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黎氏兄弟和毛澤東夫婦

黎氏兄弟和毛澤東夫婦

博客

黎氏兄弟和毛澤東夫婦

 

                                                     ——王亞法

 

吳祖光先生生前喜歡題“生正逢時”的條幅送人,我所見到的就有兩幅,一幅是他送給成都老報人——車輻先生的公子車新民兄的,新民兄在我微信上的昵稱就是這四字;另一幅是他送給上海《文匯報》的高級記者鄭重先生的。我和吳祖光先生沒有緣,九十年代初,黃苗子和郁風伉儷在澳洲布里斯本,我去探望。那時我正在搜集張大千和郭有守親戚關係的資料,和黃苗老談及此事,黃苗老說,郭有守的妻子楊雲慈是楊度的女兒,是搞電影研究的,和吳祖光先生稔熟,有機會可找吳祖光先生瞭解,可惜等我有機會上北京時,吳祖光先生已經仙逝了,沒有機緣,因此沒得到“生正逢時”的墨寶。

         開場白一番絮叨,說“生正逢時”,是為了引出臨終時反復哀嘆:“生不逢時”的一位歷史人物,一位被霸權要刻意遺忘,而歷史不會忘記的人物——黎錦暉。

         黎錦暉湖南湘潭人,和毛澤東同鄉。

         黎錦暉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是前清舉人,官居太守。他家兄弟八人,皆出類拔萃,個個英才,大哥黎錦熙,語言學家,北大教授,國語文法和台灣所用的注音字母創始人之一;黎錦暉是老二;老三黎錦耀是地質學家,曾擔任《中華礦學雜誌》總編;老四黎錦抒留學德國,主辦過“平民教育促進會”;老五黎錦炯是灤河大橋的設計者:老六黎錦明是被魯迅稱譽的“湘中作家”;老七黎錦光是鄧麗君唱的《夜來香》詞曲的作者;老八黎錦揚是《花鼓歌》的創作人,著作等身,一百零四歲終老美國。

         黎氏昆仲在民國文壇上素有“黎氏八駿”之稱。

         黎氏八駿,花絮繁多,如一一寫來,恐怕五百萬字也不能收筆,筆者蜻蜓點水,擷取一二。

         先說大哥黎錦熙。他和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是朋友,曾在長沙優級師範學校任教,是毛澤東的語文老師,後來去北大當教授。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打工時,常去黎錦熙家中蹭飯,黎錦熙待之上賓,每次飯罷,故意把一罐原裝的“三炮臺”香煙放在桌上,自己則借故回臥室午睡。黎錦熙走後,毛澤東則吞雲吐霧,大過煙癮,然後又抽出若干支放入衣袋,以備不時之需。傭人見此不端,告謂黎錦熙。黎錦熙趕緊搖手,叫傭人不得外傳,說此青年志向不凡,前途不可限量……運筆至此,筆者想起一則歷史典故:說是唐朝名臣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退休後唐肅宗賜給他一座王府,讓他安享晚年。一天他染病,躺在榻上看歌妓表演,突然司閽來報,說有位叫盧杞的小官求見。郭子儀頃刻臉色大變,趕緊屏退左右女眷和家人,勉強支撐案几,帶病接待。盧杞走後,家人說您老官職遠在盧杞之上,為何如此懼怕?郭子儀說:“杞形陋而心險,左右見之必笑,若此人得權,即吾族無類矣。”意思是,盧杞相貌醜陋(據傳半邊面孔青紫,如《水滸》中青面獸楊志),你們見了,一定會竊笑,然而他是一個陰險記仇,睚眥必報的小人,一旦得勢,必欲報復,我家難免要遭滅族之災。後來果然盧杞得勢,他逼死了顏真卿等許多忠臣,而郭子儀卻躲過了一場災禍。所以後人有:“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之説。

