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欧洲近古名将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3)

欧洲近古名将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3)

博客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顾剑

2。传奇的诞生:1757年罗斯巴赫会战(Rossbach)和洛伊滕会战(Leuthen)
这两场会战,是腓特烈军事艺术辉煌的顶点,使腓特烈跻身于欧洲军事史上最伟大名将之列。
科林战役后普鲁士战略形势极为严峻。整个欧洲都在向普鲁士进逼。普鲁士本土正南的萨克森、西里西亚有奥地利主力,与腓特烈的普军主力对峙,正东有8万俄军进攻东普鲁士,由普鲁士列瓦尔德元帅(Lehwaldt) 挡住,但是9月大杰格斯道夫(Gross -Jagersdorf)一战,惨败于阿普拉什金元帅的俄军。所幸阿普拉什金也吃惊不小,再加上补给困难,战后反而向后撤,他本人因此被女沙皇解除了指挥职务。正西是黎塞留公爵元帅的法军(当年红衣主教黎塞留的侄孙) ,在8月迫使英国王弟坎伯兰(Cumberland)公爵指挥的英国汉诺威联军投降,柏林以西汉堡--不莱梅--汉诺威方向门户洞开。所幸法军作战并不积极,黎塞留本人是个花花公子,浪费了乘胜前进的机会。腓特烈向西方向派去布伦斯威克的斐迪南亲王,从此以后,斐迪南一直独当一面,仅凭着一支小小的各国联合部队,化解西方方向法军的所有进攻,西方向在1757年以后,再也没有成为腓特烈的麻烦。不能不说,布伦斯威克亲王斐迪南元帅是腓特烈手下真正的帅才。
另外在西南方向,黎塞留的副司令,法国将军苏贝斯(Soubise)会合了德意志诸侯联军(他们是集合在奥地利皇室神圣罗马帝国旗下的) ,总兵力6万以上,穿过萨克森前来夹击腓特烈。腓特烈现在是四面楚歌,只是他占有内线作战优势,希望可以利用各路联军配合上的失误,集中兵力快速各个击破。
(1) 罗斯巴赫会战
后世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於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
面对四方大军云集,腓特烈留下贝文公爵的4万1千人,命令他在西里西亚境内进行防御,牵制住奥地利道恩元帅的10万大军。自己带少量普军,以塞德利茨为骑兵总指挥,星夜赶去迎击西南方向的苏贝斯。同时,腓特烈给西方向的法军黎塞留元帅送去一笔贿赂,买得他按兵不动,将斐迪南亲王的部队也抽调回来集中。正当苏贝斯和腓特烈之间的大战将要开始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道恩元帅分出哈迪克(Haddik) 中将的一支3千4百人的小部队,偷袭柏林得手,腓特烈连忙去救,所幸哈迪克只占领柏林一天就撤退了,腓特烈反正赶不上救援,又回到苏贝斯指挥的联军正面。联军4万1千人对2万1千普军,几乎占有2比1的优势,苏贝斯决定发动进攻,以求一战定乾坤。11月5日,罗斯巴赫会战开始。
