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同济校友邹伟平教授受邀到圣路易斯华大演讲

同济校友邹伟平教授受邀到圣路易斯华大演讲

博客



因为俄罗斯突然入侵乌克兰,使我该写的文章都推迟了,这篇新闻报道就是一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最近的全校免疫学讲座,受邀嘉宾是同济杰出校友密西根大学讲座教授邹伟平,他己经发展成拥有世界影响力的肿瘤免疫学家。

邹伟平是同济医学系85级的本科生,为协和一系的学生,在同济内科工作,研究课题又曾经在药学院进行,所以他在同济的背景非常广泛。

还好邹教授没有在同济公卫学院读过书,不然公卫校友吹牛的资本更足了。因为同济在美国的两位院士都是公卫学院的毕业生,但是同济的宾大院士是医疗系德语班的,受“误导”而转入到了妇幼卫生专业。我称公卫是同济的犹太人,人数少而精,不像我们医学系是白人傻大粗,理应是逆向歧视的份儿。

同济公卫出了位统计急症室人数或飞行员出事率的哥大教授,他曾经吹牛说,所有同济在常春藤当正教授的人物都是他们卫生系的毕业生。这是拿以人文和科学见长的常春藤出来明显地误导人,因为常春藤里的医学院明显好过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和圣路易斯华大医学院的只有哈佛,诸如宾大、哥大或耶鲁与密西根和我们华大都只是伯仲之间。

我与邹伟平都只知道对方,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面,这次他访问华大时特别邀请与我交谈。这是美国学术访问的惯例,受邀教授可以要求与邀请大学的教授交流。大家可以看访谈嘉宾的名单,里面三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我当然是里面最不入流的一位,也荣幸与Gwen Randolph, Ken Murphy, Marco Colonna和Bob Schreiber这些当今免疫学的风云人物同页, 还有对腺病毒载体治疗贡献巨大的David Curiel。

我们使用中文谈了三十五分钟,时间太短,以后欢迎他来圣路易斯访问,一定接待。因为他在法国巴黎大学得的博士,我也去过几次巴黎,我们自然从法国谈起。他去法国INSERM本来是做访问学者,当时只有一年,但是老板十分乐意他留下来继续做博士,当时法国考试仍然需要法文,导师拿个卷子让他当场用英文做答。他本来不报希望,但是因为答卷优秀,过段时间校方通知他被录取了。

我直接问他法国与美国文化的区别,他提到法国的机会、资源和创造力与美国没法比,并且数次提到法国的保守。我当时没有明白那么自由的法国这“保守”二字怎么解释,后来才明白是指我明白的法国人对自己文化的骄傲。这个保守也可以用在耶鲁的身上,我曾经调侃斯坦福永远找不到毕业典礼上耶鲁校长前的古老书桌。

邹教授举了二个很形象的例子区别法国与美国,他们在巴黎公园见到熟人后大家聊天很愉快,待谈话快结束时,法国人会很客气地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国。而他抵美国后的第一个星期,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的秘书就直接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办绿卡,他只在贝勒做了二年博士后就成了Tulane大学的助理教授。

几年前我写文章抨击华中科大始终不在同济医学院设立正院长职位,总是架空同济医学院,大家可读附后的文章。同济人当时向我解释他们努力找过院士当院长但是没有成功,还曾经争取过邹伟平教授。这次我专门问了伟平,确有其事,同济特意派人到他家挖人,但是没有成功,他最终觉得放弃科学去当院长太可惜了。

从谈话中我还得知他太太属于我们同济的“红二代”(玩笑)—同济著名教授子女。人才的成功取决于选择,他如果回武汉肯定没有现在科学上的辉煌。同济医学院院长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这官可是拜副部级的,看来还是有人因为科学而无视官位的。他如果去接受了那位置,我觉得唯一可以提高的是饭餐上的交际能力。弄不好还会被关进牢里,中国现在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医院的院长们关进去。

