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一下:李翊云教授和Costco的...
李翊云是普林斯顿大学创意写作的系主任,高级知识分子。当然的阳春白雪。不过我首先想谈谈俗一点的家事,今天去Costco买的烧鸡。其实这种烧鸡,我们华人不是很喜欢吃。但我家的狗狗喜欢。关键是特别便宜。所以每次我都会买一只。今天在我前面有个白人,年纪应该和我相仿。正好是Costco刚刚出炉烧鸡。这个白人就在我前面等着工作人员一只一只把烧鸡放进售卖架,然后他挑拣大只的烧鸡。因为烧鸡是连盒子一起卖,而每只烧鸡的大小不等。
放在以前生意好的时候,我一定是对他不屑一顾,而且还可能很不耐烦。而现在,经历了家庭的经济危机,我突然很理解这个白人。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会不会有一天,这样的烧鸡,我也会挑挑拣拣,就为了找个大个的?
飞在云端的鸟,一定理解不了泥鳅的为什么喜欢钻淤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这么巨大。这里,我也要向所有给我留言的网友们表示感谢。你们的留言我都有看。只是我这个人生性比较不善于交际。所以,很少回复。但大家的心意,我都感恩在心。关键在于你们似乎都很理解我的处境。是不是因为我写作的水平太高了,太容易让你们感同身受?这也是我看到介绍李翊云的文章后面的一些评论,我有点不理解的地方。
那篇文章里,说到李教授取得的一系列杰出成就。但是评论区里,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她的两个儿子先后自杀。这当然是非常令人痛心疾首的。只是许多人质怪李教授,让我觉得有点不应该。无论她对自己的人生的态度如何,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都应该体谅她的痛苦,而不是一味指责她。当然,那篇写李教授的题目,就非常不好:当一个作家,拒绝和解。这个标题很容易让人误解。其实,在纯文学领域,“拒绝和解”,说的是一个作家对于思考的执著和写作的特立独行。这可以说是伟大作家的共性。但偏偏这篇文章,把“拒绝和解”和李教授的原生家庭联系起来,就串味了。李教授的特立独行,变成了对于自己童年和母亲的记恨。我相信,这绝不是李教授的原意。但读者却由此,很容易把这样的“拒绝和解”,演变成为“愤世嫉俗”,并由此把两个孩子自杀归罪到李教授的心态上。
这当然是不对的。作为外人,我不知道李教授家庭里的情况,所以,我不能得出任何的结论。但是,仅仅两个样本,就要归纳出一个母亲的失职,实在是太牵强了。造成这个结果的可能性太多了,无法一一排除。所以,作为读者,我们是不是应该宽容一点,不要轻易得出那么刻薄的结论?特别是在对方已经遭受丧子之痛的情况下。我真心希望李教授不是文学城的用户。
我们这代人,绝大多数在年轻时候,都是文学青年。因为那个年代的文学,就和现在的商业一样,是全民追捧的项目。许多人都知道,文学是人学,这句话。但在我这个资深文学青年看来,文学更是精神学。绝大多数文学从业者,都存在精神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们都特别敏锐,特别多愁善感,情绪化等等。李教授是文学青年中的成功者。而那些千千万万不成功的文学青年,其实很难适应这个社会。我在做生意之前,就是相当作家。发表了长篇小说“天安门情人”之后,突然发现,仅仅靠写书,喝西北风都会被风吹倒。所以,想办法做生意。所以,这里也奉劝一下年轻人,赚钱真的重要。现代社会,金融还是非常发达的。特别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年轻时开始找一个方向赚钱,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想成为李教授那样的云端里的鸟,真得有双好的翅膀。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要运气。而一旦这条路走不通,很大可能就和那个白人一样,卖只costco的烧鸡,还要挑挑拣拣。
现在的我,乐意做个俗人。年轻时候的理想很美好,但那条路真的只有李教授这样的“拒绝和解”的,才能走得通。功过优劣,只有自己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