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内电离飞碟

内电离飞碟

博客

戴榕菁

2024新年伊始,各种关于外星人或外星技术以及UFO的视频就不绝于网络。既然如此,我也就借着这股风来升级一下我当年设计的电离空气为动力的飞碟。2019年5月下旬我先在中文网站贴出了探讨用电离空气作为飞行器的非传统驱动力的文章【[1]】,然后在6月初我就贴出一篇相关的英文文章并给出了制造以电离空气为动力的飞碟的比较具体的设计方案【[2]】,并在7月份将该文章稍加修改后以另一形式贴出【[3]】。在投稿被拒后,我又将该文贴在了一些英文的Preprint网站,结果该文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人阅读并下载。我还曾在网上看到打听该文的一问一答。当我将该文放在某英文网站的讨论区后,甚至还引来我当初以为是怪人的一阵奇怪的评论【[4]】。

2022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的贴出者给出了一个声称是由中国村民拍下然后出售给NASA的飞碟照片,并在视频中带着困惑的口气问:有谁知道那是什么。

而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我在2019年设计的用电离空气作为动力的飞碟。可惜那支视频现在已被从YouTube移除了,不知是那个YouTuber自己的决定呢还是YouTube的决定。不过我在看到视频里的那只飞碟的时候就已经将其截屏如下:

图1. YouTube上的飞碟外型

 

下面是我在2019年的文章中提供的关于电离式飞碟的几张示意图中的两张:

图2a 我2019年给出的飞碟轮廓剖面示意图

图2b 我2019年给出的飞碟外表电路网格分布示意图

 

读者这时可能会觉得有些困惑,因为图2和图1看上去并不一样呀。

别急。这里有几个关键点让我一看就知道视频中的飞碟应该是真的,而且是与我在2019年设计的原理一致:

1)图1中的飞碟是除了我的设计之外,我唯一看到的在外表皮出现网格状的飞碟外型;

2)按照我2019年的设计制作出来的飞碟在其最原始的低级阶段起飞后的外表就一定会是如视频中的那个飞碟一样表面上有一层橘黄色的火焰;原因很简单,那是空气在电压还不是很高时被电离后的火焰颜色。而其背后的挑战主要是电离的温度会随着电离的电压而上升,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表面上按照我的设计用来做导体回路的材料如果扛不住高温就可能会熔化;

3)基于上述两种原因,视频中的飞碟首先符合我的设计原理因此它能飞上天空是不奇怪的,更重要的是它一定不是外星人的飞碟,不但因为它的设计(也就是我的设计)过于原始,而且它显然未能找到高质量的内高温导体材料。

那个视频让我很高兴,于是接连写了两拨针对该视频的中英文文章贴在网上【[5],[6],[7],[8]】。

不过那个视频也让非常直观地看到了我2019年的设计的问题,从而逐渐想到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来写。现在正好网上在这2024年初有一股外星人和UFO热,那我就也趁这个热劲来将我的2019年的设计升级一下。

相信很多读者在看到我上面的图片之后,如果联想到传说中有些飞碟会喷出热气来灼伤靠近它的人类的话,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让我的那个电离空气的飞碟象外星技术那样在飞碟的包装壳的内部将空气电离再将之喷出来呢?如果你想到了,那么我们英雄所见略同。

我的第一个改进方案就是让空气在上面的图2a的飞碟外壳的夹层中进行电离,然后将电离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出以产生推力(包括升力)并将该款新设计命名为“内电离飞碟”

但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报道中的外星飞碟除极少数(如台湾的疯狂机师詹姆士在一次综艺政论节目中说他看到的UFO的尾部呈黄色)的例子外,其外表都没有任何火焰颜色,因此我们需要将上面图1中的橘黄色的火焰改为无色的火焰。这使得我想到了氮气。一方面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有人说大气的78%都是氮气,也有人说大气的70%都是氮气,反正都是说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氮气在燃烧的时候是无色的。

这时可能有读者会说氮气在电离的时候也可以呈蓝色。没错,但我们要进行的是在有限空间内对氮气进行的每米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伏高电压的电离,那时在外壳的夹层空间里的氮气的温度会远超过它的燃点。这样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是当电压超高时,氮气电离火焰可以是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另一是夹层内的很大一部分氮气会因高温而直接进入电浆态从而是无色的。

当然,为了满足上述的改动要求,我2019年的设计中用到的另一个主要的基本元素,及便携式核反应堆仍是必须的。

这样一来,上面的图2a和图2b两个示意图就需要进行修改。首先图2a应该变为:

图3 带有氮气制造设备的内电离飞碟的内部构造简化示意图

与用来表达轮廓的图2a不同,图3显示的是内部带有氮气制造装置的飞碟剖面简化示意图。按照这个示意图,飞碟首先需要从大气中吸入空气,从中提取较纯的氮气,然后将剩余的空气(主要是氧气)排入大气,将生产出的氮气注入外壳夹层中进行超高电压电离。相应地,图2b中的用来贴在飞碟外表网格状的导体回路就不再需要,但是在表面仍需要网格状的结构,只不过不再是导体回路,而是一个个如图4所示的栅格状喷口:

图4 内电离飞碟表面的栅格状喷口示意图

当然,所有喷口都必须带有移动式阀门,只有当需要用到某个喷口时,该喷口的阀门才会开启。所有未被用到的喷口的阀门都要关闭。

这样一来,我在2019年的文章【2,3】中提到的用来控制飞碟表面上的导体回路的机制就要改为控制飞碟表面上的喷口的阀门开关的机制。如果已经有人如2022年的那个视频中显示的那样按照我的2019年的设计制作了飞碟,那么他们将对表面电路的控制机制改为对表面喷口阀门的控制机制应该不会很费事。

好了,上面就是我将2019年设计的电离式飞碟升级为内电离飞碟的主要改动思路。至于当初设计时提到的以及在后来的文章讨论中提到的其它的部分都不需要有大的改动。

讨论

1)虽然氮气制作设备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并带来额外的载荷重量,但内电离的效率肯定比在开放的外表面上的电离效率要高。所以有得有失。

2)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空气电离后的等离子体具有可耗散雷达波甚至空气激波的作用。改用内电离之后,需要采用特殊的措施(比如向表面喷射一层氮气电浆等)来弥补缺少表面电离这一损失。

3)不要将内电离和内燃搞混了。内燃需要燃料,因此飞行时间很有限,而内电离使用的是大气中取之不尽的空气,而其能源又是便携式核反应堆,因此理论上可以在空中停留和飞行任意长时间。

4)如果将便携式反应堆装入飞碟会带来人们对于空中核事故的顾虑,那么就需要找到可替代的高效能源。其基本要求为:a)可以产生超高电压;b)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其中a)是最重要的。

 

[[2]] Dai, R. (2019a). “Who was flying that flying sau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p.me/p1w7vF-3h

[[3]] Dai, R. (2019b). “Building an Alien Style Flying Saucer with Human Technologies”. Retrieved from: https://wp.me/p9pbU7-4q

[[5]]戴榕菁(2022)中国已造出飞碟?

[[6] ] Dai, R. (2022). “Has China already built a flying sau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86587007/Has_China_already_built_a_flying_saucer

[[8]] Dai, R. (2023). “More About That Glowing UFO of Chin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102074750/More_About_That_Glowing_UFO_of_China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慕容青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