邹伟平教授现在美国一流的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经营二十多人的实验室,因为多产使他实验室拥有十分丰富的研究资助,仅Cell, Nature和Science系列的文章就有36篇。他们涉及非常广泛的研究课题,但是专注癌症周围的微环境,前些年发现卵巢癌细胞自己分泌Chemokine将抑制性T细胞吸引到自己周围以抵抗免疫攻击,这个结果引起领域的广泛关注,达500多次的引用。

他那天讲了代谢对人体抗癌症的影响,他到了代谢免疫学的发源地谈此议题,因为Ed和Erika在华大开创了这个领域,伟平也说华大的牛人太多。我告诉邹伟平他完全应该当选美国院士,只看他怎么有效地promote自己。我在美国科学重镇和资深科学家身边很多年,深知很多人在竞争院士上是相当卖力的,虽然我们理解这里存在大量的暗箱操作。同济校友斯坦福教授和HHMI研究员沈康也是院士级别的,CNS论文比邹教授可能还多,所以同济一个小小的医学院就有4-5位院士级别的人才。

紧接着邹伟平演讲的第二个星期一,华大全校免疫学报告邀请的是华大自己的助理教授Liang Shan,中文名应该是单良。华裔科学家逐渐在华大免疫学这个世界顶级的学科中受到重视,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大陆背景的与免疫相关的受邀讲座者只有王晓东、陈志坚和曹雪涛,邀请曹雪涛应该是失误。单良教授的产出记录在很多学校可以做正教授,在华大他应该可以拿到tenure。他是做艾滋病毒的,在Science 和JVI都有文章发表。他是Hopkins PhD,耶鲁Richard Flavell 博后,Flavell似乎什么都做。

这是世界级别的肿瘤免疫学家邹伟平对华大的感触:“I was able to meet with many faculty members that are doing fantastic work – the results of a rigorous scientific environment. Wash U immunologists have and continue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与他谈话的人还只是华大庞大杰出免疫学家的一小部分。

邹教授对华大免疫学的这个评价很中肯,他在演讲中专门使用一张幻灯片概括华大免疫学家的工作对他的影响:Ken Murphy关于DC细胞亚群分化的研究,Marco Colonna发现pDC (应该与华裔免疫学家刘勇军Yong-Jun Liu分享功劳)和Bob Schreiber的癌症三E理论。邹教授在讲解此图时,我看见Bob Schreiber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人都是喜欢听恭维话的,尤其是自己的同行。

下面分享我在近七年前写的文章:

与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探讨母校同济医学院的发展 (2015-07-27 19:50:14)?

自从2000年我们的母校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筑学院等共建华中科技大学以后,同济在华中科大里的发展一直牵动着众多海外同济校友的心。我们为同济医学院校园近些年建筑环境的改善而高兴,也欣慰两所著名的附属医院同济和协和医院的良好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在这合并后的十五年里,母校同济医学院的发展明显滞后,同济医学院的品牌日益式微,这些都是我们海外同济校友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我们珍惜同济的品牌,迫切希望看到她能在华中科大的领导下在维持同济高品质的前题下迎接未来的挑战。这种期望在我们海外校友相聚时显得格外的浓烈,特别是在拥有近千人的同济海外校友讨论母校的现状和未来的时候。大家一致建议,我们需要以同济海外校友会的名义传递我们的声音。作为校友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培养的同时,我们已经完全脱离了与学校的任何利益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说出的那些真心话,除了展现了对同济的一片深情与关心外,没有其他任何的目的。我们发出这个呼吁是着眼于同济医学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华中科大里面的发展,这本身也是为华中科大的未来着想。因为医学院为华中科大最大的学院,而医科和工科也是学校多次重申的办校的重点特色学科。我们写信给你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同济的滞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后果。

