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求Bioinformatics电子版书
avatar
求Bioinformatics电子版书# Biology - 生物学
s*7
1
要搬新家了,前房主在搬出前已经换了新地毯,但是婆婆不放心,要让把地毯再“杀菌
”。实在是对这个没概念,我就听说过
洗地毯的,没听说过给地毯消毒杀菌的,各位大虾有何高见阿?小女子先行谢过了!
另外,浴缸倒是真的有必要彻底的消毒,各位都是怎么做的?有啥好的推荐没?多谢多
谢!
avatar
f*4
2
第一观智应该是以区分被观察的目标和观察的心为开始的标志。被观察的目标很容易确
认,只要注意是在以概念还是直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目标就好,但观察的心却难以捉摸
……我在没有明显五盖的时候进行观察,可以间或的注意到在被观察的目标背后有什么
东西。我一般是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
没什么变化。这种感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优秀的禅修著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跟情绪
、思考等常见的精神活动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观察的心,因为给我的
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我的定力和正念水平也差不多应
该到这个阶段了……这个感觉到底是不是观察的心?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应该做什
么才能真正区分能缘所缘?
大车教和新时代等等乱七八糟信仰的人就别来瞎掺和了……
avatar
M*m
3
向大家求教一个问题。我的new iPad有点儿奇怪。自家里自动连wifi没有问题,每次一
回家,直接用。可是拿到办公室它就不能自动连wifi,每回都得手动连接一下才行。说
是手动,也不用输入密码。只要打开设置,点一下单位的网络,它就能连了。
大家有同样问题吗?不知如何解决涅?
avatar
l*a
4
求近年的Bioinformatics的书,电子版,面向初阶学者的。最感兴趣的是高通量DNA序
列分析。感激不尽!
avatar
g*9
5

You can use a carpet sanitizer or sterilizer like this one
http://www.parish-supply.com/rx_80.htm
Clean first,
Bleach, (they are cheap, use lots)
Rinse with lots of water.
Repeat one more time if that makes you feel better.

【在 s****7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搬新家了,前房主在搬出前已经换了新地毯,但是婆婆不放心,要让把地毯再“杀菌
: ”。实在是对这个没概念,我就听说过
: 洗地毯的,没听说过给地毯消毒杀菌的,各位大虾有何高见阿?小女子先行谢过了!
: 另外,浴缸倒是真的有必要彻底的消毒,各位都是怎么做的?有啥好的推荐没?多谢多
: 谢!

avatar
f*4
6
这是个不值得回答的问题还是不适合回答的问题还是这里没人能回答的问题……
avatar
G*G
7
me too. thanks.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求近年的Bioinformatics的书,电子版,面向初阶学者的。最感兴趣的是高通量DNA序
: 列分析。感激不尽!

avatar
l*n
8
used the sears carpet cleaning service,
about $150 for 3 rooms, (300+sqt, plus 2 smaller ones)
carpet looks great now.

【在 s****7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搬新家了,前房主在搬出前已经换了新地毯,但是婆婆不放心,要让把地毯再“杀菌
: ”。实在是对这个没概念,我就听说过
: 洗地毯的,没听说过给地毯消毒杀菌的,各位大虾有何高见阿?小女子先行谢过了!
: 另外,浴缸倒是真的有必要彻底的消毒,各位都是怎么做的?有啥好的推荐没?多谢多
: 谢!

avatar
r*n
9
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
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没什么变化。
=========
这是个很难绕过去的门槛。也是破我见的最关键地方之一。
禅修者观察到T1时刻有觉知A,T2时刻有觉知A,T3时刻有觉知A。。。
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觉知A不生不灭,不变,觉知一直持续存在。
有些人把它误认为是不生不灭的觉性或者本心
但一直都在,不生不灭,是严重的错觉。
实际上是T1时刻,生起觉知A1,T2时刻又生起新的一个觉知A2,此时前面的A1灭去了,
T3时刻又生起一个觉知A3,前面的A2又灭去了,这种相续生灭导致了连续性错觉的产生
,误以为有个不变的觉知A一直都在,不生不灭,不变。进而产生常见和我见。
有人在这里比这个又更深入一点,它会认为能缘的觉知其实也是幻,在它背后还有本源
性的X不生灭(真如,本心),它幻生出了能缘的觉知,这个其实和上面所说的本质也完
全一样,全部是被错觉所骗。
在禅修当中,你需要去如实观察那个能观的觉知,注意它到底是否生灭的,这个生灭并
非直接观察到的,你永远都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究竟意义上的生灭,因为生灭它根本就不
是一个可观察的对象,它是没有时间性的,生灭其实是通过前后的能缘的不同,所缘的
不同对比出来的。
T1时刻观察到A,T2时刻观察到B,当你观察到B的时候,由于你能够区别出B和A的不同,
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A已经灭去了。
对于能缘,其实也能通过这个对比来辨别出能缘的心识的生灭,但这需要极为敏锐的心。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观智应该是以区分被观察的目标和观察的心为开始的标志。被观察的目标很容易确
: 认,只要注意是在以概念还是直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目标就好,但观察的心却难以捉摸
: ……我在没有明显五盖的时候进行观察,可以间或的注意到在被观察的目标背后有什么
: 东西。我一般是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 ,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
: 没什么变化。这种感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优秀的禅修著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跟情绪
: 、思考等常见的精神活动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观察的心,因为给我的
: 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我的定力和正念水平也差不多应
: 该到这个阶段了……这个感觉到底是不是观察的心?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应该做什
: 么才能真正区分能缘所缘?

