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3/In_the_Presence_of_Mine_Enemies.png
第二个例子来自Amazon TV series :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高高城堡中的人)。
这两个假想的世界地图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假如德国和日本当年赢得了二战,那么今天的世界基本上被德国和日本瓜分。细节有所不用,比如美国西部是被纳粹德国占领还是被日本占领。也就是说,假如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获胜,今天世界上说得最多的官方语言将是德语和日语。
看了这样的预测,估计多数人不会怀疑当年盟军浴血奋战用重大的牺牲打赢二战的正确性吧。
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什么结果都是可能的。所以,没有谁能说我的疆土我的边境是不能动摇的。
最后补充一下,相对于可以逃避大战战火的地区,大概就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和中亚几个斯坦及印度部分地区了。
历史必定会以某种形式重演,希望我们这代和今后几代都不会看见这样的大战。
豹子土狼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