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藏着的,是当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
你是否注意到,尽管现在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烹饪产生了兴趣?
据艾瑞数据的统计,在一款名为“下厨房”的APP里,用户年龄集中在25到40岁,他们讨论菜谱,选择更健康的食材,在社交账号里分享烹饪作品、晒刚刚购置的厨房电器、展示家庭聚会的热闹场景。也许是三年没有出门旅游,在家里养成了做饭的习惯;也许是外卖吃得太多,实在厌恶预制菜和半成品;也许是内心深处一直拒绝无用的社交——能请到家里吃饭的人,一定是特别要好的朋友。
朋友来了,主人变身“聚会厨子”,将食材、情绪一锅炖,变成为一道道招待朋友的大菜。厨房里传来切开新鲜蔬菜时的嚓嚓声,砂锅里翻滚着热汤,烤箱冒出诱人的香气,这是餐饮消费回归厨房的场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快感,是手机屏幕上将食物拖进付款页面的过程中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下厨,也逐渐从主人家必须承担的家务演变为爱好与社交方式。
也正因此,我们对厨房空间与布局有了新的期待,传统的封闭式厨房渐渐失宠,开放、多元的厨居生活日益受到青睐。观念转变的背后,是当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
厨房秩序: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豆瓣里有一个名为“可以看看你的厨房吗?”小组,描述里写着“好好生活,用心做饭”,爱做饭与爱生活,似乎有某种紧密的联系。
爱做饭的老刘是上市公司高管,职场精英,日常工作时威风八面,在家时却倾心于美食制作。“只要我在家,我都会主动下厨。让夫人和孩子吃得健康、开心。我这样能算是好男人吧?”老刘哈哈地大笑起来。“我认为做饭其实和管理公司一样,首先要做到‘各就各位’。”老刘补充说道。
周末朋友来家做客,老刘更是一展身手
老刘说的“各就各位”,其实是厨房里的操作流程。西餐厨房里有一个概念,叫做“Mise en place”(法语词组,意为“到位”)。有个美国的记者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做《Everything in its place》,被翻译成《精益工作法》。这其实是对“各就各位”最完美的阐释。在家庭厨房中,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厨师,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厨房电器,一台精准控温的烤箱,一台极致火力的灶具,一个不跑烟的吸油烟机,都是我们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人们期待高效便捷的烹饪,渴望解放双手,因此多功能、智能厨房产品受到青睐。然而,人们需要的厨房,并不是厨电产品的堆叠,而是一个整体性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家居品质。随着人们的需求越发多样,曾经每个家里相差无几的厨房,正逐渐向着多元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有人下班太晚,来不及做饭,一键烹煮功能就更有价值;有人周末想好好放松,不愿花太多的时间洗菜洗碗,那么洗碗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劳动力。所以,一个好的厨房,不仅需要厨电产品“各就各位”,还要满足千人千面、不同生活场景的需求。
厨房常常是几代人沟通的场所
厨房的另一个变化,是情感向变化。当传统的、围绕电视机的家庭中心逐渐向餐桌转移,人们待在厨房与餐厅的时间明显多起来。据社科院《中国厨房高品质生活趋势报告》研究显示,63%的中国家庭在家做饭频率超过每日一次,76%的家庭每天在厨房的时间要保持2个小时以上,92%的人认为聚餐最适合在家进行。现在人们装修房子的时候,普遍倾向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空间——这意味着,效率不再是厨房的唯一诉求,厨房从高效的工作间逐渐演变成社交的场所。
厨房使命:
从口腹之欲到生活之“锚”
小红书用户@怪树里 今年改造了家里的厨房,她为精心布置的厨房心生欢喜。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走进厨房,明明只是肚子饿了想补点热量,却意外把能量也填满了。”现代厨房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创意之地,同时也是灵感的供应商,能量的补给站,是生活的“锚点”。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伯纳黛特和霍华德的厨房常常迎来他们的印度朋友拉杰
“锚点”(Anchor)其实是网页制作的概念,它指的是网页中的超级链接,可以迅速将访问者带到指定位置。像一个定位器。从这个意义上说,厨房无疑是生活的“锚点”,让我们得以迅速进入各种各样的场景中。
开放、多元的空间,改变了餐厅仅仅用于进餐的传统,让厨房成为家庭的社交中心,厨房成为了空间上的“锚点”。日本电影《步履不停》一开场,就是横山家的厨房。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女儿正在处理萝卜,女婿带着孩子回来了,坐在厨房喝着麦茶。儿子们回来聚会,进门就钻进厨房,处理玉米。一家之主的横山根本不做家务,可一闻到炸玉米饼的香气,他就马上跑来吃东西。
电影《步履不停》中,横山一家人在餐厅吃饭的场景
