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回国探亲随笔
初春的三月,我又一次回到了我久别的故乡,那个夏天以火炉著称的江城——武汉。不到三周的探亲假,因来回在芝加哥转机时都赶不上当天的飞机而要在芝加哥住一晚,在武汉实际只待了十五天,感觉就像蜻蜓点水似的来去匆匆。
家中的父母都已过了耄耋之年,白发苍苍,所幸身体无恙,且朗朗笑声不减当年。父亲有些腿脚不便,说话亦有时会犯糊涂。母亲仍是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此次之行,免去一切游玩和应酬,除去两天去看望公公婆婆,两天看望弟媳妇(因车祸受伤在娘家卧床休养),其余的时间全部的都用来了陪伴父母。
三月的武汉,乍暖还寒。回到家的头一个星期,天天晴天蛮暖和的,可后一个星期却天天阴天下雨,温度只有2-12摄氏度,那种湿冷的感觉硬生生地提醒着我这就是武汉。感冒,是武汉硬塞给我带回来的礼物。
既然赶在了三月回武汉,就想去武大看樱花。曾经在武汉生活了那么多年,还真没去武大看过樱花呢。母亲也说,她也有十几年没去看过樱花了。为避开周末和白天的人潮,在我离开前的那个星期五、那个空气中伴着绵绵细雨的早上,我和母亲来到了武大校园。我们从南大门进去,经过樱园,再沿着樱花大道下来经武大的正门出来。我还是三十年前弟弟在武大上学时来过武大,今天算是故地重游吧。因为刚下过雨,湿润的空气透着几分清新,也许是时候稍早,满树的樱花还只是含苞待放,让人略觉得有些失望。路上游人不多,匆匆赶路的是去教室上课的学生。倘佯在校园间,我和母亲竭力的搜索着当年的记忆……
左一,和母亲有着同样年龄的建筑。谁要是常年在里面的顶楼上班,一定身轻如燕。左二,挂满枝头含苞待放的樱花。左三,樱园旁边的教学楼。右一,路旁盛开的桃花(我猜是桃花吧)。
枝头上含苞待放的樱花。
从武大大门出来,我们乘车来到户部巷吃早点,也就是武汉人俗称的“过早”。武汉人过早的内容可谓名目繁多,传统的有油条、面窝、糯米鸡、糖油粑粑、糍粑、烧麦、包子、米发糕、汤包、豆皮、热干面、豆浆、汤粉、豆丝(一种用绿豆和米一块磨成浆再做成的米粉)、豆腐脑(武汉人喜欢用糖拌着吃)、等等。不知从何时起,户部巷成了汉味早点一条街。记得我02年回国时,母亲也带我来过这里,说是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武汉正宗的早点。那时卖家比现在少多了,门面也都很简陋,巷口的牌坊也很小,但早点的味道确实不错。特别是有位老婆婆炸的面窝,面窝的外圈外焦里嫩,中间的部分嘎巴脆脆,淡淡的咸味带着葱香,让我印象很深。但凡家里有亲戚或是朋友到访,母亲总要带他们来此品尝。我今次再来,发现不仅巷口的牌坊变大变气派了,里面的商家也更多了,特别是有些老字号的铺子也搬来了这里,像蔡林记(热干面)、四季美(汤包)、德华楼(包子)等,整条巷子看起来也比原来整洁有序多了。
由于饿了一早上,我忍不住还是直奔那些个熟悉的早点,想去重温那些久违了的记忆中的老武汉的味道。
没有看到那位卖面窝的老婆婆。先来个糖油粑粑,在来碗烧麦,这家的烧麦味道真不错,除了我们吃的,还另买了两份带回家给留在家里的父亲和上班的弟弟。乘着吃烧麦的空儿,母亲向卖烧麦的摊主打听那位卖面窝的老婆婆,可巧,她说那是她的婆婆,她婆婆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已经不做了。她给我们推荐了另一个卖面窝的,我们去尝了,感觉好失望。母亲告诉我,现在的面窝叫“金包银”,里面放了糯米粉,我个人觉得远没有原来的好吃。和母亲分吃了一碗热干面后,实在是没有肚子再装别的啦。只好把那些没吃过的统统放到我的照相机里打包回来,留着以后再去慢慢地回味吧。
在我离开武汉之前的那个星期六,我又一次到我的弟媳妇的娘家去看望她。由于车祸造成的骨折,她必须卧床静养三个月。弟媳的娘家在汉口,旁边有个解放公园。若坐公汽去她家,正好在公园门口下车,步行穿过公园就到了。解放公园不是很大,但修整得非常漂亮。一路走来,虽然阴天,虽然湿冷,只见粉色的和白色的玉兰花在寒风中怒放。桃园里的桃花,路旁边的红叶李花也毫不示弱的争奇斗艳。小孩子在池塘边喂着金鱼,亭子里有戏迷们在拉琴练曲,更有一对新人在小木屋前摆拍结婚照呢。我若不是有任务在身,真想在公园里多逗留一会儿,多拍一些照片。
左一,绽放的红叶李。左二,池塘里的金鱼。左三,路边的野花。右一,即将冲进围城里的一对新人。
这次回来与上次回来相隔了三年。每次回来都会发现家乡又有了些变化。当我尽力地去寻找着记忆中家乡的模样的时候,才发现也许是自己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家乡变得让我感觉越来越陌生了。三环、四桥、地铁、江滩、还有鳞次栉比、目不暇接的幢幢高楼,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武汉崛起了!
