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说《海的沉默》及其改编的两部同名电影
60年代我读中学时,看过一部短篇小说《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 作者维尔高尔 Jean Vergor(1902-1991),原名让•布鲁勒。1938年之前,他一直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和书刊插画家。二战初期法国战败投降后他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期间写下这本小说,并于1942年冒生命危险地下出版,首印350册。今天它已被翻译成72种文字。
小说是以一位法国老人作为第一人称的口吻写的。老人和他的侄女共同生活,是一个中层的小资产阶级家庭。法国沦陷了,他们二楼的一间房间被当局征用作为一个德国军官临时住所。军官彬彬有礼,尊重他们。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面对老人和少女的抗拒性的沉默,他露出了严肃的微笑:“对于那些爱祖国的人,我是十分尊敬的。”
这不是虚伪的话。他尽可能不妨碍房主人的生活。他只是在每个晚上找一点什么理由到起坐间来,开始说几句并不需要回答的客套话,然后开始了无尽无休的独白,涉及他心里存在的种种问题——他的祖国、法国、音乐……他谈得很亲切,很热情。他尊重老人和少女的沉默,从不企图从那里得到一种回答,一种赞同,甚至于看他一眼。
从他的这些独白中,我们逐渐了解了他。他是生活在一个小城中的专门作曲的音乐家,脱离政治,也不喜欢国内的那些政治人物,然而却相信了元首和那些政治人物的宣传,以为他们占领法国是为了德法两个国家的团结。
老人和少女一直对他保持着沉默。后来,他们冰冻的感情渐渐溶解了,德国军官诚恳的善意和热情感动了他们,如同那个童话中的美人逐渐为兽所感动。然而,沉默却保持着。因为,无论如何,他是一个穿着敌人服装的军官——一个兽。
德国军官到巴黎去了一趟。他久已渴望此行,他是兴高采烈地去的。他返回后,一反常态,避免与老人和少女见面。好几天以后,在一个晚上,他终于来了。情绪沉重愁惨,在巴黎,他从高层获悉:德国当局并不将法国当作朋友,而是策划毁灭法国的文化。他感到震惊和愤怒,因此申请离开法国并得到批准。他是来告别的。他将参加一个正在作战的师团,第二天就要动身到东方(苏德战场)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到地狱去”。两位房东清楚地表示了他们的同情,姑娘轻轻地说了“adieu”(这词不应译为“再见”,而是“别了”的意思)。当时我读到这里,心里想:假如姑娘对他说的是”希望你平安归来“该有多动人。
老人和少女并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战士。他们是普普通通的法国人,是资产阶级文化传统教育和熏陶出来的人。他们在不言不语和心照不宣中作出了一个决定:丝毫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是一点点小节,对那个闯入者保持沉默,而且几乎不看他一眼,就仿佛根本没有他的存在,就仿佛他只是一个魔影。这是在他们所处的地位所能表示的抗拒。这是人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的维护。这是有意的无视和漠视,因而也就是大的蔑视。鲁迅先生说过:最大的轻蔑就是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他们是手无寸铁的老人和少女,是被征服者,是弱者;敌人是征服者,是强者。然而,他们是人,而敌人是丧失了人性的兽,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又是强者,而敌人是弱者。他们像大海般的沉默。海沉默着,而潜流汹涌。海沉默着,但预示着暴风雨和万顷波涛……而作为人,他们的感情却不可能是那样单纯的。
这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作为故事来说,它是太简单了。只有三个人物,没有任何热闹的场面。除了军官的独白以外,连对话也只有简单的几句。它着重的是刻画人物的内在感情,人物之间的感情的激荡和冲击。那扣人心弦远远超过了表面的戏剧性,超过了表面的矛盾冲突,而且它是真正感人肺腑的。
我没能在网上找到这篇小说的原文。这里只能凭记忆最后的两句话是:“隔着浓雾看到一个阴暗的太阳,天气似乎很冷。”
1949年,刚步入导演生涯、后来的的大师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将故事拍成黑白电影。小说《海的沉默》有着很难被改变成电影的困难成分。这不仅因为小说主要人物从头至尾始终保持沉默,还因为小说本身有着一种微妙的分寸感,一旦把握不好尺度就会偏离方向,从而破坏了小说由沉默与独白构成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内在平衡。然而根据网上的评论,梅尔维尔显示出他对电影的惊人天赋,他第一次拍摄长片就选择了这样一部高难度作品,并且拍摄得相当完美。
影片以一种不露声色的内在对比显示了梅尔维尔的控制影调的能力与智慧。它从一个德国军人的个体角度来反映整个战争,暗示法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保证了最终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赢家。从一般的普遍性中抽取一个特殊个案(具有教养的德国军官)来显示人的内在的丰富性,对于个体而言,他(德国军官)完全可以成为法国人的好朋友,但对于战争双方,彼此间永远是敌人。这是战争施加给个体的一种残酷,也是人性遭致无情毁灭的一场关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作为处在冲突双方之间的个体,尽管彼此间有好感,却只能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德国军官最后的选择,正是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出悲剧——战争机器并不顾及个体的感受,甚至他们的存亡。
油管上可看到不足3分钟这部影片的介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sunKIunss
2004年皮埃尔·布特龙(Pierre Boutron)再次将该小说搬上銀幕。这次是彩色片,增加了好多内容,尤其是姑娘对军官的爱情和群众的不满、地下抵抗运动等等。下面是全片的视频(93分钟),我最欣赏圣诞夜两人单独相处的那一部分。军官在钢琴上弹巴赫平均律后,面对姑娘背影的那几秒钟太精彩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CfJaQL_a4
以我十几岁的年龄、阅历、理解力,特别是长期受愚民教育形成的线性思维方式,只会套用阶级斗争的框框来理解这貌似简单, 实则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人物内心矛盾和冲突。现在回想幼稚至极。
文革时期以“反革命”罪名被枪杀的青年工人遇罗克也读过这本小书。据他的好友叶式生的回忆,遇罗克和一位姓麻的青年朋友曾就《海的沉默》的主题思想发生激烈的辩论。可惜叶式生没有详细介绍辩论的内容,但我相信起码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试图想突破阶级分析的框框去理解这部作品的。
自由、自尊、自爱,是人性中永远不会被摧毁的核心,尽管在特殊的环境中其表现形式可能被扭曲。因而我始终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毕竟以当公公为荣者只是极少数,不论东方或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