話歸正傳,由於黎錦熙對毛澤東的禮遇,四九年後得了丹書鐵券,獲毛澤東的保護,躲過了屢次政治運動,文革中也沒有受到衝擊。

         而老二黎錦暉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黎錦暉的名氣很大,他是流行歌曲的“鼻祖”,中國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幾乎全出於他一人之手,鄧麗君唱的歌曲,不少是他的作品。他創辦的“中華歌舞專門學校”和“明月歌舞團”培養了許多電影明星和歌手,如:聂耳、周璇、王人美、王人藝(王人美哥哥)、黎莉莉、李明暉(黎錦暉女兒)、徐來、白虹、严华、陈燕燕……最著名的要數周璇,周璇原名小紅,她以一曲“民族之光”走紅,黎錦暉便把歌詞中“與敵人周旋在沙場之上”的“周旋”二字,爲小紅更名,後來周旋在“旋”字傍加了個“玉”字,成為“周璇”;國歌作曲者聶耳也是“明月歌舞團”人員。他於一九三一年考入“明月歌舞團”當小提琴手,其時才二十歲左右,心智尚未成熟,在田漢等左傾人氏的影響下,以“黑天使”的筆名在報刊上寫文章,抨擊黎錦暉,說:“明月社帶領一班紅男綠女東奔西跑,國內國外,顯了十幾年的軟功夫,被麻醉的青年兒童無數,無數……”將黎錦暉的作品標為“黃色歌曲”、“靡靡之音”。聶耳的抨擊,最終導致“明月社”解散。聶耳離開“明月社”後,受地下黨的派遣,取道日本去蘇聯進修,不幸在日本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身亡,年僅23歲。

         一九四九年後,黎錦暉屢遭磨難,死於非命的的結局,是由這件小事引起的:

         “明月社”初創時,在上海招生,一天有位叫藍蘋的女青年來報考,黎錦暉通過考問後,沒有錄取,把她打發走了,就此和後來的皇后娘娘接下梁子,不得好死。一九五一年朋友問他當時的情況。他説他是主考,發現藍蘋説話時眼眸亂轉,他腦中突然浮起孟子的一句話:“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所以不予錄取。嗣後他以爲這是二十多年前的舊事,藍蘋已經變成江青,不會計較——然而江青卻沒有忘記,一九五五年,黎錦暉去北京參加全國第三次文藝界代表會議,劉少奇在會上談到黎錦暉的的“葡萄仙子”和“小小畫家”是中國第一歌舞劇。誰知這話觸怒的江青,認爲她主持的“白毛女”才是中國第一歌舞劇,黎錦暉搶了她的風頭,於是在她的縱容下,文藝界開展了一場批判“黃色音樂”的運動,黎錦暉就此被打入另冊,銷聲匿跡。到了文革,批判劉少奇時,又帶出了黎錦暉,一時《人民日報》、《文匯報》、《光明日報》開足馬力,抛出“劉少奇吹捧的黎錦暉是何許人也”、“惡霸班主”、“舞廳把頭”、“反革命上校”等批判文章鋪天蓋地。造反派和紅衛兵反復上門抄家,輪番毒打,一九六七年二月五日,紅衛兵又上門抓他揪鬥,黎錦暉恐懼至極,臥床不起,被拖下床時已奄奄一息,送醫院不治身亡,臨終時反復哀嘆:“生不逢時,生不逢時……”  

         嗚呼,龍生九子,黎錦暉畢竟是搞音樂的,浪漫率性,不能和他搞文學,學識嚴謹的大哥黎錦熙相比,一個識得時務,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個懵懵失誤,枉送性命於九泉。

         黎錦暉臨終時哀嘆“生不逢時”,至少引起了我們兩代人的共鳴,然而又可奈何呢?

       最後以黎錦暉的遺作《明月歌曲一二八首》的引言作爲本文的結束語:“這年頭兒,做人難,作文也難,作曲更難……”我不禁要問:這年頭和那年頭又有什麽區別呢!

 

 

二〇二二年五月三十日於食薇齋北窗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王亚法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