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17 中欧之旅 斯洛伐克篇 布拉迪斯拉,多瑙河畔被忽视的遗珠

2017 中欧之旅 斯洛伐克篇 布拉迪斯拉,多瑙河畔被忽视的遗珠

博客

告别了泰尔奇,我们一路向布拉迪斯拉行驶,窗外是大片绿色的田野,麦浪起伏,我们的心也在歌唱。快到边境了,我开始紧盯着手机上的Google地图。在欧洲开车进入每个国家都是畅通无阻,但是一定要交过路费,一般是十几欧7天有效(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即使是如同此刻我们仅仅只是穿过斯洛伐克,也要留下同样数目的买路钱。交钱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边境线不明显,没有标示,往往开过了还不自知。我们多年前第一次自驾就出过问题。当时我们从瑞士的苏黎世前往德国的慕尼黑,两地之间要穿过奥地利。租来的车有瑞士和德国的行使权,奥地利需买过路费。一路十分仔细也没看见任何示牌,汽车不知不觉过了边境,也没见到可以买票的地方。在慕尼黑呆了两天后,返回苏黎世机场回美。在边境被警察拦下,我们不是不想交钱,而是没找到交钱的地方啊!我们急着赶飞机,LG打断我正准备向警察解释的话头,赶快扔下200多欧元上路。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十分小心。高速公路上不易看到标示,我便紧盯着手中的Google map 和车里的GPS,两边对照,看到跨过边境线就赶紧找加油站停车。果然这一招还挺管用,我们一路走过5个国家,只有一处看见公路边的边境标示,其余全都靠看地图。当5国的买路钱全部送出去,这才放下心来。大路如此,小路就更不用说了。在奥地利和德国的边境,窗外风景相同,建筑相似,道路相通,汽车在两国之间来回穿行,我们根本就搞不清自己走在哪国的土地上。

汽车进入斯洛伐克境内,窗外的景色明显不同。再也不见丰收的田园,城市也显得破破烂烂。不由使得我们讨论起天鹅绒分离的问题。捷克和斯洛伐克原本是一个国家,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习惯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名字,单单说斯洛伐克总觉得有些拗口。说起两国分离都原因,当然要谈到两国的历史。捷克和斯洛伐克在人种和语言上差异非常小,两处居民的祖先都是西斯拉夫人。历史上捷克人的祖先建立了波西米亚王国,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则建立了大摩拉维亚王国,在两个政治实体的统治下,根出同源的捷克和斯洛伐克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波西米亚王国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受日耳曼文化影响多一些;大摩拉维亚王国后来则被匈牙利王国吞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马扎尔人的统治,接受的是马扎尔文化。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帝国成立,再往后是奥匈帝国,捷克与斯洛伐克便共同受制于维也纳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解体,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以及斯洛伐克地区组成一个独立国家,这便是捷克斯洛伐克。但这个国家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因为紧接着二战就爆发了。希特勒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成立了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两个傀儡政权,分别统治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地区。捷克原本就有强大的军工实力,战争更促进了其工业的发展。相比之下的斯洛伐克的工业实力和经济水平就比捷克逊色许多,这也是它们后来分家的主要原因。二战结束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得以复国,原本是恢复成民主国家,但在苏联的干预下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但由于两边的经济状况不同,导致一系列矛盾的产生。富裕的捷克经常认为自己是供养斯洛伐克的“奶牛区”,而斯洛伐克却常常感觉自己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渐渐两边的矛盾愈演愈烈,直到苏联解体后东欧剧变,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天鹅绒革命,从而导致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选择和平分手。布拉迪斯拉便是分手后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都。

德文古堡 (Devín Castle)

距离布拉迪斯拉发以西9公里处有一座古堡的遗址,这就是德文古堡。德文城堡是斯洛伐克最古老的城堡,建于公元864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古堡最初只是用土堆成,12世纪用石头砌成古罗马城堡,内有教堂、拜占庭建筑、以及统治者及家属的墓地。15世纪改建成哥德式要塞。城堡曾经抵挡过土耳其人的进攻,但在1809年被拿破仑攻克,沦为废墟。19世紀时期的诗人曾把德文城堡当成斯洛伐克的象征,早期斯洛伐克的货币克朗的紙鈔以德文城堡為背景,可見其历史的重要性。二战以后由于古堡位于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边境,一直是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周边区域是戒备森严军事禁区。天鹅绒革命之后,东西对垒倒塌,这里才变成了非军事化区域。如今德文古堡经过修缮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为古代防御遗址向游人开放。古堡正好在我们的路上,对于这样一个地方我岂能放过?于是抵达布拉迪斯拉发之前,我们先到达了这个古代的防御要塞。古堡坐落在多瑙河畔的小山丘上,山下是摩拉瓦河与多瑙河的交汇口,河对岸就是奥地利。古堡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还是可以看得出当年的雄伟和辉煌。

已有1100多年历史的德文古堡          

仰望孤岩上的少女塔(Maiden Tower)更为险峻。少女塔的基石已经松懈,不知它还能存在多久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不打算登山,沿着河边慢慢走走  

摩拉瓦河在这里与多瑙河交汇,河水可见清晰都分界线。多瑙河对岸就是奥地利

好大一条船!                           