罗斯巴赫是为数极少的腓特烈取守势的战役之一。战场在萨尔河(Saar)北面,普军防线成南北走向,面向西方。联军上午上午11点走出营帐,列3路纵队向东行进,意图是插入普军阵地和萨尔河之间。因为普军人数占绝对劣势,联军统帅部判断腓特烈有可能后撤避免会战,下午腓特烈判明法军进攻方向之后,才命令军队收拾营帐准备迎战,而法军正好以为普军开始撤退,加紧以纵队前进接敌。实际上,腓特烈计划以阵线右翼(北端)前面的一列小山丘为掩蔽,悄悄集中兵力于右翼,把左翼回缩,将法军引诱到普鲁士阵地南端和萨尔河之间的陷阱,加以歼灭。法军还蒙在鼓里,三路行军纵队还没有等到展开,就遭到普鲁士前锋塞德利茨4千骑兵的迎头痛击,先锋被击溃。但是塞德利茨初战告捷并不穷追,收拢部队,因为法军毕竟势大,一旦把敌人挤压得太紧,反而容易形成僵持。真正的打击来自普鲁士步兵主力,他们已经完成了旋转运动,把向西的正面改为向南,在高地上18门重炮扫射的掩护下,腓特烈的弟弟,普鲁士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杀进乱成一团的法军,而经过休整的塞德利茨骑兵同时迂回到法军背后,把战斗变成一场屠杀。激战中,德国北方骑兵用方言喊出的呼号“Gah To” ,竟然被法军错听成法语“蛋糕”的谐音,官兵更加摸不着头脑。罗斯巴赫战役下午3点半才开火,但是一个半小时之内,法军已经溃不成军,死伤3千人,被俘5千人。而普鲁士的损失,仅仅是165人阵亡,376人受伤。但是塞德利茨中将也在受伤之列,回国修养,没有能参加下一场洛伊滕会战。
罗斯巴赫战役是一场一边倒的胜利,经此一战,路易十四朝和路易十五朝早期法军勇敢善战的形像被毁坏殆尽,路易十五竟然还在战后授予苏贝斯元帅军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当年杜伦尼和孔代屡次入侵德意志,予取予求的时代,给德意志诸邦留下痛苦的记忆,而这次胜利大大振奋了德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且罗斯巴赫战役是腓特烈斜线阵势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
(2) 洛伊滕会战
罗斯巴赫战役是一个辉煌的成就,但是并不能改变科林战役之后严重的大战略形势。就在腓特烈奔向西南打击法军的时候,他留下来守卫西里西亚的贝文公爵,连续大败于道恩元帅和查理亲王的奥军主力,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劳陷落,全境几乎被占领,贝文本人被俘。腓特烈闻听噩耗,留下斐迪南亲王少量部队挡住西方向法军,高速进军北返,尽管他在西里西亚已经没有可以立足的基地,但是腓特烈以奇袭突然占领奥军在Neumarket的补给中心,出乎奥地利统帅部的意料。他们以为腓特烈在罗斯巴赫战役之后,应该进营地过冬了。奥军洛林亲王查理和道恩元帅有6万5千人。腓特烈尽管疲於奔命,但是仍然信心十足地以3万5千普军,寻找奥军主力决战,因为腓特烈错以为奥军只有3万9千。1745年12月5日,洛伊滕会战展开。
洛伊滕的战场形势,有点象反过来的罗斯巴赫战役:奥军拥有84个步兵营和144个骑兵中队,占领一条南北走向的防线,面对西方。左手和背后有一条小河。奥军中央以洛伊滕村为支撑点,左翼由Nadasti将军指挥,跟小河之间有一段距离。右翼由Luchesse将军指挥,左右两翼顶端相距近6英里,调动兵力不便。腓特烈有48个营2万4千步兵,128中队共1万2千骑兵,总兵力仅仅3万6千人,但是他拥有一个优势:比奥军熟悉地形,因为数年前普鲁士曾经在这同一片地方举行过秋季演习。腓特烈知道,在奥军右侧(北侧)前方,跟罗斯巴赫战场一样,也有一片高地,叫Borne山,可以用来遮蔽敌人视线,秘密机动部队。他的计划,跟法军在罗斯巴赫的意图相似,准备对奥军左翼到小河之间的空隙实施打击。