家中的父母都已过了耄耋之年,白发苍苍,所幸身体无恙,且朗朗笑声不减当年。父亲有些腿脚不便,说话亦有时会犯糊涂。母亲仍是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此次之行,免去一切游玩和应酬,除去两天去看望公公婆婆,两天看望弟媳妇(因车祸受伤在娘家卧床休养),其余的时间全部的都用来了陪伴父母。
三月的武汉,乍暖还寒。回到家的头一个星期,天天晴天蛮暖和的,可后一个星期却天天阴天下雨,温度只有2-12摄氏度,那种湿冷的感觉硬生生地提醒着我这就是武汉。感冒,是武汉硬塞给我带回来的礼物。
既然赶在了三月回武汉,就想去武大看樱花。曾经在武汉生活了那么多年,还真没去武大看过樱花呢。母亲也说,她也有十几年没去看过樱花了。为避开周末和白天的人潮,在我离开前的那个星期五、那个空气中伴着绵绵细雨的早上,我和母亲来到了武大校园。我们从南大门进去,经过樱园,再沿着樱花大道下来经武大的正门出来。我还是三十年前弟弟在武大上学时来过武大,今天算是故地重游吧。因为刚下过雨,湿润的空气透着几分清新,也许是时候稍早,满树的樱花还只是含苞待放,让人略觉得有些失望。路上游人不多,匆匆赶路的是去教室上课的学生。倘佯在校园间,我和母亲竭力的搜索着当年的记忆……
左一,和母亲有着同样年龄的建筑。谁要是常年在里面的顶楼上班,一定身轻如燕。左二,挂满枝头含苞待放的樱花。左三,樱园旁边的教学楼。右一,路旁盛开的桃花(我猜是桃花吧)。
枝头上含苞待放的樱花。
从武大大门出来,我们乘车来到户部巷吃早点,也就是武汉人俗称的“过早”。武汉人过早的内容可谓名目繁多,传统的有油条、面窝、糯米鸡、糖油粑粑、糍粑、烧麦、包子、米发糕、汤包、豆皮、热干面、豆浆、汤粉、豆丝(一种用绿豆和米一块磨成浆再做成的米粉)、豆腐脑(武汉人喜欢用糖拌着吃)、等等。不知从何时起,户部巷成了汉味早点一条街。记得我02年回国时,母亲也带我来过这里,说是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武汉正宗的早点。那时卖家比现在少多了,门面也都很简陋,巷口的牌坊也很小,但早点的味道确实不错。特别是有位老婆婆炸的面窝,面窝的外圈外焦里嫩,中间的部分嘎巴脆脆,淡淡的咸味带着葱香,让我印象很深。但凡家里有亲戚或是朋友到访,母亲总要带他们来此品尝。我今次再来,发现不仅巷口的牌坊变大变气派了,里面的商家也更多了,特别是有些老字号的铺子也搬来了这里,像蔡林记(热干面)、四季美(汤包)、德华楼(包子)等,整条巷子看起来也比原来整洁有序多了。
由于饿了一早上,我忍不住还是直奔那些个熟悉的早点,想去重温那些久违了的记忆中的老武汉的味道。
没有看到那位卖面窝的老婆婆。先来个糖油粑粑,在来碗烧麦,这家的烧麦味道真不错,除了我们吃的,还另买了两份带回家给留在家里的父亲和上班的弟弟。乘着吃烧麦的空儿,母亲向卖烧麦的摊主打听那位卖面窝的老婆婆,可巧,她说那是她的婆婆,她婆婆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已经不做了。她给我们推荐了另一个卖面窝的,我们去尝了,感觉好失望。母亲告诉我,现在的面窝叫“金包银”,里面放了糯米粉,我个人觉得远没有原来的好吃。和母亲分吃了一碗热干面后,实在是没有肚子再装别的啦。只好把那些没吃过的统统放到我的照相机里打包回来,留着以后再去慢慢地回味吧。
在我离开武汉之前的那个星期六,我又一次到我的弟媳妇的娘家去看望她。由于车祸造成的骨折,她必须卧床静养三个月。弟媳的娘家在汉口,旁边有个解放公园。若坐公汽去她家,正好在公园门口下车,步行穿过公园就到了。解放公园不是很大,但修整得非常漂亮。一路走来,虽然阴天,虽然湿冷,只见粉色的和白色的玉兰花在寒风中怒放。桃园里的桃花,路旁边的红叶李花也毫不示弱的争奇斗艳。小孩子在池塘边喂着金鱼,亭子里有戏迷们在拉琴练曲,更有一对新人在小木屋前摆拍结婚照呢。我若不是有任务在身,真想在公园里多逗留一会儿,多拍一些照片。
左一,绽放的红叶李。左二,池塘里的金鱼。左三,路边的野花。右一,即将冲进围城里的一对新人。
这次回来与上次回来相隔了三年。每次回来都会发现家乡又有了些变化。当我尽力地去寻找着记忆中家乡的模样的时候,才发现也许是自己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家乡变得让我感觉越来越陌生了。三环、四桥、地铁、江滩、还有鳞次栉比、目不暇接的幢幢高楼,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武汉崛起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