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 (二)
父亲充满期待地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他那曾有的旧政府某部委中技术官僚的身份使得他生命中后几十年的生活变得沉重。尽管后来他还一直在机关里主持着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民主党派的身份背景,但在那个年代,像父亲这样的人政治上是要被划为异类的,是不会被信用的。那饱经患难的生活使得他改变了很多。以后的日子里,工作之余的时间,他只是潜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经常是和着一杯清茶,读着历史、文学方面的书籍,研究着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父亲有着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儒雅气质和浪漫情怀,喜欢读历史,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喜欢观景赏花,喜欢研究人物。他习惯以研究的方式去读书看报,记忆力超常的好。
他不善家务,不会买东西。但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一些小礼品,而这些礼品在当时是那样使我们兴奋。他在意我们读书的情况,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他是那样高兴;如果某一次,谁的成绩差一点时,他会很严肃地找我们谈话。上学的时候,我爱和父亲聊天,有时我会把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重复给父亲听。他听得很认真,有时会纠正老师讲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他教育我们,凡事要追求本质,而不要注重那些表面的形式的东西。
记得我从下乡时回家探亲,曾问父亲,“如果我将来不能返城怎么办”,他很认真地回答我,“那就留在那里,把它当成事业去干”。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返回农村时,父亲帮我提着行李,一直送我到火车站。同去送我们的还有过去的一些同学。列车鸣响了启动的汽笛,送行的同学们还拉着我们伸向窗外的手。列车徐徐启动了,这些同学跟随着列车挥动着手臂,缓缓前行。列车越开越快,送行的同学步伐越走越快,后来变成了小跑,追逐着开动的火车。父亲远远地站在站台上,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到农村后,父亲在给我的信中说,“在火车站送别的那一刻,我被你们年轻人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让我想到了我的年轻时代。”在农村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父亲对我们的要求:正直向上,诚实、老实、踏实,不要有一点浮躁,不要沽名钓誉,不要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成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帮助我们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当我为选择专业的问题征求父亲的意见时,他很坦诚地对我谈了他的想法:“你如果有可能选学理工科,就不要选学文科。如果你喜欢文科,可以作为兴趣去自学。人总要有一技之长,这样,到了什么时候,你都能有谋生的技能。”我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作为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他对社会动荡、世道沧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有着太深的体会,起伏沉沦,他经历了太多。他是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感受告诉我们,希望我们远离那光怪陆离充满诱惑的名利场,能凭自己的技能和努力,过那种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的平凡生活。
父亲正直、宽宏,心态平和。他不会投机钻营,不对人设防,也不懂去计较。每次有远方的亲戚朋友来度假旅游,他总是留客人在家里吃住,还尽力带他们到北京的名胜古迹去玩。朋友有了困难,他会解囊相助,对同事也是一样。记得每次他换老花镜时,旧的一副眼镜总是随手就给了戴着合适的同事。小时候,我有时会到他的办公室去玩。回家后就顽皮地问他的同事哪个人好。父亲对每个人的评价一律说好。在我和父亲接触的几十年中,我没听他说过任何人不好的话,没见他和任何人存在过芥蒂。正是因为这样,父亲的很多同学、同事、部下多年来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直到父亲生病,语言表达已经变得困难的时候,他的同学、朋友、同事还是会远道来看他。和他在一起坐坐,对他说说话,也和我们家人聊聊他们和父亲之间的往事。
(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