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一”节,“骨抜”学美国
日语的“骨抜”意思有:①去掉骨头去掉骨;去掉鱼刺;②去除重点;抽去主要内容③丧失气节,迷失。这里是“抽去核心部分”的意思。“五一节”起源在美国,但美国却不过五一节。三八节、五一节都最早源于美国。后都因是共产国际首确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劳动节而都是联合国则規定的节日,美国反而不遵守。美国而不遵守联合国决议的事件太多。美国有自己的劳动节,那是美国全国性节日,为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放假一天,以示对劳工的尊重。
美国有自己的劳动节起源是1882年,美国木工兄弟会主席彼得-麦奎尔首先提出设立一个劳动节。同年,美国劳动骑士团也通过同样的决定,并在纽约举行了庆祝游行。1884年,劳动骑士团进一步决定,每年劳动节都要举行游行等庆祝活动。
1887年2月,俄勒冈州第一个通过立法确定劳动节为法定节日,紧接着卡罗来纳、新泽西、纽约、马萨诸塞各州也通过了同样的立法,均把劳动节的日期定为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1894年,美国国会正式宣布劳动节为全国性节日。
日本向来学美国,对美亦步亦趋。在日本“五一劳动节”失去了本来意义,更象是欧洲的“祝贺五月到来”的旧习俗。当然日本人每年五月一日都有“五月日(May Day)”的庆祝集会。而且媒体也综合报道、实况转播各地的大型集会活动情况。每年各地十万人参加这个活动,但几乎没有人过问这“五月日”(五一)的起源。国际劳动节或“五一国际劳动节”、或称“国际示威游行日”(英语: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 1889年7月,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日本五月节日多,作为五月的第一天,“五一劳动节”只是“五月黄金周”的“锦上添花”节日。
当然在日本也有全国企业的“连合”,相当于“全国总工会”一样的民间组织。在这一天由总工会在东京(連合中央大会),各都道府具的分支机构,地方连合,地域协议会也单独召开集会,实施大规模群体活动。日本的第一届“五一劳动节”集会是1920年5月1日在东京的上野公园有5千人参加。集会要求政府废除治安警察法17条,防止失业的措施,确立最低工资标准、八小时工作制等。到1936年2-26事件戒严令之前招集了16届,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日本政府禁止召开集会,至到战后工会话动重新开展,也对日本工人地位提高,劳动条件改善,工作权益扩大,为人权保障,民主主义发展和永远的和平愿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日本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国家,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4日国民假日、5日儿童节,这些假日连起来,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
对工薪阶层来说,这个长假的意义真是不同寻常。因此,在日本,劳动节专门的庆祝活动日渐被“五一黄金周”所取代。而且从4月29日开始,日本就已经进入了“黄金周”。
全国的许多饭店、温泉等娱乐设施,纷纷在“五一”前打出各种广告招揽游客,普通旅馆的房间价格也比平时提高一倍以上。
如今的“五一劳动节”已是跨越产业,跨越单一组织的组合全体同仁的交流场所,在集会的会场五花八门的企业,组织,团体推开帐篷,展示各种各样的产品娱乐活动,让参加者仿佛去了一趟游乐园。与当初美国工人要求工作八小时的切望诉术,与后来“劳动者団结主张话语权”到“所有劳动者的盛典”其形式内容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的迫切要望与訴求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那些同过“五一”的国家,具体的庆祝方式和习惯也大不相同。
欧洲仍以示威庆祝“五一” 在英国和德国,当局担心示威恐怕会有无政府主义者闹事捣乱。在德国柏林,警方和无政府主义者半夜发生冲突,有多人被捕。不过,数千名工会活跃分子却和平地在市内游行。在法国和奥地利,反对退休金改革的人也上街参与游行。从土耳其国家电视台的新闻画面完全可以看见,警方用警棍打示威者,并扯着其中一人的头发把他拉走。
俄罗斯:游行、集会、娱乐一个都不少,自国际上设立劳动节以来,俄罗斯一直重视这个特别的节日。“五一”这天,俄罗斯全国放假,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及群众性游行。
意大利:不庆祝,不放假。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将“五一”确定为劳动节,不少国家都放假一天,还有的国家则根据情况将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不过,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太一样的是,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秘鲁:国家规定5月1日为国家的劳动节,而且全国放假一天。
美国:劳动节发源地不过“五一” 劳动节起源于美国。19世纪8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他们用各种手段,迫使工人每天从事长达12到16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劳动。美国广大工人逐渐认识到,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必须进行斗争。
从1884年开始,美国先进的工人组织通过决议,要为实现“每天工作8小时”而战斗,并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娱乐!劳动者创造全部财富!”等口号。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一天,以芝加哥为中心,美国全国约35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场斗争撼动了整个美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做出了让步,美国工人的这一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世界各国的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许多国家还放假一天。
1889年8月,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签署了美国的劳动节法案。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们在游行之后还要举办野餐会,热闹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还会放焰火。
过去,上述活动主要是由政府组织,游行队伍中包括各企业、机关的代表。除政府统筹的庆祝活动外,各种不同政见的非政府组织、劳工团体,都会在这一天自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既可以借这个机会充分阐述各自的政见,又能扩大本组织的影响。一般来说,“五一”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泰国于1932年首次颁布劳工条例,随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家的劳动节,以此嘉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一天,泰国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
非洲埃及被称为劳动节的5月1日,被视为有薪假期。传统上,埃及总统主持正式五月节庆祝活动在开罗;由于总统的情况下,根据2011年的革命,以及由国家控制所面临的腐败指控,全国工会中心(埃及工会联合会),2011年的庆祝活动是由独立工会(团结的旗帜下举办埃及为独立的行业工会联合会),为1952年以来的第一次革命。
在南非,自1994年以来每年5月1日的公众假期。
在日本如果说真正的“五一劳动节”还有一些工人维权的意义的话就是4月底开始的全国劳动连合(总工会)的“春斗”了。春斗即“春天生活斗争”是1956年开始的各企业団体劳动组合全国中央组的劳动口团体和各产业组织的领导调整下,每年对各企业以“団购”方式要求增加工资的工会活动。