但是腓特烈比罗斯巴赫战役中的法军统帅精明得多,他的部队从西北向东南进入战场,前锋横越奥军防线面前,在前哨战中击溃奥军骑兵5个团,占领Borne高地,掩护主力从高地后面隐蔽继续向南行军,向奥军南侧左翼集结。因为Borne高地在奥军北翼当面,右翼指挥官Luchesse将军把当面展开的普军掩护兵力当成主力,误判普军主攻方向在北,连番向查理亲王和道恩元帅告急,查理将9个营预备队从南方调到北方,进一步削弱了自己左翼。普军主力从容集中,并迂回了奥军左翼顶点,下午一点,齐腾的骑兵和莫里茨亲王的步兵,突然打击在Nadasti将军的身上,从南向北卷击。Nadasti措手不及,一面向总部告急,一面试图发动骑兵反攻,但是被普军步兵击败,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Nadasti的奥军左翼被碾碎,查理亲王不得不以中央的洛伊滕村为轴,将南翼收缩,整个防线由向西旋转成向南。
下午3点半,战役第二阶段开始,洛伊滕村的攻防成为焦点,奥军凭借数量优势死守,大量兵力挤压猥集在洛伊滕周围,普军莫仑道夫(Mollendorf,后来成为元帅,拿破仑战争中1806年耶拿战役以82岁高龄出任普王顾问)近卫旅经过苦战,以数次冲锋占领该村,但是奥军稍稍向北退后,继续顽强防御,普军苦于无法从村里冲出,战局有陷于胶着的危险。
下午4点,战役进入第三个决定性阶段。原来奥军北翼的Luchesse将军,带骑兵主力70个中队完成集结,位置在中央洛伊滕村以西,面向南方,准备向洛伊滕附近的普军步兵主力左翼发动强有力的反攻。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位置,正好夹在洛伊滕村和更靠西的普鲁士德里森(Driesen)中将40中队骑兵之间。当奥军骑兵发起反攻的时候,普军骑兵马上从外翼发动侧击,顿时奥地利骑兵进攻队形大乱,Luchesse阵亡。得胜的普军骑兵继续向中央奥军主力发动侧击,而腓特烈本人和齐腾将军率领骠骑兵,迂回到奥军主力背后,整个奥地利防线中央和左翼被完全毁灭,奥地利大军崩溃。腓特烈乘胜发动坚决的追击,第一次把战场胜利发展成战略上的追亡逐北。普军虽然大战后非常疲惫,但是士气高涨,连夜喊着口号行军。
此役普军伤亡6382人,而奥地利在战场上损失了2万2千人,其中1万2千被俘,战后齐腾指挥骑兵穷追不舍,又俘虏奥军2千人。此外,整个西里西亚被收复,布雷斯劳的奥地利守军1万7千人也向腓特烈投降。总共算起来,腓特烈在洛伊滕战场上消灭的奥军,在4万人以上。军事史家把洛伊滕战役许为腓特烈大帝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就象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会战一样。也有评家把发生在1个月之内,互相有内在联系的罗斯巴赫和洛伊滕两大会战,看成一个整体的大战役。仅凭这两场会战,腓特烈就完全奠定了其作为古今最伟大名将之一的地位,普鲁士的一个永远的军事神话,从此诞生。
3。绝境:1758-1759年战局
罗斯巴赫和洛伊滕虽然都是经典的胜利,但是仍然无法改变普鲁士大战略上的孤立形势。1758年在西线,布伦斯威克的斐迪南亲王独自抵挡法军,他指挥10万人的军团,但是大多数是德意志几个盟邦(主要是汉诺威和布伦斯威克)和英国的人马,仅仅占用极少量的普鲁士军队。年初2、3月间,斐迪南把法军向西赶过威悉河(Weser) ,法军总司令黎塞留公爵元帅被解职,由克莱蒙特元帅(Clermont)接替。斐迪南亲王在这次作战之后被授予普鲁士元帅军衔。
