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方舟子·
avatar
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方舟子·# Biology - 生物学
l*o
1
我准备在淘宝上买一个, 以后出去就可以让艾迪背她自己的东西了。
发现有很多种式样,请问有没有什么推荐啊?
avatar
l*s
2
Optimus T - downloaded Google Pinyin IME, how come there is no "input method
" under settings -> Language and Keyboard? any other way around this?
thanks a lot!
avatar
A*e
3
___转过来让大家批判一下。——————————————————

屠呦呦由于在近40年前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最近获得了美国颁发的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在生物医学领域地位崇高,其基础医学奖被许多人
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奖,算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在中国媒
体上着实热闹了一阵。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却越炒越离谱。例如,南方一家
报纸发表评论,把青蒿素说成是中药制剂,把屠呦呦的获奖说成中医药终于被西
方所认可。其实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也就是俗
称的西药,中国药监局给它的是化学药准字号,国外也都认为它是化学药。而且
国外早就认可青蒿素,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已把青蒿素的衍生物列为基本
药物清单中。
还有媒体报道称,青蒿素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神药”。我不知道是真有这种
说法还是国内记者的杜撰。即使真有此说,也一定很罕见,因为我读了很多有关
青蒿素的国外文献,都没见到青蒿素有此称号。历史上倒是有另一种抗疟药奎宁
曾被称为神药,不仅外国人觉得神,中国人也认为很神,当年毛委员在苏区得了
疟疾,就是靠让人专门去上海买了奎宁治好的。不过,奎宁用得太久、太滥,疟
原虫对它有了抗药性,已经不那么神了,青蒿素才取而代之成为抗疟疾的一线用
药。
青蒿素药效很快,能够迅速杀死疟原虫,缺点是它的半减期(药物进入体内
后活性减少一半的时间)极其短,摄入体内后很快就失去效果。青蒿素衍生物中
抗疟效果最好的蒿甲醚一般只在三天内有效,如果三天内没有把疟原虫全部杀死,
就会反弹,并很容易让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现在在某些地方的疟原虫已对青蒿素
有抗药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不要单独使用青蒿素,而应与半减期较长的其
他抗疟化学药联合使用,避免疟原虫出现抗药性。
早在1982年瑞士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化学方法合成了青蒿素,但是合成的成
本太高,所以到现在青蒿素还是靠从青蒿中提取。这样做会受很多限制,成本也
不低,有时1千克青蒿素能卖到1千多美元。200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
家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让酵母菌生产青蒿素前体,再进而用以合成青蒿素,这样
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据估计可以降低到一剂药的成本只有0.25美分。用这种方
法大规模生产青蒿素的项目已在去年启动,预计明年可以上市。
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振奋了广大
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这未免太乐观了。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
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文革特定时期集中全国力量搞人海战术搞出来的,
其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无数以讹传讹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
为困难,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要靠运气。自青蒿素发现40年来,开发中药的努力
从来就没间断过,但是却再也没能发现第二种获得国际公认的药物。国外试图从
植物中发现新药的努力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事实上,人类已经告别了盲目寻找
药物的阶段,现在研发新药的主流是理性设计药物,即通过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
病的机理,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药物,然后据此合成一系列化合
物进行筛选。这也应该成为中国研发新药的主流,而不是把财力、人力浪费在期
盼奇迹的出现。屠呦呦的获奖是对40年前一次奇迹的表彰,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切不可因此迷失方向。
2011.9.28
avatar
x*u
4
ruffwear
avatar
B*s
5
下载qq拼音,装上。不过推荐飞讯输入

method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Optimus T - downloaded Google Pinyin IME, how come there is no "input method
: " under settings -> Language and Keyboard? any other way around this?
: thanks a lot!