众所周知,同济是拥有优良传统的中国名牌医学院,说出这话时那些教导过我们的著名教授的身影就在我们的眼前。德国医生创立的同济和她后续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实际上现在我们所说的西医也就是通过北京协和(代表美国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和医学界的努力)和上海同济(德国的医学)为代表的医学院传到祖国的。同济医学院在五十年代整体从上海迁汉,对我们故乡人民的健康与医疗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同济以往高质量的教育也表现在她遍布世界的杰出校友们身上,现在同济在美国的校友里拥有几百名各专科的执业医师,学术界更是出现了哈佛和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有影响力的正教授,已经有校友成长为美国著名医学院的科系主任,他们的努力正在推动着我们对医学新知的认识。

可是当我们满怀信心希望同济能够在华 中科大得到更大的发展时,我们看到的是因为华中科大领导层的政策造成了母校多次失去了诸多的发展良机,现在我们同济海外校友已经是真正为母校的品牌担扰 了。我们对同济现状的判断也不是孤立的,连兄弟院校在美国当教授的朋友都感叹:“可惜同济现在没落了,不正之风盛行。”?

华中科大在决策上不明智的鲜明表现,莫过于其试图将同济医学院的基础部整体迁武昌主校园。如果当年没有我们的同济老教授们的坚持理念,华中科大领导层最终同意了专家们的正确意见,我们现在可能看到的是一个破裂的同济。我们在这里应该讲讲医学教育所固有的规律。为了促进临床和基础的融合,欧美的医学院的医学基础学科,像解剖,遗传,药理或病理等科系,都是紧邻医院或在离医院很近的地方。西医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上海同济医学院传入中国时,也是遵循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紧邻的传统。正如一位在美国常春藤的医学院做正教授和医生的同济校友指出的,在现在已经被美国和西方国家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医学教育系统里,也就是以解决病案问题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医学院要求医学生在第一年就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来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

医学院和医院的密切合作对在基础科系做 疾病基本机制研究的学者尤其重要,也为临床实践提供必不可少的新思维和研究进展。在英国系统的国家很多重要的研究都是在医院完成的,青霉素发现于伦敦的圣玛丽医院,  胰岛素的发现更是多伦多医生和基础科学家合作的成果。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将一位白血病人的全基因组测序,这是现代基因组科学家与临床血液病和肿瘤学家通力合作的结果。如果人为地将他们分离在一个城市的两端,我们将很难看到如此里程碑式的医学进展。

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列举中国医学院合并后的另一个悲剧。开启中国大学合并之风的浙江大学,她的校领导把位于杭州市中心黄金地皮的原浙江医大的校本部给卖了,得到了当时认为很大数目的数亿人民币。然后,在一片带围墙的以前为湿地的新浙大主校园里建了一个崭新的浙大医学院,那里是几乎看不见病人的地方,新浙大医学院的邻居可能是农学院,生科院或外语学院。而原浙医大的附属医院还在城里,也就是说浙大医学院与临床医院就这样完全人为地脱离了。稍懂医学的人去新浙大参观,看见那破坏了整体医学教育结构的医学院定会百感交加,浙大完全是不懂行的人在当政啊。这样沒视野的事情不止浙大一家,同为工科出身的华中科大并了我们的母校同济医学院后也有此想法,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誓死抵抗的同济教授们。

我们在这里可以进一步谈及我们所熟悉的美国医学教育体制,这也是世界领先的人材辈出的系统。一般情况下,美国相当级别的大学都拥有一个巨大规模的医学院或医学中心,医院作为医疗诊治的实体为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了基地。然而,即使是临床科系的教授,他们的实验室可能就在医院里,但是他们的学术任命都是由医学院管理的,而像华科大这样的校本部的董事会掌握着最终的审核权。拥有顶尖医学院的美国大学的医学院院长,同时又是大学的副校长和管理大学庞大医疗系统的总裁(CEO),这样的行政结构无一例外地存在于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这些排名前六位的美国医学院中。以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为例,他统筹包括六家医院的医疗系统和在那里面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 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充分考虑了医学院和医院在教学,科研和医疗中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济和协和医院只有在医学院统一管理下才能使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更上一层楼。

我们对一位知情的校友的这样的留言感到震惊:“前2年华科大在录取新生的名册上就开始写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弄的好多校友的孩子想报名找不到学校”。这是纯粹的去同济化的措施,一位校友瞬刻间的发言为“这个得坚决抵制!”。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恢复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及四川大学沿 用华西医学院或中南大学沿用湘雅医学院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今天,我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华科大招生时,还使出“华中科大医学院”这样的做法?华科大招生人员这样做,除了伤同济人的心,难道对华科大还能带来什么好处?

