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咀外文嚼汉字(304)饭盒边角挑寿司,鸡蛋里面挑骨头

咀外文嚼汉字(304)饭盒边角挑寿司,鸡蛋里面挑骨头

博客

  鸡蛋里挑骨头,饭盒角边挑寿司
  日本人常形容那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人,或者太抠字眼,抓住
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不顾其余整体的人是“用杨枝突重箱隅”(“用牙签挑食笼边角”)。很是形象,也只有吃过日本料理的人才能快速领会所表达的意思。
  “重箱”,源自中国的“撞盒”,“食笼”(见照),“杨枝”即牙签“突”为”挑”。用牙签挑飯盒的边角注定是没有多少期望值的。
以楊枝穿重箱之隅
  日文:重箱:便当箱-水筒(厨房用品?食器?調理器具)相当于中国的撞盒与食笼子。
  “重箱”是指用来装饭菜且带有盖子的方形容器。饭菜都吃完了还用牙签戳着吃容器角落里剩余的食物。
  比喻吹毛求疵,挑剔细节。鸡蛋里挑骨头。鸡蛋里没有骨头,所以说鸡蛋里挑骨头是无中生有,形容人没事找事,陷害别人,挑剔。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洗垢求瘢、吹毛求疵:最早出自于先秦·韩非《韩非子·大体》。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瑕疵,小毛病)指吹开皮上的毛寻找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专门计较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不值得一提的,细支末叶,无足轻重、无关紧要,死抠细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钻牛角尖、鸡零狗碎、细枝末节、凌杂米盐……。
  如今有一例,
  杜甫诗的《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有“用字不当”之嫌,无论多少白头抓也好,梳也罢,搔也可只能变“薄”不会自行变“短”,除非是剪刀剪切,剃刀修否则怎么会“更短”呢,但千百年来人们都不怀疑地朗诵,背诵这首杜甫代表作。对于杜甫年代的人来说,所谓格律的束缚压根就是一方天地,可以任他挥洒。落韵、窜韵、走韵,那是先人不会受后人的拘束的。因那年代的“短”和“少”相通,少更口语化,短更书面语化。如果是白居易可能会写成“白头搔更少” 吧!
  再如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最后的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这里有“出韵”、“孤平”之嫌……
  第四和第六字应是“~平~仄”而“歌”却是“平声韵”,根据句内平仄相间的规则,是不标准。在格律诗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在标准格式中确实有些字的平仄是可以不论的,这样就可以衍化出更多的平仄格式,
   当然近代的出韵律诗偶句韵脚上不用本韵之字,而用邻韵或它韵中的字,出韵与格律诗一韵到底的要求不合,是诗家大忌。
  然而,落韵、窜韵、走韵,实这首诗是很典型的换韵古体诗,崔颢的名作《黄鹤楼》亦是。此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时空变幻,世事盛衰无常之情。全诗用语精练、隽永,笔意纵横,境界宏大,意境高远,令人回味无穷,真乃千古绝唱!
  这首诗前四句押仄声韵,后四句押平声韵,这在七言八句诗中是比较罕见的,很像两首诗。
  《唐诗三百首》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一本诗词选本。本来的目的是“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作为私塾教材来用, 《唐诗三百首》按照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共分为8卷,其中卷七是五言绝句,但实际上其中的29首五绝中有很多并不是五绝。
  言归正传,日文的“用杨枝突重箱隅”同義語有“難癖付”其英文是:poke at the corner of the box.make a fuss over details , nitpick ;to nitpick; to complain about trifles......。“Nitpick In Many Ways” 嫌好道歹;挑刺儿,找茬,挑毛病;找岔子;百般挑剔;鸡蛋里挑骨头。 
  鸡蛋里没有骨头,所以说鸡蛋里挑骨头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陷害别人,挑剔。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洗垢求瘢、吹毛求疵(最早出自于先秦·韩非《韩非子·大体》。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小肚鸡肠的人,睚眦必报的人,锱铢必较的人,都难有大格局。心眼小,仇恨大,计较多,都会是心性的泥淖,难以让人清丽出尘,步入大格局的宏大境界。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辛泰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