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地道独特的文化中国景观?
乡土中国:地道独特的文化中国景观?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折桂,再次激发了同胞们关注中国文学艺术与外部世界互作关系。社会学博士椰子博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次得奖的为何是莫言而不是刘震云,池莉,或者是王安忆?莫言写农村和农民获奖,难道西方人觉得中国还是一个农民国?
刘震云的都市小公务员写的的确很棒,池莉那些武汉小市民的刻画非常有趣,王安忆除了那些知青文学,还有不少关于上海的精彩故事。这些作品的确在中国文学爱好者中很受欢迎;反之,对于土得掉渣的莫言,不少城市青年感觉没有多大兴趣。
其实自从张艺谋拍《红高粱》(由莫言同名小说改编)走红开始,老谋子就拍了许多乡土题材的作品,如《秋菊打官司》,《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等。这些作品得了好多国际大奖。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海外见到一些爱国同胞们恨恨地谴责说,张艺谋,莫言这些人真缺德,通过向洋人展示中国的丑陋来出名得奖。弄得老外同事以为中国还是五十年,一百年前的乡下,我们中国和中国人的国际地位永远都没法提高!老谋子简直就是一个大汉奸!
山哥起先也多少有些同感。都市题材的作品对我们的确更有吸引力。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现代化,这个古老的国家正在出现许多新鲜事务。如六六的《蜗居》,王朔那些北京人生活故事,程乃姗,王安忆等笔下的上海,都曾是我喜欢的。
大学毕业后我曾独自旅游了十多个国内主要大城市。但当我来到湘西张家界时,才感觉一种特别的亲切。可当我向一位同事推荐时,他却说,都是些山,石头,没啥意识,不如去游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山哥第一次感到了震撼。
长沙附近有几个千年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一位同游的老同学说,没啥特别的。我们从小在这种石板街,吊脚楼的临河小镇长大,真的没觉得这是什么风景名胜。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我开始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当人们长期生活在工业化的大都市,就会对另一种乡村文明产生好奇感。而华夏的农业文明,是人类延续最持久的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我们当代的中国人上推三代,有几个不是“乡下人”?就是你数代居住在城市,乡下的亲戚朋友等还是少不了的。
当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漂亮先进的大都市后,那些硕果仅存的古老乡间村镇,还有那淳朴的民风,久远的习俗,地方特色的建筑歌舞戏剧饮食等,就越来越成为人们眼中亮丽的风景。
诚然中国也有一些故都古城。那些地方常带给世人深刻印象。不过中华古文明的主体并非工商文明。
记录我们那些乡土文明,也是对自己根的寻找。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并且与世界其他民族有了比较和分别后,才会对自己民族有坚定的信心,方能不辜负造物主的恩赐,明白自己前面的努力方向。
乡土中国,或许并不只是民族落后丑陋的过去,也可以是一张令人不卑不亢的华夏名片。
看自己和他人都要合乎中道。这也是造物主对我们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