avatar
A*e
6
————————呵呵,这个大公司的项目经理是方的粉丝啊———————————
—————————————
本人在美国一家全球大制药厂任项目经理, 搞新药研发。说来也巧,我去年去了趟
中国,还与中科院一院长及一博导研究员(都搞药物研发的)以及复旦大学一位药物学
教授讨论过青蒿素。
青蒿素,起初我还认为是一种中药,因为它是青蒿中提取出来,而且一直也没听说
过当时中国有现代的科学制药系统。院长先生马上进行了解说,纠正了这一观点。从此
,我们再也没有把青蒿素当成一种中药来讨论了。了解情况的制药科学家也绝对不会对
此定义有任何异议。
很多西药是从植物提取的。但研制过程中它们的单一分子的分子式,分子结构都被
确定(现代西药区别于其他药的最大特点)。研制过程经过严格的试验设计, 动物实验
和多期(一般三期)临床试验。新药往往要在成千上万的病人中试用,并有差不多同样数
量的对照组病人。一般的平均研发周期是20年,成本上亿美元甚至更多。我们最近的
一个新药就投入了几亿美元,在4万多病人身上进行了历时4年的临床实验。实验的结
果(主要是药效和安全性)再经过近一年多的数据收集,清理核对,统计分析,作出报
表/图,写成长达百十来页的临床研究报告(CSR),由监管部门按统一的格式做成包括
数据,计算机程序,报告文献等在内的报送包(filing package),提交给美国食品药
物局进行审批。审批过程大约要半年以上,过好几道关。这是典型的现代西药研发过程
整个过程漫长,风险巨大,项目投资浩大。这与传统的中药制作根本上就风马牛不相及。
青蒿素的研发也是动员了庞大的研发资源,为的就是按科学程序(尽管那时不太正
规)鉴定它的药效和安全性。这在60,70年代非常不易,但为了支援越南战争,国家还
是象办奥运会一样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攻关。到现在为止它仍然是我国仅有的1个经FDA认
可的由中国独立研发的药物(但不是中药)。屠呦呦在美国获奖值得庆贺的。全体几百
个当年参与青蒿素研究的人员的杰出贡献也应予以肯定和奖励。
如果仅仅因为中医在历史上也一直用青蒿治病就说青蒿素是一种中药的话,那真冤
枉了当年所作出的巨大投入。如果仅仅因为青蒿素是从中国药用植物青蒿中提取的就叫
中药,那么全世界由在中国被药用的植物上提取研发的药都可叫中药了。
显然, 把青蒿素当中药, 或用青蒿素给中药脸上有意贴金, 要不是无知,要不就是
故意混淆视听。其实,在现代医学药物研究科学化之前,全世界各民族都在采用类似中
药的方法治病,甚至许多方法用的是同一种植/动物。连许多动物都本能地知道用某些
植物来治疗所患疾病。因此,毫无必要过度地把这么一种大家知道的前现代药物学的治
病方法上升到民族优秀文化的角度来神化。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别的民族也同样有。
再说,抛弃人为炒作的一大部分,传统医学在庞大的现代医学面前也就这么一点点东西
,可靠性又极差。千方百计地这样贴金只能说明我们拿不出啥新鲜东西, 还要靠老祖宗
可怜的一点家当来支撑民族的自信心。这才没面子呢。
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中国人应该努力进取,把精力集中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上的
创新上,而不是躺在先辈的摇篮里孤影自赏。应该坦率地指出,中国医药业仍然非常落
后。跟欧美发达国家是没法比,连印度都远远在我们前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无资
本沾沾自喜,以此来说明业已过时的传统医学如何伟大,更不能用它来搞政治内耗。我
国的药业近年来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在加上大量西方制药厂里的中国籍专业人员海
归,把这一十分复杂的高科技行业知识带到中国,相信不出十年我们最起码能赶上印度。
方舟子是位值得尊敬的治学严谨的学者,看过他许多文章,能看出他是个认真负责
的人。早年留学的学生学者大多具有这种品质。他的观点基本上就是西方科技界的常识
,他是搞科普的嘛。许多人以为是他说的理论而攻击他,殊不知,他们攻击的不过就是
并不深奥的已为西方公众普遍接受的科学观念。这种先入为主的攻击对大众科学的流行
发展和提高中国人的全民素质带来负面效应。
avatar
B*t
7
我们在淘宝上买的REI的,搜REI就行,和这里REI店里的一样的。
avatar
l*s
8
thanks, will give it a shot!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下载qq拼音,装上。不过推荐飞讯输入
:
: method