avatar
n*7
10
找点data,直接做,边做边学
avatar
s*7
11
这个好像要配合洗地毯的机器一起用。有没有那种喷到地毯上就可以杀菌的东东阿?我
就想用吸尘器吸吸,然后喷点杀菌
的喷雾在地毯上(如果这种东东存在的话),因为考虑是新地毯,不想那么折腾。谢谢!

【在 g*****9 的大作中提到】
:
: You can use a carpet sanitizer or sterilizer like this one
: http://www.parish-supply.com/rx_80.htm
: Clean first,
: Bleach, (they are cheap, use lots)
: Rinse with lots of water.
: Repeat one more time if that makes you feel better.

avatar
f*4
12
我没觉得观察的心是不生不灭的,也没想觉得,我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观察的
心,因为我实在感觉不到这个东西的有在识别了知,虽然是精神现象,却又好像铁板一
块……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
: 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没什么变化。
: =========
: 这是个很难绕过去的门槛。也是破我见的最关键地方之一。
: 禅修者观察到T1时刻有觉知A,T2时刻有觉知A,T3时刻有觉知A。。。
: 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觉知A不生不灭,不变,觉知一直持续存在。
: 有些人把它误认为是不生不灭的觉性或者本心
: 但一直都在,不生不灭,是严重的错觉。
: 实际上是T1时刻,生起觉知A1,T2时刻又生起新的一个觉知A2,此时前面的A1灭去了,
: T3时刻又生起一个觉知A3,前面的A2又灭去了,这种相续生灭导致了连续性错觉的产生

avatar
l*1
13
Bachelor level:
htp://is.muni.cz/th/323639/prif_b/thesis.pdf
NB: Chez this Bachelor thesis can be took as Bioinformatics Master thesis PekingU/Tsinghua,
possible.
PhD, PD and upper level:
a,
Etter, P. D., Bassham, S., Hohenlohe, P. A., Johnson, E. & Cresko, W. A.
Chapter 9
SNP discovery and genotyping for
evolutionary genetics using RAD sequencing.
in Book
"Molecular Methods for Evolutionary Genetics"
(eds Orgogozo, V. & Rockman, M. V.), Humana Press,
New York (in the press).
full text of Chapter 9
htps://www.nescent.org/wg/academy/images/7/7a/Etter_2011.pdf
NB: above is HTTPS web link
b,
htp://web.iitd.ac.in/~amittal/2010_Nat_Methods_VisualizingBiolData.pdf
c.
Pandey, V., Nutter, R. C. & Prediger, E.
Next Generation Genome Sequencing: Towards Personalized Medicine (ed. Janitz
, M.)
(Wiley-VCH Weinheim, 2008).
htp://books.google.co.uk/books?
hl=en&lr=&id=Tskn_NzPJxcC&oi=fnd&pg=PR13&dq=Pandey+in+Next+Generation+Genome+Sequencing+
+Wiley-VCH+Weinheim,+2008&ots=C8pPBsb0nE&sig=I6SQLKEna7yZ0--
Dqn8oJwTRruI#v=onepage&q=Pandey%20in%20Next%20Generation%20Genome%20Sequencing%20%20Wiley
-VCH%20Weinheim%2C%202008&f=false
more try refer Nature Reviews Genetics(2011) one article:
htp://webpages.uidaho.edu/hohenlohe/Daveyetal2011.pdf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求近年的Bioinformatics的书,电子版,面向初阶学者的。最感兴趣的是高通量DNA序
: 列分析。感激不尽!

