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宵枚:读蓝蓝的纽约抗疫日记

宵枚:读蓝蓝的纽约抗疫日记

博客
  • 今天读完了蓝蓝的纽约抗疫日记。蓝蓝下了不少功夫写她的抗疫日记,她记下了纽约在2020年三月的生活变化,也准确地把白宫抗疫态度,措施变化的过程准确地记录下来。从她的日记中,我学到很多,我好感激她啊。可惜3月27日离她家只有5英里的一场车祸,夺取了她的生命,纽约抗疫日记在写完了3月25日后,嘎然中断了。有朋友说蓝蓝在过路时,也许正在想着她的文章,没留神啊。很有可能啊。她的日记是她用生命写出来的啊。
     
    蓝蓝住在纽约--李堡, Fort Lee--那里也属于大纽约地区,纽约人提起总统,总会有些批判的意味。住在纽约的每个人,就像中国的北京人一样,似乎都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蓝蓝的记录也有这样的光彩。但是她如同素描似的记述,使我对政府大手笔的抗疫措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蓝蓝的日记解了我一个心结。她说美国医疗界在研究多种治疗方案。这是我最想知道的。我从二月初就开始追踪这个流行病。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遥远的地方发生的大事件,而那个遥远的地方,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去过。那时,在武昌的许多大学旁边,人们还可以看到农民扶犁赶牛耕田。我因为职业的缘故,很关心疾病的治疗。慢慢地,狼来了。美国有了第一例病人,这个病人有中国疫区旅行史。美国对这个病人用了抗病毒药,"人民的希望"。 我读了这个病例的详细介绍,这个病人治愈出院了。接下来,西雅图出了好几个案例,他们都是养老院的居民,但是他们的结局都很不妙。当时美国媒体的说法是,他们都是老人,意思是因为年老,所以他们病了,所以才会不治身亡。消息中没有提怎么给他们用药。当时流行的说法是COVID 19,不就是感冒吗? 因为我一直在读武汉的故事,我知道李文亮医生不是老人,还有很多有名有姓的不治身亡的病人都不是老人。难道非要死一些年轻人,才会使美国人重视不成? 接下来,又听到一位布鲁克林男人的故事。他在日本住了两周,回到美国几天后,开始发烧咳嗽,他到布鲁克林的一家医院急诊室看病,主动要求住院隔离,结果说是急诊室查他没事,就放他回家了。最可气的是急诊室告诉他,你可以回家,坐地铁也行! 连这位病人对这家急诊室如此心大都感到震惊。我听到这个故事后,简直要抓狂了。
     
    接下来是听到那位在纽约中城办公的"毒王"律师的故事。他没有去过中国,日本。可是他自己得病,连带着把家人,邻居,拉拉扯扯小城里一百多号人都传染上了。能在纽约中城做律师,他一定是聪明绝顶,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说明,一般的社交接触就会传染上COVID-19 。插一句话啊,不知这位律师现在怎样了? 只知道后来他住的纽约州小镇被封了,为了杜绝病毒传播。
     
    那时美国的大道消息是说这个COVID-- 19无药可治。但是那时中国已经制定了治疗方案6,治疗方案7,那可是用三千多人的性命换来的方案,是集全中国医疗大家智慧换来的,值得参考的方案。对轻症,他们用中药,加强营养,加强免疫,进行一些症状治疗。到了病人的病程发展到中症,他们就开始上抗病毒的药物,这些药原本用来治艾滋病的,治丙肝的,治伊博拉的。同时,他们也给病人用奎宁。对奎宁,他们根据病人的体重调整剂量。到了重症,病人就要上呼吸机了。从轻症到中症,大约3到5天,病人或者继续不舒服几天,有一些比流感更加不舒服的症状,但是没有气喘,这样的病人他们可以靠抵抗力和营养,慢慢地好转。还有的病人突然从中症转成重症,这个急剧变化的时间少则几小时,多则两,三天。在疾病恶化的时刻,病人一定要住院,吃药,密切观察。那些可以大量收治病人的方舱医院,就是COVID---19 病人的诺亚方舟。如果到了症状加重,气促时,还不住院的话,病人可就是听天由命了,九死也可能不得一生。
     
    蓝蓝在她的日记中说有专家在研究治疗COVID---19的方案,那就太好了。我特别相信严防死打,不被传染,我也特别相信,如果被传染了之后,能有药物减轻病情,可以给病人一些与死神争斗的时间,最后有可能达到痊愈。我好希望在我们本地疫情爆发之前,美国的试行治疗方案已经摸索了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病人病情转变成重症之前,及时,有效地治疗,以延缓病情恶化,给病人自身免疫一些时间,来和病毒做殊死搏斗。那样,也就会减少很多人需要用呼吸机了。
     
    蓝蓝有老公,妈妈和她同住,他们还有两个女儿。蓝蓝从贵州出来,在苏州读的大学。
    感谢蓝蓝! 我会永远记着你。
     
     
    我不认识蓝蓝。是亚特兰大笔会会长若敏和笔友魏玲告诉我们这个噩耗的。我听说了之后,除了读完了她的抗疫日记,还找来了蓝蓝的其它作品来读。我的印象她是一个奇女子,描写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底层生活。


  •  


  •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亚特兰大笔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