而真正的劳动者的节日应当是每年的11月23日“勤劳感谢日”,届时全国放假一天。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新的国家体制,在战前遭到弹压的左翼人士开始活跃起来,工会活动也实现合法化。日本的工会与欧美国家的产业联合工会不同,而是以企业工会为主要形式,企业工会占日本工会的90%以上,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龄工资)和企业工会也被誉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神器”。企业工会对于协调劳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但也使工会的整体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因此,在与资方的对抗中,工会获胜的事例很少。要求进行工会联合、加强工会团结的呼声不断高涨。后来的“春斗”就是日本工会联合斗争的结果。
战后日本工人工资很低,20世纪50年代初期只是美国工人工资的1/8,联邦德国工人工资的1/2。1954年,日本经济联合团体(“日经联”,雇主团体)提出了旨在限制工资增长的“工资三原则”,即:第一,工资不应反映物价的上涨;第二,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提高工资;第三,如果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不能提高工资。这引起了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反对,成为工会联合起来进行“春斗”的导火索。日本的“春斗”经历了60年的演变,“春斗”实现了提高劳动者工资的目标,从相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在1961年至1975年“春斗”迅速发展的15年间,除1963年以外,工资增长率每年都在20%以上。即使石油危机以后降至10%以下,但直到1991年以前也都在5%以上。可见“春斗”确实达到了提高劳动者工资的初衷,进而改善了日本工人阶级的生活。其次,“春斗”也达到了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的作用,由于“春斗”实行的是等额提高工资的方式,因此对低工资的劳动者来说工资提高率相对较高,对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国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处于中流水平,日本社会被誉为进入了“总中流时代”,这与“春斗”的作用密不可分。第三,“春斗”协调了劳资关系。由于经济长期低迷,劳资双方“利益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春斗”中劳资关系的激烈对抗程度逐渐缓解,“斗争性”逐渐减弱,决定工资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从前“春斗”的劳资对抗向劳资谋求双赢的方向发展,沟通与协调逐渐成“春斗”的主题,这标志着工人运动的成熟,也使劳资关系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趋向新的平衡。最后,“春斗”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工资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缩小,扩大了市场消费。同时,无论企业内是否建立了工会,都要按着“春斗”的标准提高工资。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承担的费用负担是同样的,平等的竞争条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这些都对经济的发展和良性循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春斗”这种斗争形式也影响了日本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韩国,现在韩国每年也有“春斗”;而台湾地区也受其影响,在每年11月12日左右举行“秋斗”,为改善工人权益而斗争。
2023年“春斗”显得尤为关键,预计“春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26年来的最大涨薪潮,甚至将对日本股市、债市、汇市产生巨大影响。每年3月,日本公司都会与工会举行工资谈判,敲定新财年的员工工资调整方案,这也被日本民间称为“春斗”。
当前,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春斗”显得尤为关键,预计“春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26年来的最大涨薪潮,甚至将对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春斗”是指在日本每年春季左右所举行,劳工主要为了提高薪资与改善工作条件而发动的工会运动。
历史上,“春斗”最疯狂的一幕发生在1974年,当年石油危机导致日本物价飙升,最终斗争的结局是,平均工资涨幅达到32.9%,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而这一切与日本当前的局面非常相似,能源价格飙涨,令日本通胀率达到了4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居民生活成本压力巨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多次呼吁,日本企业要大幅提升薪资水平,以帮助日本家庭应对价格飙升带来的生活成本冲击。
目前,部分日本商业巨头已经承诺大幅涨薪,其中包括,汽车巨头丰田、服装巨头优衣库,游戏巨头任天堂更是计划将基本工资大幅提高10%。
分析人士预计,日本大公司有望在2023年“春斗”谈判中提供约3%的加薪,这将是自1997年以来最大的加薪幅度。
大幅涨薪无疑会刺激日本通胀继续走高,因此,市场预期,如果“春斗”涨薪幅度超预期,日本央行或将转变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结束其债券收益率控制政策(YCC)。而这或将对日本股市、债市、汇市产生巨大影响。
近日,德意志银行在发送给客户的报告中大胆预言,如果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全面回归正常化,同时美联储暂停加息,日元汇率恐将较目前水平暴涨60%。
三八节最早源于美国。1857年的3月8日,美国纽约的纺织和制衣女工上街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微薄的薪水,促成了两年之后全世界首个女性工会组织的成立。开了这个先例,随后的每年3月8日都有类似的妇女示威活动。
1908年,仍然是纽约,妇女们提出“面包加玫瑰”的口号,要求得到经济和生活质量的双重保障。全世界首次庆祝妇女节也是在美国,最初定的是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从1909年延续至1913年。1921年,共产国际首先将3月8日确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而联合国则是于1975年首个全球妇女年开始在该日举行庆祝妇女节的活动。1917年的3月8日,俄国的妇女也开始举行罢工活动,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到了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科伦泰成功说服了列宁,将3月8日设为苏维埃的法定假日。自此,3月8日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妇女节。
但随着苏联的加入,这个节日在西方人的眼里逐渐有了社会主义的色彩,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冠以“国际”的节日实际上只在曾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少数国家里庆祝,除俄罗斯外,还有中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利亚、越南、白俄罗斯、马其顿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蒙古等,战前的乌克兰也庆祝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