我们更不明白的是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长期没有正院长,她恐怕是全中国乃至全世 界唯一的名牌医学院的院长职位长期空缺的。我们即使在华中科大的内部比较,华中科大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没有院长?同济医学院没有院长,同济没有权力任命自己的像解剖或药理系主任和其他重要教授的权力,而把这些权力交给可能完全不懂医学的校本部领导去执行,同济医学的教育品质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将顺理成章地日渐下降!

我们已经非常明显地看到校本部做出的将医院与医学院剥离的政策对同济的伤害。此决定据说始于2005年,华科大领导还是听信了下级研究室的一个显然是外行的官员的建议,惊人的决策包括去掉医学院的人事权和财务权,让医学院正院长职位长期空缺,并且使医院与医学院平行管理,这是完全违背世界范围内医学院与医院密不可分的传统与现实的。同济医学院学生的临床教学依赖于附属教学医院,而医院诊疗技术的提高也得益于医学院相关教授的 基础支持,大家是一种资源共享,  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关系。这里面的关键还是要恢复和加强同济医学院的建制,海选有威望和强有力的同济医学院院长,然后在与华科大领导层密切合作的情况下拥有相当的人事任命权和财政支配权。

我们海外同济校友是支持华中科大对同济可能存在的不思进取的状况进行改革的,同济医学院在你们管理 下,荣辱我们共同拥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必然加大,华科大领导应该认识到办好同济医学院的战略重要性,还是一位校友说得好: “一个一流的医学院一定是华科大的福音!”。我们在此诚恳地向华科大领导作出如下数项呼吁:

第一:我们应该珍惜同济的品牌。在现在华中 科大让同济医学院行政结构空虚化的政策下,对同济品牌的维持与光大将会造成负面影响,那将会是对华中科大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我们呼吁华中科大在今后招生和对外宣传时,杜绝任何去同济化的做法。我们感谢华中科大支持同济医院就品牌之争与上海同济打赢官司的战绩,我们同时认为“同济医学院”也应该正式注册商标,甚至有校友提议愿为同济医学院正式注册所涉及的法律费用,在海外同济校友中进行募捐。

第二,华中科大应该尽快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海选同济医学院的正院长,我们同济海外校友总会将会乐意为学校筛选候选人积极提供参考意见。院长候选人应该展现出领导国內一流医学院的潜质,首先他或她理应为各自专业领域的受人尊敬的学者专家。这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在人品和业务上同样杰出的教授,才有可能提升同济的水准到另一个层面。同济拥有聘任梁之彦教授和 裘法祖教授这样中国杰出的生化学家或外科专家作为院长的传统。

第三,华中科大应该授予同济医学院院长和相关院级领导的人事权和财政权, 并且在校领导的统筹下加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在教学,医疗和科研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是符合全球医学教育的规律的,诚恳希望华科大纠正教学医院与医学院分离的政策,附属医院为医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第四,华中科大应该加大对大学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同济医学院的投入。华中科大以其传统理工的强项学科闻名全国,同济的加盟应该加速了华科大迈向一流综合性大学的步伐。同济医学院早已经是华中科大的一个重要的学院,我们是共荣辱的,大学最大的失策莫过于架空同济医学院。只要华中科大通过海选医学院正院长来重视医科,全院职工在华科大和具有统筹能力的医学院院长的领导下,同济医学 院将和华科大一起创造更加值得我们校友骄傲的未来。

附件:美国名牌大学的医学院和商学院等下属学院拥有不同品牌的比比皆是,沃顿商学院可能比校本部的宾大还著名。现列出一些美国的例子,希望能促进华中科大对同济医学院品牌的珍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雅美之途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