avatar
p*m
9
ls这两位仁兄可能对西药的定义都没完全搞清楚
当然了,这个本身就不是个有严格界定的名词。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这个大公司的项目经理是方的粉丝啊———————————
: —————————————
: 本人在美国一家全球大制药厂任项目经理, 搞新药研发。说来也巧,我去年去了趟
: 中国,还与中科院一院长及一博导研究员(都搞药物研发的)以及复旦大学一位药物学
: 教授讨论过青蒿素。
: 青蒿素,起初我还认为是一种中药,因为它是青蒿中提取出来,而且一直也没听说
: 过当时中国有现代的科学制药系统。院长先生马上进行了解说,纠正了这一观点。从此
: ,我们再也没有把青蒿素当成一种中药来讨论了。了解情况的制药科学家也绝对不会对
: 此定义有任何异议。
: 很多西药是从植物提取的。但研制过程中它们的单一分子的分子式,分子结构都被

avatar
b*y
10
我也想买一个,MM在淘宝上买了怎么寄到美国呢?寄费贵吗?

【在 l*****o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准备在淘宝上买一个, 以后出去就可以让艾迪背她自己的东西了。
: 发现有很多种式样,请问有没有什么推荐啊?

avatar
A*e
11
实在觉得这篇文章的逻辑有点问题。
————————————————————————————————
最近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大奖,令中医们着实高
兴了一番:“中医药终于获得国际认可了”。
这事能跟中医扯上“关系”,其中最关键的依据是屠呦呦说,她是从《肘后备急方
》中的相关记载,才悟出加热会破坏青蒿素的道理,从而设计出用乙醚低温萃取青蒿素
的方法的。
我对此很不以为然,一个受过现代药学专业训练具有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背景的
人,对药物加热可能会受到破坏这样的常识性问题,还需要到古书上去转弯抹角地接受
启发,不令人匪夷所思也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一想到在那个特殊年代(文革)不论写什么文章做什么事,包括家信甚至情
书,都必须引用毛主席语录的情况来看,把此事与毛泽东大力推崇的中医硬扯上点关系
,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符合当时的国情。毕竟在那个年代突出政治是压倒一切的,谁
敢不遵。姜昆、李文华有一出非常精彩的相声《如此照相》,把那个年代的这类现象,
表现得淋离尽至、入木三分。
http://xiyou.cntv.cn/v-20002050-a557-11df-bdae-001e4f1f5c05.htm
科学发现史上的一些小故事,真相究竟如何,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终极答案。瓦特看
见水壶盖被蒸汽冲开而发明了蒸汽机的故事,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的故事。就连长久以来流传很广、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凯库勒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
也被方舟子写文章质疑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8mao.html
所以,青蒿素的发现究竟与《肘后备急方》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可能永远会
是个谜。
有些事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也会伤了自己。
“中药青蒿素获得国际认可”,中医们可以欢庆。但在欢庆的同时,不要忘了中医
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中医是东方科学体系,不受西方科学标准的检验。那为什么
“中药青蒿素”一得了个洋奖,就牛得那样!现代科学还可不可以检验中医药、中医药
还服不服从现代科学检验标准?
就像在一个集体中,着力表扬一个人,客观上就冷落了其他人一样。“中药青蒿素
”独得国际认可并获大奖,其它中医药又情何以堪。是不是要承认它们都不能治病了,
或是采用两套标准:凡得到国际承认的就采用现代科学标准,没得到国际承认的,就采
用“东方科学标准”?
avatar
l*o
12
有同学回国,可以帮忙带回来。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想买一个,MM在淘宝上买了怎么寄到美国呢?寄费贵吗?
avatar
g*0
13
我也是。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这个大公司的项目经理是方的粉丝啊———————————
: —————————————
: 本人在美国一家全球大制药厂任项目经理, 搞新药研发。说来也巧,我去年去了趟
: 中国,还与中科院一院长及一博导研究员(都搞药物研发的)以及复旦大学一位药物学
: 教授讨论过青蒿素。
: 青蒿素,起初我还认为是一种中药,因为它是青蒿中提取出来,而且一直也没听说
: 过当时中国有现代的科学制药系统。院长先生马上进行了解说,纠正了这一观点。从此
: ,我们再也没有把青蒿素当成一种中药来讨论了。了解情况的制药科学家也绝对不会对
: 此定义有任何异议。
: 很多西药是从植物提取的。但研制过程中它们的单一分子的分子式,分子结构都被