avatar
s*7
14
谢谢!
一定要洗地毯吗?有没有什么东东直接喷上去消毒阿?我比较懒的说,嗯!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used the sears carpet cleaning service,
: about $150 for 3 rooms, (300+sqt, plus 2 smaller ones)
: carpet looks great now.

avatar
r*n
15
生住灭这三相,只有住有时间性,即可以观察到的。
住,就是短暂的不变,由于它有个瞬间停留,所以才导致我们可以观察到现象。
这个住,是真实性的住,是胜义谛的,千万不要以为它是世俗谛的名言假立,是虚幻的
,大乘在这里就犯下了根本性错误。
而且在究竟意义上(最小时间单位),生住灭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也就是龙树所说的“
一时聚三相”
龙树因为不能认识到时间的量子化现象,不能认识到存在不可分的有长度的时间单位,
所以他认为不可能存在一时聚三相的可能,进而以为不可能存在真实的生住灭,进而得
出了错误的结论:不存在真实的生住灭。只能是世俗谛的虚幻假有,是梦幻。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
: 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没什么变化。
: =========
: 这是个很难绕过去的门槛。也是破我见的最关键地方之一。
: 禅修者观察到T1时刻有觉知A,T2时刻有觉知A,T3时刻有觉知A。。。
: 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觉知A不生不灭,不变,觉知一直持续存在。
: 有些人把它误认为是不生不灭的觉性或者本心
: 但一直都在,不生不灭,是严重的错觉。
: 实际上是T1时刻,生起觉知A1,T2时刻又生起新的一个觉知A2,此时前面的A1灭去了,
: T3时刻又生起一个觉知A3,前面的A2又灭去了,这种相续生灭导致了连续性错觉的产生

avatar
l*a
16
非常有帮助!
叩谢lotkaeuler!
avatar
g*9
17
This is a spray you can use, but I think it is a overkill in your case.
http://www.baneclene.com/catalog/microban.html
I prefer to use very high temp steam to disinfect if possible in my own
house.

谢!

【在 s****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好像要配合洗地毯的机器一起用。有没有那种喷到地毯上就可以杀菌的东东阿?我
: 就想用吸尘器吸吸,然后喷点杀菌
: 的喷雾在地毯上(如果这种东东存在的话),因为考虑是新地毯,不想那么折腾。谢谢!

avatar
r*n
18

不是某个东西在识别了知,而是只有识别了知自身。
不是X在识别了知,是只有识别了知。
心,就是识别了知,它其实是心识和心所综合产生的主观感觉。
心识本身就有识别的特性,而心所当中的念心所,也有觉知的特性。不过心识其实主要
负责获取信息,而心所才是真正执行对信息的识别处理。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觉得观察的心是不生不灭的,也没想觉得,我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观察的
: 心,因为我实在感觉不到这个东西的有在识别了知,虽然是精神现象,却又好像铁板一
: 块……

avatar
l*1
19
吾可担待不起 叩谢
De rien.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有帮助!
: 叩谢lotkaeuler!

avatar
r*n
20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其实不是那么复杂
你只需要明辨出能缘的名和所缘的色是不同的,并且只有名和色就足够了。
觉知呼吸的觉知和呼吸本身是不同,觉知是能缘的名,呼吸是所缘的色。它们同时生起
,又同时灭去
一个是导向目标,倾向目标,这是名(意识)的特性,另外一个没有导向性,二者是分
开的,是各自不同的,而且是成对出现的。
这个道理上其实也很容易懂,但平常人实际不能严格区分这两者,它本质上其实是不能
区分出能和所,观察和被观察的不同。大乘在这里干脆玩弄能所不二,心物不二了。
而且这里最难的,就是只有名色的确认,很多人跳不过这一关,如果你一旦误认为有灵
魂,有本心,有真如等等,则意味着你连第一智都不可能通过,后面再怎么观察到生灭
无常,都毫无意义。
第一观智是打基础的,为后面对名色的无常性,苦性,无我性的观察奠定基础。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观智应该是以区分被观察的目标和观察的心为开始的标志。被观察的目标很容易确
: 认,只要注意是在以概念还是直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目标就好,但观察的心却难以捉摸
: ……我在没有明显五盖的时候进行观察,可以间或的注意到在被观察的目标背后有什么
: 东西。我一般是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 ,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
: 没什么变化。这种感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优秀的禅修著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跟情绪
: 、思考等常见的精神活动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观察的心,因为给我的
: 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我的定力和正念水平也差不多应
: 该到这个阶段了……这个感觉到底是不是观察的心?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应该做什
: 么才能真正区分能缘所缘?