在西南,腓特烈的三弟普鲁士亨利亲王也独当一面,镇守萨克森,与腓特烈主力遥相呼应。但是在东方,形势越来越危急:俄军总司令换成Fermore,拥兵4万5千人,腓特烈派多纳中将(Dohna,后成为元帅)接替列瓦尔德元帅的职务,但是以2万6千人的兵力根本无法完成挡住俄军的任务。因此今年腓特烈的战略重点,就转向东线的俄军。出乎意料的是,腓特烈当面的奥地利军主力虽然刚刚经过洛伊滕大败,又一次极快地恢复战斗力。腓特烈年初本想趁奥军新败,再给它一个打击,一劳永逸地解决它,然后再北上对付俄军。奥地利宫廷召回查理亲王,由道恩元帅全权指挥奥军。机动高手道恩不但没有让腓特烈逮住,反而抓住一次机会,伏击了普军的一个辎重运输队。因为奥军主力仍然有战斗力,而且不是一两个星期可以解决的,而北面东线形势越来越险恶,腓特烈不得不在没有彻底解决奥军的前提下,留下主力,仅带1万1千普军星夜北上去面对俄军。他明白,留给他解除东方威胁的时间,最多仅有4周,而且只许胜不许败。
(1) 曹恩道夫(Zorndorf)之战
1758年8月11日,腓特烈带1万1千普军脱离南方前线兼程北上,20日与东线的多纳中将会合,普鲁士野战军总数3万7千人,插在俄军Fermore主力和俄将鲁缅采夫(Lumyantsev)1万2千人的一个军之间,切断两者联系。俄军Fermor部4万5千人已经开始围攻奥得河上的屈斯特林(Custrin on Oder)要塞,闻听腓特烈到来,即解围退回奥得河东岸列阵等待会战。8月25日,曹恩道夫会战开始。
曹恩道夫战役伊始,俄军阵地面向东南方,右翼突前。腓特烈在东方,隔着一片森林面对俄军左翼。普军开始穿越森林绕过俄军左翼南下,运动到俄军正南,集中曼陀菲尔(Manteuffel)和卡尼茨(Kanitz)中将的两个师,由塞德利茨的骑兵支援,左翼突前,以斜线阵列攻击俄军突出的右翼。普军其余右翼兵力由多纳指挥。早上9点,左翼担任进攻的步兵师出发,普军大炮开始轰鸣。在行进途中,普鲁士左翼与中央联系出现空档,被俄军哥萨克骑兵攻击。等领先的曼陀菲尔师击退哥萨克的骚扰,投入总攻的时候,预定跟随在后,加强进攻力量的卡尼茨师走错了路线,运动到曼陀菲尔师右侧发起攻击,这样,集中的西路突破演变成宽正面进攻。俄军的抵抗极为顽强,战局向不利于腓特烈的方向发展。
腓特烈催促塞德利茨骑兵投入战斗支援总攻。塞德利茨立马于一片高地上,约束自己的36个骑兵中队隐蔽在高地后面按兵不动。他认为战机不到,急忙投入战斗也仅仅是加强正面实力而已,没有什么意义。腓特烈连下严令要塞德利茨出击,塞德利茨镇静地对传令官说:“战后我的脑袋是属於国王的,但是现在,还请国王陛下允许我用它来为国王效力。”
终於,普军步兵进攻失败撤退下来,俄军发动反攻。塞德利茨认为时机已到,他的三个团纵马跃上高坡,齐头并进,打击在胜利挺进中的俄军背后,一举扭转战局。俄军右翼败退。但是顽强的俄国士兵仍然在全线拼命抵抗,很多地点双方进入白刃格斗。晚8点半天色薄暮,双方各自退出战斗。在对峙几天之后,Fermore承认失败,于9月1日有秩序地后撤。曹恩道夫战役普军损失1万2千8百人,俄军损失1万8千人。腓特烈以前在罗斯巴赫把法军估计得过高,而这次则把俄军的顽强精神估计不足。腓特烈虽然以少胜多赢得了一次战术胜利,但是代价过於高昂,而且并没有瘫痪俄军的有生力量,俄军只是暂时后撤而已。对於腓特烈来说,他没有乘胜追击的时间,因为南方战场又一次告急,他不得不满足于暂时击退俄军,马上回兵南线对付道恩元帅的奥军。
(2) 霍克齐战役(Hochkirch)
