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立宪救国还是图强救国?

立宪救国还是图强救国?

博客

立宪救国还是图强救国?

《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正式出版,版本多达二十。书中封面题:“首为商战鼓与呼”,内容包括了建设现代国家和解决当日危难的所有问题。其内容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根源乃在于专制政治。现今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盛世危言》文本,分别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5卷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14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8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

一般历史学家认为,君主和君主制度是从这些首领制度中产生的。欧洲游牧民族从罗马末期民族大迁移到中世纪君主独裁国家的建立被比较完善地记录下来了。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英国。早在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的《大宪章》中,就规定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国王在征税权力方面的限制,以及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和财产权等一些内容。这既是君主立宪制的最早起源,也是英国宪法的开端。1688年反对詹姆斯二世的“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其内容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实施,不得征收和支配赋税,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应定期召开议会,议员由人民自由选举产生,议员在议会自由发言的权利,国王不得干涉;不得另设宗教法院或特别法院,不得滥用残酷的刑罚,不得在判决前没收特定人的财产等等。这样就确立了议会至上,法院独立,臣民的权利和自由不被侵犯等几大基本原则,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君主立宪的一种形式,特点是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以政府首脑(通常为首相和总理大臣)为首的内阁是国家的行政机构,内阁由议会议员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虚君,无实权。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帝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禁锢,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选择出逃国外,并在留学生群体中宣传“立宪救国”思想,希冀能够在大清朝实现君主立宪制,而以孙中山等人为首的革命派则选择宣传反清革命,救国图强。

当两方代表人物,孙中山与梁启超在日本相遇。孙中山为了能够说服梁启超,团结一切力量,更是与身为保皇派代表的梁启超进行了几日的商谈。但都有拳拳爱国之心的彼此,却没有达成一致。而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实则都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都是有迹可循,也都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所进行的民主选择。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生于大清帝国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成长于翠亨村、檀香山及英属香港,祖籍广东东莞、客家人,中国近代政治家与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办人,亦是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革命推行民主与政治经济等各种制度现代化的先行者与开拓者,亦是辛亥革命的发起者与领导者。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后人多用此化名称其为“孙中山”。1940年4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明令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国共产党尊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为何孙中山会坚持反对君主立宪制?

在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之中,国家元首的地位,事实上只是礼仪性的并无实权。而君王之所以存在,那便是因为他依旧受到人民的爱戴与尊敬,有着聚拢民心的作用。这一点尤其以英国最为明显,自光荣革命爆发,英国便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确立了实权,君权也便是议会授予,君王只需要充当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聚拢民心便可。

而在中国,当戊戌变法失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甚至于希冀借助义和团运动,无视以张之洞等为首的东南互保十五省滔滔民意,愚昧无知的向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十一个西方列强同时宣战,并最终以慈禧太后西逃,签订《辛丑条约》为结局。

与康有为、梁启超所坚决拥护的君主立宪制不同,孙中山早年其实也向李鸿章上书希冀实行君主立宪制,但被驳回。这样让他意识到顽固派的强大,既得利益者的不甘心退居二线。而随着社会发展,孙中山已经认识到,只有彻底地打破旧有的秩序,废黜清政府的统治,因此而产生的民族矛盾,社会矛盾问题才会得以解决。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布改制,成立内阁。武昌起义点燃了人民的怒火。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谢盛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