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游记之五十九:长江明珠石宝寨
古战场游记之五十九:长江明珠石宝寨
三峡水库未建之前,我们曾搭班船从重庆到武汉(文革期间我自己也乘过一次)。经过石宝寨时,看到那雄伟高耸的建筑,心里十分羡慕,也盼望什么时候有机会能登上那陡壁孤峰拔起的山寨,从上面俯视一泻千里的长江。那时没有相机,没留下照片,深为遗憾。
三峡水库未蓄水前的石宝寨。下面头三张照片均ZT自网上:
石宝寨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县城45公里。从县城每天有多班班车来往此处,我们在石宝镇也看到万洲来的班车(班次不明)。除了三峡豪华游轮每周一次停泊石宝镇外,游客经水路只能远远眺望,无法登上石宝寨观光。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石宝寨,长江水面上升到寨门口。现在当局修筑了50米高的水泥贴坡围堤,周围形成一个巨大水面湖泊,由山寨变成“水寨”。就像一个美丽的盆景:
石宝寨建于临江孤峰拔起四壁如削的巨石之上。相传此石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因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峰顶的天子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2),由忠州知州尹喻创建,距今四百多年:
明朝末年,李自成队伍被清兵击败,战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我们这次也上了九宫山游玩,以后再向大家介绍)。他的部将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李来亨、袁宗第等在各地尚有20余万人,于顺治三年至四年前后,络绎转战到川鄂边区兴山、归州、巴东、大宁(今巫溪)等县,实现了各路义军的大联合。各路义军均接受了永历政权的封赐,“用永历年,假故明封号” 。川东地主武装也参与其中,同举反清旗帜。最大的地方势力是“夔东三谭”:谭文封涪侯,谭诣封仁寿侯,谭宏为新津侯。
谭宏占此山为寨,石宝寨因此得名。他据此山自称武陵王十几年。地方志说他“淫虐无度,虏人妇女”。同清军作战失利,后撤时拆掉浮桥,致使“男女溺死无数”。又在辖区内勒索百姓,使得当地人纷纷逃亡,十室九空。这些是否事实待考。
石宝寨大门:
站在“盆景”边沿上看石宝寨:
梯云直上:
在"小蓬莱"内望长江:
康熙年间,四川总督李国英统秦、豫、湖广三省兵将进剿,师驻奉节。大兵压境,激战三年,双方死伤甚众。刘体纯、郝永忠、李来亨均战死或自杀。王光兴、谭宏、谭诣降清。谭宏降清后封慕义侯。
在"小蓬莱"内望长江: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九层楼阁,全部采用轳转式螺旋的穿斗式构架,内架云梯,外展飞阁,依山而建,因山而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从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铁索之苦,上楼直达山顶,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为12层,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眺望长江景色"小蓬莱"。
在"小蓬莱"内望长江:
寨内有三组雕塑群像,其一为巴蔓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为张飞义释严颜的三国故事,其三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寨顶有古刹一座,名“兰若殿”;寨下有古朴雅致的石宝街。
巴蔓子雕塑群像:
巴蔓子是战国时期巴国(今忠县)将军,其墓在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渝海大厦地下室:
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2003年三峡蓄水发电之后,当局为了解决山门前滑坡地带形成大量渗水这一难题,在滑坡地带向下深挖了30米,加上地面的20米,一共修筑了50米高的水泥挡墙来形成贴坡围堤。2009年工程全面完工,景点重新对外开放,成为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盆景”。
寨顶悬崖:
山门有一对雕花纹图案的石柱,石柱上有楹联一副:“千寻阁道冲霄汉,一柱奇峰瞰大江”。 山门之上额横书:“梯云直上”。从山门到登山楼阁进寨道路上,沿途许多大石头上凿有“江上明珠”、“川东奇秀”、“奇凌千秋”等题刻,渲染出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
寨顶炮台:
孤帆远影碧空尽:
登顶到达寨顶时,停留在这削壁之上,古刹殿前,临风远眺,漫步徘徊,又见青山绿水,雨雾缭绕,心旷神怡:
三峡水电站的建立,无疑会造成大量文物的损失。所幸当局还是尽力作了一些弥补。像石宝寨这样“盆景”式的结构是挺别致的。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设计更令人叹服,以后我再向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