河边矗立着一堵门墙,墙上弹痕累累,有些弹孔中仍旧镶嵌着弹头,门下有人献上鲜花。这是冷战纪念碑,取名“自由之门”(Gate of Freedom Memorial),用以纪念冷战时期企图从这里渡河逃往奥地利的死难者。据说,多年以来曾有数百条生命在此消失。

布拉迪斯拉发 (Bratislava)

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语:Bratislava)是斯洛伐克的首都,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布拉迪斯拉发位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与维也纳相邻,多瑙河穿城而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首都。城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居民点。公元前2世纪凯特人在此建立防御城镇,曾是古罗马的要塞。公元5世纪斯拉夫人迁移到这里,并于7 世纪建立了萨莫帝国,这是已知的斯拉夫人的第一个政治实体。9世纪它成为大摩拉维亚的重要中心,10世纪大摩拉维亚被匈牙利人攻占,此地区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随后的几百年这个区域不断地更改统治者,交替地被德国和匈牙利侵占,城市也在战斗中发展起来。16世纪,匈牙利被奥斯曼土耳其击败,布拉迪斯拉发被定为匈牙利的新首都,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有极大的提高。布拉迪斯拉发在18世纪玛丽亚·特瑞莎统治时期进一步繁荣起来,到达它的顶峰,成为当时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疆域内最大、最重要的城镇。修建了许多新的宫殿、修道院、宅邸和街道,是该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的中心。玛丽娅·特瑞莎之后,为了强化奥地利与匈牙利的联盟,匈牙利王冠被送往维也纳,中央机构迁移到布达佩斯,大量贵族随之迁走,布拉迪斯拉发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一战以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建国,布拉迪斯拉发归属于新成立的国家。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后果,许多匈牙利人政府雇员移居到匈牙利,而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搬到布拉迪斯拉发。二战以后布拉迪斯拉发以及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属于东方阵营。1968年“布拉格之春”运动使得华沙条约集团对城市进行了军事占领,1988年布拉迪斯拉发举行了反对共产党政权的烛光游行,成为天鹅绒革命最著名的中心城市之一。1993年天鹅绒分离后,布拉迪斯拉发成为斯洛伐克的首都,城市大量引进外资,在经济上迎来了再次的繁荣。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位于多瑙河岸边的丘陵上,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建筑,四个角各有一塔楼,看上去好像一个倒放的桌子。城堡历史悠久,它最初是古罗马简易要塞,斯拉夫人的防御居民点,以及达摩拉维亚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公元10世纪匈牙利王国时期,城堡山建造了一座石头城堡,这座城堡在后来的几百年里经历了几次改建,风格也从罗马式改变为哥特式,再到文艺复兴式,最后是巴洛克式。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便是匈牙利王室的避难所。1635年,为抵御土耳其人的侵略,城堡的四角增建了四座塔楼。玛丽娅·特蕾西娅统治时期,这座城堡成为尊贵的皇家驻地。1811年,城堡被大火摧毁成为废墟,直到1950年代重建,大体上恢复了玛丽娅·特蕾西娅时期的风格。近期又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如今的城堡被用作大型综合文艺娱乐中心,有574个房间,其中包括音乐厅、历史博物馆、罗马文化展览室、会议大厅、图书馆、阅览室和俱乐部等等。此外城堡的庭院还修建了可容纳2000人的露天剧院,可供游人参观。城堡所在的地势较高,居高临下游客可以平台上俯瞰多瑙河,以及整座城市。

和许多城市一样,城堡总是建造在小山坡上            

城堡看上去很是雄伟            

城堡四个角各有一个尖塔,看上去像一个倒放着的桌子                     

城堡大门                                                    

城堡前是大摩拉维亚国王斯瓦托普卢克骑马雕像。斯瓦托普卢克时期,大摩拉维亚国达到了鼎盛

美丽的庭院                                  

登上城堡,整个城市尽收眼底。多瑙河像一条玉带贯穿全城,河上的新大桥尤其醒目,将北岸的老城和南岸的新城连接在一起。老城的红顶小屋和新城的现代建筑交相呼映,相对成趣。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三国的边界,维也纳离这里只有百里之遥。虽说不能具体分辨,但在一国首都看到三国的地界,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是这世上的唯一,再无第二处。

