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同事 @lulu 突然想到,自己已经快一年没进厨房做过饭了。她讲到时,很多人有同感。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没有“锅气”的时代里。吃的是外卖,外卖送来的是预制菜,预制菜里烹制的是千篇一律的食品添加剂。我收到了 2500 多条投稿,看到了 2500 多个拥挤的、明亮的、温馨的,各式各样的,重点是仍在被日复一日地使用着的厨房。看完这些故事,我意识到,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要厨房。不只是需要。在他们的生活里,厨房不仅仅是厨房本身,它被赋予了更多想象——我做成了这幅「中国厨房图鉴」,想让你看的不仅仅是五光十色的厨房。更重要的是:01
其实一开始,我没想过要当美食博主,只是想把治愈自己的东西记录下来。厨房只有 3 平米的空间,既是我的生活圈,也是我的办公间。我家在一个海边小镇,厨房窗外有很大的绿植,洗菜时常能听到鸟鸣。做午饭时,阳光从窗户里洒进来,食物也闪闪发光。每天,我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待在这里。花 4 个小时炖一锅汤,花 2 个小时熬一罐桃子酱。作为妈妈,给家里的三个小朋友做他们喜欢的食物,就是我每天最花心思的事情,有时用烤箱烤出各种各样的面包,有时用蒸锅蒸肉,做小餐包。本来是一些很普通的日常,但没想到分享在网上,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我猜,大概是因为治愈的烟火气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吧。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02
搬进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厨房装上了以前租房时没机会用上的大件电器。比如洗碗机。我这人可讨厌动手洗碗了,但厨房不是自己的,想买洗碗机也只是空谈。比如蒸箱和集成灶。我其实不太会做饭,和老公照着菜谱研究了下蒸箱做了次清蒸鲈鱼,竟然意外地好吃。其实我以前不咋做饭,也不咋会做,经常在饭店吃。但我现在想给家人做一些能做的菜了。
安心、自在、自己掌控的生活,就这样从一间自己搭建的厨房开启了。 生活的进阶,是从生活空间的重构开始的,厨房是很重要的一步。03
我其实很少做饭。没空,工作经常急赶慢赶的,一醒来就在点外卖。光菜刀就买了十几把,你能想到所有的厨房用具,砂锅、烤箱、豆浆机我几乎都有,还买了套青花瓷的碗,超贵。我还下单过一个保温桶,买的时候也不清楚是个啥,但想着,总有一天能用到。对了,我还买了煮蛋器,虽然从来不买鸡蛋,买了专门吃拉面的碗,只吃过一次馄饨。对打工人来说,比起做饭,厨房更像是一个心理锚点,一个幻梦——我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去寄托,我所期待的、理想的状态,即便我现在还没过上那样的日子。听说进入厨房自己做饭,就等于夺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厨房承载的,不只是当下的烟火,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04
所谓“共享厨房”,指的是我把我家的厨房共享出去——在网上发个帖子,邀请陌生人来我家一起吃饭。那个景象特别热闹。十多个广漂的异乡人,挤在一个 10 平米的厨房里,洗菜、做饭,有一搭没一搭聊些自己的生活,像过年一样。其实大家互相都不认识,很多时候到临走,都没来得及自我介绍。我刚搬来广州时,租的房子厨房也很简陋。我和当时的室友花了快一万块,买了成套的餐具,消毒柜,饭桌,才把它变成个像样的厨房。我是做餐饮行业的,本身就喜欢做饭,工作时看惯了来来往往吃饭的人。感觉大家都匆匆忙忙的,只能算是给身体加个油,根本算不上享受。那些来我家做饭的陌生人中,很多人在广州都没有自己的家,没有一个像样的、可以做饭的厨房。至少,在共享过一个厨房后,我们都不再是这个城市的孤岛。 厨房变得更加开放和共享,是为了人与人的链接也能更快地被建立。
05