在导演是枝裕和的镜头下,横山一家一共吃了三顿饭,散了两次步,说了一天的话。横山家的厨房,成为了链接一家人的情感“锚点”。一旦到了厨房的场景之中,一家人其实就进入了交流的环境中,与美食一起出现的,还有生活琐事和情感羁绊。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周末与节假日前去父母家探望,进门放下东西,洗好手,立刻到厨房里帮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朋友来访,通常带些水果,主人准备饮品,大家会很自然地在厨房里交谈,开启一场聚会。人们对厨房的定义,早不再是工作间,而是餐厨一体的生活空间。厨房不仅料理食材,还料理情绪。厨房就这样成为了家庭生活中可以追踪的“品质定位器”。
点击观看视频
也因如此,厨房不仅为使用者存在,也为每一个成员而生。在视频中我们看到,内蒙古草原深处的毡房里,牧民宝力格正在对照着说明书用烤箱烤奶豆腐;重庆的三口之家里,男主人杜剑飞把吸油烟机开到最大功率,正在热火朝天地炒辣椒,家里丝毫没有呛人的辣味,孩子正围着饭桌玩耍;上海的里弄里,朱璐茜快速把中午的碗筷放进洗碗机,烦劳的家务时间演变成了和朋友去逛街的美好时光……
27年来,方太一直深耕于每一户中国人的家,把取之于49416万户的灵感,用之于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家庭需求洞察,方太致力于满足客户多元生活方式与多种厨房空间的需求,在10月26日“循你而来”2023生活洞见大会暨高端全场景厨电战略发布会上,方太推出了业内首个“高端全场景厨电”品牌战略定位,并同期发布两款重磅产品——方太集成烹饪中心Y系列、方太洗碗机Y系列,旨在用科技、智能化构筑起当代厨房新范式,承担现代厨房的新使命。
厨房叙事:
高端全场景的“自在”之家
建筑师华黎曾提出过“自在之家”的概念,“自在”指在某个特定空间中,人能够很顺畅、很自然、很舒适,可以自愿地去完成一系列动作。一个“自在”的厨房也是这样,既要实用,又要美观。“自在”其实是对应前文“锚点”的高端全场景生活表达。而通常一个“自在”的厨房,意味着一个“自在”的家。
好好住、贝壳研究院和艾瑞咨询综合数据显示,有66% 以上的中国家庭认为烹饪流程中最为繁琐的不是炒菜,而是洗刷锅碗、清洁厨房和洗菜备菜。厨房的工作量不仅局限于烹饪环节,还包括洗菜、备菜、烹饪、洗碗以及存储等诸多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烹饪系统的一部分。方太的高端全场景厨电正是以“烹储洗”为核心,提供与之相关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列子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太相信,⼈是衡量创新科技的尺度,实现智慧高效的烹饪体验、打造悦目共享的厨居空间,从而带来至臻优雅的安心生活,都是基于人的考虑。正因此,打通全链路的“高端全场景厨电”应运而生,它致力服务于每个厨房承载着的一家人和他们的三餐四季。
方太集成烹饪中心Y系列
方太高端全场景厨电解决方案中,产品贯穿了整条“烹洗储”全链路的每个环节,首创了集成烹饪中心品类,灶和蒸烤功能,形成“双烹”形态,解决过去厨电设备占用过多空间的难题,同时又可以实现多人协作。水槽洗碗机与嵌入式洗碗机搭配的“双洗”模式,多人聚会时“强洗净”,简餐时的“快捷洗”,灵活多变,轻松应对蔬菜瓜果的农残清洗、杯盘碗碟的清洗,甚至清洗螃蟹、小龙虾等特殊食材也不在话下。
方太Y系列嵌入式洗碗机,为中式烹饪而设计的高能气泡洗3.0技术,以更高效的方式洗净餐具,让洗碗机真正成为中国家庭洗碗的理想选择
32岁的上海外企白领晓宇,一直梦寐以求打开厨房“边界”。在高端全场景厨电解决方案助力下,告别了过去家里的封闭狭窄的空间,告别了噪音与油烟环绕,告别了炒菜时汗流浃背。现在,高效且低噪的油烟机,不仅能保持环境的清新与安静,甚至可以对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和净化。净水机和洗碗机也逐步从传统的厨房空间,走进客厅,饮水变得更加方便,清洗水果与茶杯,也更加顺手。
在家庭聚会的场景里,晓宇的先生使用洗碗机清洁锅碗,孩子渴了,就用净水机自己倒水喝。姥姥不再弯腰,用水槽洗碗机给全家洗水果,干净又便捷;姥爷坐在客厅里,无需走动,就可以与家人随时交谈——厨房再也不是那个曾经需要关起门来,任由某个家庭成员埋头苦干、独自忙碌的场所,而是一个相处有乐的幸福天地。在这一点上,方太高端全场景厨电革新了厨房体验,让“自在”无缝衔接所有家人与家庭空间。
方太高端全场景厨电设计更加兼顾实用与美观。图为方太玥影套系(上)及其细节(下)
除了实用,颜值也要跟上品位。随着厨房空间的逐步打开,方太高端全场景厨电的设计更加注重实用与美观的兼顾。以方太玥影套系为例,兼顾了“烹储洗”全场景支撑,并采用了超薄、平嵌与成套化的设计表达,简约而不极端,现代而不张狂,玥影灰雅致且悦目,符合更高端家居设计的需求,更协调统一,让曾经的烹饪场所摇身变为家的中心。
眼下,厨房成为了晓宇在家里最喜欢的场所。她的生活从老式厨房里的“一片狼藉”“顾此失彼”变为开放式厨房里的“从容不迫”“按部就班”。不做饭的时候,她也喜欢待在这里,喝咖啡、看剧、插花、看阳光穿过花瓶在桌面上留下的影子,她觉得这就是自在生活的样子。
有花、有阳光的厨房,是自在生活的样子
当我们拥有这样的厨居生活新场景的时候,我们便更愿意回归厨房。
其实,回归这个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注重生活的本源——好好做饭,好好吃饭,每个人都尽情享受“在一起”的过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你理想中的厨房什么样?#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幸鹏
作者丨三布
图片来源丨方太 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