腓特烈率领1万5千普军赶回南线战场,与弟弟亨利亲王在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会师,仅以3万人面对道恩元帅的10万奥军。一开始谨慎的道恩拒绝接受会战,仅仅有限后退,与普军保持接触。10月初腓特烈的3万普军在霍克齐扎下营盘,而老谋深算的道恩元帅在10月14日乘夜以8万大军成4路纵队偷袭普军营地,打响霍克齐战役。当时腓特烈还在睡觉,根本未加防范,普军措手不及。道恩以劳顿将军(Loudon)率四个师抢攻,普军Krockow少将率骑兵反攻阵亡。凯斯元帅闻报,急忙带亲兵赶往战场组织抵抗,为普军主力展开争取时间,结果凯斯身中两枪当场阵亡。另一位普鲁士元帅,德绍的莫里茨亲王也身受重伤,被抬下战场。因为凯斯和莫里茨的抵抗,普军争取到时间,好不容易组织起后卫线,收拢残兵,交替掩护着撤出战场。这是普鲁士的一场大败,损失9千多官兵,包括两位元帅。凯斯阵亡之后连尸体都没能抢回,还是奥地利代为埋葬的。莫里茨亲王重伤再也没有康复,他在战后被护送回柏林的途中,遇到奥军拦截被俘,不久被腓特烈赎回。莫里茨没有死于伤势,但是后来发现嘴唇上有恶性肿瘤,在七年战争结束前(1760年)病死。
霍克齐战役之后四天,腓特烈又遭受一次打击:他的姐姐,唯一理解他并时刻给他以鼓励的威廉敏娜公主,10月18日病逝于柏林。到这次战役为止,开战时腓特烈身边老一代的三位元帅,施维林、凯斯、莫里茨全都不在了。所幸腓特烈可以依靠手下两员骑兵大将,齐腾和塞德利茨,能够独立指挥一个战场的帅才也有两位,西线的斐迪南亲王,和腓特烈自己的三弟亨利亲王。而奥地利方面,涌现出两位杰出的青年将才,一位是劳顿(Loudon)将军,当年曾经想投入普鲁士军队,但是腓特烈看错了他,拒绝接纳劳顿。现在他是奥地利最好的两位野战指挥官之一。另一位是莱西将军(Lacy) ,道恩的参谋长,霍克奇战役的计划者。这两人都有独当一面的帅才,而且年轻气盛,比谨慎的道恩元帅积极得多。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莱西和劳顿经常独立指挥奥军一部,后来都晋升到元帅军衔,爬上奥地利军界最高阶梯。但是他们两人之间却互相嫉妒,水火不容。
霍克齐战役之后,道恩仍然谨慎,并不积极进攻腓特烈,但是道恩却是机动高手,腓特烈想绕过道恩,从萨克森东进西里西亚,后来又改变路线突然回军萨克森,调动道恩,但是每次都被道恩抢先堵在前面。年底道恩回营地过冬,腓特烈也回到西里西亚,结束了1758年战局。这一年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有赖俄奥作战不够积极,腓特烈居然保住了萨克森和西里西亚两个省份。
(3) 库勒斯道夫(Kunersdorf):山穷水尽
1759年战局开始,普鲁士在各个战场上有13万军队,而联军总兵力接近40万。年初,亨利亲王出奇兵成功地烧毁了奥地利军队粮草囤积地,道恩按兵不动。7月份的整个战略形势是这样的:西线能力超群的斐迪南亲王元帅面对法军,又获得一次胜利,腓特烈可以不去担心。南线腓特烈当面,道恩的奥军7万5千人仍然按兵不动。东线俄军总司令换了萨尔特科夫(Saltykov)上将,主力有6万人。腓特烈自己领兵挡在道恩和萨尔特科夫之间,阻止俄军南下或者奥军北上会师。但是在俄军当面,多纳将军节节败退,腓特烈焦躁起来,派威德尔(Wedel)将军接替,强逼着威德尔以2万8千普军进攻萨尔特科夫的6万人。并不是人人都能象腓特烈本人一样以少胜多的,7月23日,威德尔在Paltzig进攻战失败,损兵8千人,东线危急。
腓特烈留亨利亲王镇守原地,警戒道恩元帅,自己带兵北上,渡奥得河迎击俄军。同时,道恩本人虽然不动声色,但是他分出2万4千奥军交给劳顿将军指挥,让他北上与萨尔特科夫的俄军主力会合。於是腓特烈必须以不到5万普军,面对东线6万4千俄奥联军。8月12日,普鲁士和俄奥联军之间爆发库勒斯道夫战役。
