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什刹海,70年代怎么炫酷

什刹海,70年代怎么炫酷

博客

我的什刹海(二)---什刹海的一年四季

我的第一篇什刹海贴出以后,网友茶仙儿问我什刹海相对北海公园是个什么位置。什刹海指北海公园以北的一片水面,元代名“海子“ 。因为周围有十座寺庙,故早年也作“十刹海”。后来水面缩小,逐渐形成 西海(积水潭) 后海 前海 三海相通的水道,为今日的什刹海。

什刹海四季如画不是吹的,70年代的北京还是靠水吃水的时代,所以我的童年、少年岁月基本上就是围着前后海的河沿儿转。

和电视剧《什刹海》中的画面一样,前海和后海的河沿儿和民居院落之间都有一条马路,马路两边种着杨树和柳树。春天柳树抽条、杨树发芽的时候,刚刚化开的河水清凌凌的,风中的柳梢倒映在水面,就像是春姑娘在河里洗头发。清新的春意荡漾在胡同里跳皮筋的女孩子们清脆的歌谣声中:

柳条青,柳条弯

柳条垂在小河边

折只柳条做柳哨

吹支小曲上青天

春天的柳枝最适合做柳哨,我也试过。把柳枝的绿皮儿转圈儿切开一寸多长的段儿,慢慢用手指捻,直到树皮和树芯分离,再一点点把中间的树芯抽出来,柳枝皮就成了空心的柳哨,一头放在唇间吹响。我大概吹响过,但是不成曲调。

现在觉得开春儿的柳絮挺烦人的,可小时候不觉得,好像漫天飞着的蒲公英,小孩儿都追着跑,常常排的好好的路队就那么跑散了。

《什刹海》电视剧中庄老爷子和他的三位老伙计(老朋友)每天早上到河边儿遛鸟、打拳,锻炼,老北京给人的印象是喜欢养鸽子,听鸽子哨,但是70年代这些都没有。那时城区不能养鸟,老人吃完饭出去遛个弯儿,路口下下棋,河边上打打拳还是可以的,河岸边也常有钓鱼的人。

北京春天短的很,记得那时迫不及待的想脱下厚厚的棉袄、棉裤,爽爽地跳几场猴皮筋儿,可是奶奶偏说春捂秋冻,结果冬装换下来没几天就到了夏天。

夏天很热,也没有电视,晚上吃完晚饭几乎家家户户的大人都端个小板凳,拿着蒲扇带孩子到河边儿去乘凉。电视剧中看现在的河边都是白色的大理石栏杆,我小时候是绿色的铁栅栏,一米多高,每隔两三米有个石桩。河边上确实比院子里凉快,有风,扇子拿着主要是扇蚊子的。

(网图:前海北沿和钟鼓楼)

天热的时候去河里游泳的也有,后海我只游过一次,上来后身上又腥又臭,清水冲几遍都去不了味儿,以后就不再去游了,都去游泳场。一般大人也不让孩子自己下河,水挺深的,每年都有人被淹死。那时文革正盛,也不排除有人跳河自杀。作家老舍原来就住后海,他是跳太平湖自杀的。要是河里有人淹死,打捞上来就放在岸边盖个席子等车来拉。我记得上小学的路上碰到过两次,远远见到围观的,男生们就喊“看死人去“跑了,到学校时路队只剩下一半的人。

我胆子小,这种事从来都是躲着。高一的时候一天放学走过银锭桥头,看到一堆人往后海那边指指点点,我就好奇了那么一次,看到水中一个死婴,吓得撒丫子就跑,到家时我的脸比那死婴还绿,半个多月不敢自己过桥,至今还做噩梦。

夏天午睡时间长,回家吃完午饭就等着卖冰棍的大妈吆喝:冰棍儿3分,5分。。。然后跑到胡同里三姐妹每人买根3分的小豆或红果冰棍吃,回来躺下听着奶奶话匣子里的小说连载睡上一觉。