每一个装修细节、每一个物件的摆放,我都是一点点精心规划、组合起来的——不喜欢太闭塞,就把厨房和外面的客厅、餐厅都打通了,不仅做饭时觉得自由,和家里人也能聊聊天,因为有油烟机,家里也不会油腻腻的。我最得意的一处设计,是把厨房的一面墙做成了半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摆在外面的、一年四季都在变的绿植。哪怕在城市里生活,还是会想要在做饭时眼前一亮,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对我而言,这里不只是一个做饭或者劳动的地方,它也是一个创作的空间。做饭也一样,按照每天生活和工作的节奏用心去搭配、设计自己和家人的食谱,馄饨面要搭配什么样的蔬菜和鸡蛋,蒸肉饼、上海青和什么样的米饭吃最好,这也是一种创作。有人说,一个人如何期待和设计厨房,就会如何创造他的生活。呆在厨房里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我创造了我的厨房,我也创造了我的生活。 厨房不仅是劳动空间,也可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创作空间。06
如果说每个都市人都需要能让人平和的 1 平米, 那我的就是在厨房。和先生开着油烟机靠着灶台抽烟聊天,小猫就在脚底下,很安静。成年人有很多因为生活焦头烂额的时候。老人病了,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工作deadline提前了,深夜加班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窝进厨房去喝杯酒。这里不需要一个有好创意的员工,一个能兼顾工作和孩子的妈妈、一个能照顾好爸妈的女儿,我可以脑子放空,稍微喘口气。一个人时我也喜欢来厨房呆着,坐在料理台上看着窗外发呆,有时在灶台上调调酒。东西很少,颜色是我最喜欢的深绿色,有木头的纹理,角落里还有个小小的酒柜,摆满了各种我喜欢的酒和酒杯。比起很多厨房热闹的烟火气,我更喜欢我家的是,我能在这里安静下来。 厨房不只是一日三餐的诞生地,它也可以是人的心理空间。
07
20 年关了工作室开始房车旅行后,我的厨房就开始没有固定坐标了。住上房车,我就拥有了一个 3.5 平米的厨房——2 平米在车内,1.5 平米在车外。这跟随着我的房车不断变换的 1.5 平米,对我来说,就是最新鲜有趣的体验。池州的平天湖,新疆巴里坤,桂林、西双版纳,走到哪,就在哪里搭起炉灶。有一回,从斋堂回京的路上,我们发现一个能钓鱼的水库,空地也适合露营,就原地支起了锅,煮面,烤羊排。而且,一起房车旅行的人里,我算是电器带的最全的,什么饼铛啊、烤箱、电磁炉,能带的全带了,光锅就带了4、5套,铸铁的、珐琅的、不锈钢的……漂着漂着,我还添了咖啡机、制冰机,把它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旅行咖啡车。我一直喜欢做饭,以前在北京的家中,就常常在厨房开发新的菜式。而当生活流动起来后,我能做的不只是开发菜式本身。关于做饭的一切都是新的,没有任何一餐饭会是重复的体验。人们常说一地鸡毛在厨房,但有时,厨房才是一地鸡毛的解药。尤其在现在,当厨房不再是单纯做饭的地方,不再只属于家庭里的某一个人,不再只和食物有关。会有更多的人,期待在这里收获平静,期待爱和喜欢能够在这里被具象地表达。也期待在这里获得好好生活的信心。女作家爱诗乐沛克在《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中写到,「地球的中心并不是个巨大的铁球,而是一个个家庭里的一间间厨房」。中国有约 49416 万户厨房,更宽广的生活会在这 49416 万个几平米里展开。方太 联合新世相推出「中国厨房图鉴」,洞见中国约 49416 万户家庭厨房的变迁。厨房,关乎生存,更关乎生活。高科技厨电、开敞式空间等厨房新范式,不仅带来高效、便捷新体验,也在推动人们构建新的生活想象。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说,“中国厨房不缺新电器,缺的是厨居生活新场景的开拓者。”方太作为厨电科技的开拓者,在2023生活洞见大会上,推出业内首个“高端全场景厨电”品牌战略,发布方太集成烹饪中心Y系列、方太洗碗机Y系列,为中国人带来更好的厨房体验。参与方太官方微博互动,带话题聊聊你家的厨房,有机会获得方太送出的高端全场景厨电换装基金【1000元京东卡】。 晚祷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