库勒斯道夫战役俄奥军的防线,跟曹恩道夫战役一样,也是东北-西南走向。腓特烈以芬克将军的一个军在北方俄军左翼顶端列阵佯攻,同时集中主力于正东和南方进攻。但是这次腓特烈的攻势过於鲁莽,战前侦察不力,他不知道,他所选择的进攻点,实际上是联军防御最强的部分,而且防线正面有一片池塘,地面松软,不利于作战。上午11点半,普鲁士主力发动炮击,60门重炮分成3个炮兵群,猛轰联军战线,俄军40门大炮被炸毁。普鲁士步兵在炮火掩护下,最初一小时进展顺利,粉碎联军5个超大编制的团,拿下Muhl-Berge突出部。但是腓特烈不知道,这个突出部后面有一条山谷形成天然障碍,普军继续进攻必须越过这条山谷,俄军就在山谷周围站稳脚跟,凭险据守。普军正面攻不上去,投入骑兵预备队再攻,骑兵将军塞德利茨受伤被抬出战场,第二任骑兵指挥官符滕堡亲王又受伤撤出战斗,第3任骑兵总指挥Platen中将变换攻击点,将主力越过干涸的池塘进攻,结果陷于松软的地面,俄奥骑兵乘势在炮火掩护下反攻,普军阵形大乱,腓特烈的两匹坐骑倒毙,一发子弹击中腓特烈胸部,正好打在他的金质鼻烟盒上,腓特烈死里逃生。
库勒斯道夫战役,腓特烈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以劣势兵力鲁莽发动进攻,结果成为他生涯最惨的一次失败。普军死伤逃亡损失惨重,在撤退之后,马上能集中起来的不够3千人,几天之后,也不过才收拢了1万8千人。此战腓特烈共损失1万9千人,包括6千阵亡。萨尔特科夫不久晋升俄国元帅。腓特烈失败的原因,除了低估对手,战前侦察不力之外,军队素质也很关键:经过连番大战,战争开始时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士兵,差不多全都损失掉了,为了弥补普鲁士人力不足,腓特烈不得不把各次战役中俘虏的德意志各邦(包括奥地利)的士兵补充进军队。普军素质严重下降,这就是普鲁士军队依靠棍棒和体罚维持纪律的深层原因,当时也是维持军队不得已而为之。
库勒斯道夫战役是一场腓特烈输不起的战役,因为这次失败之后,萨尔特科夫的俄军主力、道恩的奥军主力、奥军劳顿和哈迪克(Haddik)的独立军团,成环形云集在普鲁士本土周围,给腓特烈套上了绞索。腓特烈本人以为一切已经结束,甚至准备在柏林坚守并战死。但是盟国之间的分歧解救了他:萨尔特科夫和道恩之间严重不和,俄奥两军主力未能在柏林城外会合。同时,亨利亲王的4万普军在道恩背后出击,破坏道恩的交通线,道恩元帅不得不回师应付。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并不象奥地利那样有切身的利益,奥军一撤,摄于腓特烈往日威名,俄军也觉得犯不着为了奥地利的政治目标火中取栗,於是也撤回奥得河以东,回营地过冬去了。
但是腓特烈的苦难还没有因这个奇迹而结束。腓特烈尾随道恩向南,与德累斯顿境内的亨利亲王会师,总兵力又恢复到6万,与道恩的奥军主力对峙。时值隆冬,双方的补给都困难,腓特烈派出芬克(Finck)将军率一个军1万5千人穿插至敌后,破坏道恩的交通线,同时搜集补给。没有想到,老谋深算的道恩元帅,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派出3万2千奥军离开大营,分三路悄悄包围了芬克的部队,在雪地里发动奇袭,11月20日下午,芬克全军投降,奥地利仅损失934人。这就是Maxen战役。两星期以后,奥军又消灭了另一支腓特烈派出来破坏交通线的支队,歼灭Diericke少将的3个营。这样的零散损失,是腓特烈所承受不起的。

(未完待续)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顾剑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