远方是三国的交界,据说左边的烟囱处是匈牙利,而右边是奥地利,是否属实不甚清楚

新大桥将北岸的老城和南岸的新城连接在一起

换一个角度是布拉迪斯拉发的老城,著名的圣马丁大教堂就在眼前

圣马丁大教堂(St. Martin's Cathedral)

圣马丁大教堂始建于1273年,是布拉迪斯拉发最古老最著名的教堂,有着崇高的地位。它原按罗马风格建造,后改为哥特式风格,前后用了将近两个世纪才完成。教堂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塔楼,金色描边的绿色穹顶特别吸引人眼球。彩色的顶上安放一个重达300公斤重的镏金皇冠,那是仿造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什捷凡的王冠,代表其加冕教堂的地位。16世纪布拉迪斯拉发是匈牙利首都,圣马丁大教堂是国王加冕的地方,从1563年到1830年,一共有11位匈牙利国王和8位王后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其中包括著名的玛丽亚·特瑞莎。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教堂的一面墙上。圣马丁大教堂彰显着布拉迪斯拉发昔日的荣耀。

鹤立鸡群的圣马丁大教堂的绿塔在一片红屋顶中尤为显眼醒目

从城堡山下来,我们开车前往这座著名的教堂       

教堂虽然规模不大,却有11位匈牙利国王和8位王后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其中包括著名的玛丽亚·特瑞莎

教堂旁的雕塑                                     

距离城堡不远处有一个城市公园,那天正好是美食节,公园里搭起了一个个小帐篷,各种各样的当地美食集中在这里。我们一大早从泰尔奇出发,一路参观了德文城堡、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此刻早就饿了。听到公园喇叭声传来,我们快步下山。走进公园流连在一家家小摊贩前,挑选看上去不错的食物,美美吃了一顿,然后奔向老城区。

公园中聚满了当地人                          

临时搭建起来的美食小摊位一家连着一家              

有大腹便便的厨师                         

也有精神帅气的小伙                             

各种地方小吃目不暇接                      

老城区 (Old Town)

老城区距离城堡不远,是布拉迪斯拉发历史悠久的中心。它虽然占地面起不大,但很好地保存了中世纪城市中心的原貌。老城最古老的建筑是迈克尔大门(Michael’s Gate),塔顶有大天使迈克尔雕像,这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门。城门原是城市整体城墙防御共事的一部分,现在被辟为武器博物馆的中世纪碉堡的部分,介绍古城墙的历史与变迁。老城内游人如织,街边有很多特色小店和餐馆。通往古城门的街道两边不时可以看到外国旗帜飘扬,这里是外国使馆区。老城内分布着众多著名的教堂,也是国家政府重要机关所在地。老城广场有一座巨大的喷泉——罗兰喷泉(Roland’s Funtain)。罗兰喷泉建造于16世纪,是城中最古老的喷泉。罗兰是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奠基人查理曼大帝身边12骑士之一,为保卫查理曼大帝慷慨赴死,成为史上第一个被封为圣骑士的人。喷泉雕刻精美,顶端是罗兰骑士像。广场的一角,一位拿破仑士兵趴着长椅被上,面带微笑,十分可爱。这是为了纪念法国军队于1805-1809年曾驻扎于此地。

前面的绿色尖顶就是迈克尔大门,唯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大门

别致的老城路标                       

老城里熙熙攘攘,挤满了游客                  

老城广场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周围有老市政厅,中间有罗兰喷泉                           

老市政厅,建于1421年,1868年被辟为市政博物馆           

罗兰喷泉,建于1527年,是城里最古老的喷泉          

绿色的楼房是日本大使馆                      

拿破仑士兵,是游人们喜爱的合影对象               

士兵身后是法国大使馆                          

好凉快啊!                                     

从老城出来,又一处传来优美的歌声,我们顺着声音走去,看见一座节日装扮的广场。广场上聚满了人,中间搭起一座舞台,动听的歌声正是从舞台上传来。今天应该是当地的什么节日,人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节日气氛在空气中流动。我们庆幸自己的幸运,布拉迪斯拉发停留的短短几个小时,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布拉迪斯拉发,现代的布拉迪斯拉发,舌尖上的布拉迪斯拉发,幸福的布拉迪斯拉发。布拉迪斯拉发无疑是多瑙河畔一颗被忽视的遗珠,希望人们能够尽早发现它、认识它、珍惜它。

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广场,这里的热闹程度丝毫不输给老城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林间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