avatar
d*i
15
"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
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文革特定时期集中全国力量搞人海战术搞出来的,
其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无数以讹传讹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
为困难,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要靠运气"
至少方舟子没有向RY一样把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于国民党
---专访饶毅:青蒿素科学史最有价值的告诫
当时,陈果夫提倡用常山抗疟,程学铭等研究了常山。研究常山最有成效的是上海第一
医学院的张昌绍教授。他那时在重庆的中央卫生实验院,带领助手周廷冲等,首先辨明
多种所谓常山中哪种植物真的有效,他们直接用人验证常山治疗疟疾的疗效。然后,他
们用鸡的疟疾模型研究和纯化的常山中的生物碱,发现其中三种分子有作用。所以从抗
疟作用到发现特定的分子,张昌绍和他的同事们全部做过一遍。他们发表过多篇相关论
文,包括1946年的《科学》和1948年的《自然》。常山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是因
为副作用大而被放弃。张昌绍教授1930年代留学英国,1967年在文革中不堪受辱而自杀
avatar
c*a
16
我的在ebay上买的,大概30刀,bing有10%
avatar
b*y
17
多谢各位的回复,我这就去看看,打算给Jenna买一个做圣诞节或者今年的礼物。
avatar
c*a
18
犹豫中:让F这么小只的背东西会不会有点后妈?
avatar
m*h
19
Please don't abuse F.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犹豫中:让F这么小只的背东西会不会有点后妈?
avatar
c*a
20
知,知道了。。。。咬小手绢扭头跑开。。。。

【在 m***h 的大作中提到】
: Please don't abuse F.
avatar
m*j
21
BOBO如果看好了,给我个LINK,我也想买一个。
不为别的,就是让臭孩子自己背着自己的POOP就行了
avatar
c*a
22
对,我本意就是这样。
有时候trail上半天没有一个垃圾桶,臭孩子在前面跑得欢,俺在后面提着好几驼大便
气喘吁吁地追,郁闷得。。。。

【在 m***j 的大作中提到】
: BOBO如果看好了,给我个LINK,我也想买一个。
: 不为别的,就是让臭孩子自己背着自己的POOP就行了

avatar
m*j
23
是呀,每天早晚溜狗,总能碰见那个邻居一人溜3,4只狗
然后人家就和我说,你应该弄个包把POOP装起来,否则手里都拿不下了。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我本意就是这样。
: 有时候trail上半天没有一个垃圾桶,臭孩子在前面跑得欢,俺在后面提着好几驼大便
: 气喘吁吁地追,郁闷得。。。。

avatar
t*u
24
啊,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难以忍受……心里会默默的惦记着在包里散发着臭味的bb……

【在 m***j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呀,每天早晚溜狗,总能碰见那个邻居一人溜3,4只狗
: 然后人家就和我说,你应该弄个包把POOP装起来,否则手里都拿不下了。

avatar
m*j
25
没关系,来福背着,就臭不到妈妈了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啊,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难以忍受……心里会默默的惦记着在包里散发着臭味的bb……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