人们都说北京最好的季节是秋天。郁达夫先生曾在《北京的四季》中写道:“(北京)冬季有户外呼啸的北风和室内堪恋的温软,春天有城厢内外“洪水似的新绿”,夏日有葡萄架下藤花阴处的冰茶雪藕、盲人鼓词和柳上蝉鸣,而秋天则更是一部“百读不厌的奇书”。尤其是京郊那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真能让人感动至极而涕零。。。“ 按理说是这样的,澳洲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去北京最好,我也总是推荐秋天。

但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的秋天并没什么特别,暑假结束,新学年开始,读书的大忙季节。唯一想说的是我们小时候秋天有个特别的玩意儿就是“拔根儿“。

什刹海春天看柳,秋天踏杨,杨树的落叶铺满了河沿儿的小路。我们放学后会跑去捡最大的树叶子,揪下最粗的叶子梗,然后把叶子梗放到鞋壳里,踩在脚板儿下捂着,直到梗变熟,像皮子一样劲道,就可以拿去和别人的梗比试,看谁的最结实、最后被拉断。

什刹海的四季我印象最深的实际上还是冬天。冬天好玩儿的事儿挺多的:放寒假,过春节都是小孩子喜欢的,另外还可以去河上滑冰车,看窖冰,去冰场溜冰;下雪天堆雪人、打雪仗,扫雪什么的,很多事情可以做。

上篇的评论中很多网友提到他们喜欢什刹海冰场。我觉得70年代中期的什刹海冰场就相当于后来的交际舞厅,歌厅和现在的酒吧,是个时尚,炫酷的夜生活场所。专业滑冰的也有,但是很少,白天这里是什刹海体校的滑冰练习场,人家晚上不来凑热闹。去的最多的是十七八岁到二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儿的年轻人。那时候高中没有完全恢复,许多年轻人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又不去插队,没正经工作就在社会上乱混,比如我小表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插队或从建设兵团逃回来的,比如贺表哥。我和妹妹那时都上小学,去冰场由小表哥和他们的朋友带着。姑姑怕他们闹事儿,所以一定要带上我们几个 “拖油瓶”才行。而没有他们几个大小伙子,我们也是万万不敢去那种地方的,就是去也买不到票。冰场门口买票基本上是“抢劫”的阵势,不知道多少人没进门儿脑袋就被冰鞋开了花。

好像在墨尔本进夜总会,去冰场也有约定俗成的着装:军装、军裤、军大敞,棉军帽;你要是有将校呢的军大衣和羊剪绒的军帽就更狂了;女的时兴戴红白黑相间的拉毛围巾。没有这些行头的人就不要和人叫板,有这身行头不敢玩儿命的也不要太炫,否则行头可能被人抢了,人也可能被“花”了。再有就是没底气的人千万不要带美女去冰场,更不要去“拍婆子” (和美女搭讪),否则很有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带去的美女被人拍走,或者你自己躺着出来。

(网图:70年代冰场入口)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照,冰场的顽主时尚)

我们那时候每周可能会去冰场滑一次冰,虽然滑的不怎么样,但是唯一晚上可以出去的娱乐,所以上高中以前每年冬天都去的,大一点就不跟哥哥而是跟朋友一起去了。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夜生活丰富起来,冰场也就不再时尚。

冬天什刹海整个都封冻起来,冰厚非三尺也有二,看似到处都可以滑冰,但实际不然。冰场每天要打扫和泼冰,所以冰面平滑,其他地方我们叫野冰,表面凹凸不平,还有人凿冰钓鱼留下的大坑小洞,不安全。加上后海每年冬天会窖冰,把冰面切开,用传送带把切成方形的冰块运到岸上装车拉去做工业冷藏用。我以前写过有一年冬天和同学小慧带小妹穿冰过后海,结果小妹一脚迈进了冰窟窿。。。

 (网图:窖冰)

看电视剧《什刹海》,我觉得那里面的年轻人现在的生活还没有我们那个时候有趣,每天除了吃吃喝喝,泡吧,听音乐,就是追小鲜肉。70年代和现在的生活差距非常大,生活水平无法相比,但是我们活得真实,简单,快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什刹海那个地方是“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虽说老舍的人生也并非安适,什刹海的水里流淌着快乐,也流淌着悲伤,但无论如何,那里是我生命的摇篮。

(待续:什刹海的风味和风土人情)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黑贝王妃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