avatar
f*4
21
你这么一说,我更不知道这个感觉到底是什么了,至少它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观察的心…
avatar
r*n
22

感觉就是感觉,它就是心本身。你甚至根本就没必要区别是心识还是心所。
心的功能之一就是感觉,感觉就是心,没啥复杂的。
心有很多功能,比如记忆,决定,思维等等。它们都是不同类型的心,为了区别,于是
分出了各种不同的心所。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么一说,我更不知道这个感觉到底是什么了,至少它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观察的心…
: …

avatar
r*n
23

感觉本身不就是观察吗?
观察不一定就是用眼去看啊,也包括感觉。
感觉到痛,这个感觉,就是一种观察,是能缘,痛是被观察的,是所缘。
当感觉到痛的刹那,只有感觉的名,和被感觉的痛(相当于色),除此没有别的(没有
一个旁观者或者本源性的自我,本心等)。前者是倾向于目标对象,后者是目标本身。
如果你禅修当中能完全看清楚这个过程,建立起牢固的认识,认识到这是普遍的,必然
性的,则名色分别智就建立起来了。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么一说,我更不知道这个感觉到底是什么了,至少它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观察的心…
: …

avatar
f*4
24
可是我知道痛这一感觉,也是靠的认识痛的心啊?实际上我直接感觉到的不只有这个心
吗?
avatar
r*n
25

这很显然啊,如果没有认识痛的心,你怎么可能会知道痛呢?
痛这个现象,实际很多人就不能区别出能缘和所缘的区别,而将其混到了一起。
实际上觉知痛的心,是独立的,而痛本身也是独立的,这个独立不是指不依赖于条件的
独立存在,而是指觉知痛的心和痛本身是各自不同的。
如果你建立起名色分别智,就会清楚知道这二者的区别。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是我知道痛这一感觉,也是靠的认识痛的心啊?实际上我直接感觉到的不只有这个心
: 吗?

avatar
f*4
26

这给我的感觉就像我既能观察痛又不能观察痛……痛感本身就是对痛的观察,是能缘,
那所缘呢……我一直觉得痛感是所缘……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很显然啊,如果没有认识痛的心,你怎么可能会知道痛呢?
: 痛这个现象,实际很多人就不能区别出能缘和所缘的区别,而将其混到了一起。
: 实际上觉知痛的心,是独立的,而痛本身也是独立的,这个独立不是指不依赖于条件的
: 独立存在,而是指觉知痛的心和痛本身是各自不同的。
: 如果你建立起名色分别智,就会清楚知道这二者的区别。

avatar
r*n
27

痛是所缘,感知到痛的感知,是能缘。
你所说的痛感,是能缘和所缘混合在一起。
如果觉得痛不好区分,那就换成呼吸,冷热,或者移动等等色法现象。
每一刹那,都存在能缘和所缘,绝不可能只有能缘,或者只有所缘。这一点很重要。
能缘的必定是心,而所缘的,有时可以是色法现象,有时可以是名法现象。
这个心,一点没什么复杂难懂的,它每刹那都在那里,完全可以直接认识到。它就是各
种感知本身。
千万不要误以为心是个神秘的本源性的东西。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给我的感觉就像我既能观察痛又不能观察痛……痛感本身就是对痛的观察,是能缘,
: 那所缘呢……我一直觉得痛感是所缘……

avatar
f*4
28
虽然一些地方清楚了点,不过还是分不清能缘所缘,看来我还是应该先继续观呼吸……
avatar
S*U
29
能缘所缘的特性不同,能缘的心在觉知,所缘没有觉知作用,而是被觉知。两者完全不
同。
心不是东西,只是指向对象的各种作用。
修观不是考试,不用预设该看到什么;持续的注意,保持兴趣,看清楚了自己就没有疑
惑。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虽然一些地方清楚了点,不过还是分不清能缘所缘,看来我还是应该先继续观呼吸……
avatar
f*4
30

如果我能轻松的保持兴趣,也就不会为这个问题而着急了……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能缘所缘的特性不同,能缘的心在觉知,所缘没有觉知作用,而是被觉知。两者完全不
: 同。
: 心不是东西,只是指向对象的各种作用。
: 修观不是考试,不用预设该看到什么;持续的注意,保持兴趣,看清楚了自己就没有疑
: 惑。

avatar
S*U
31
你不能轻松的保持兴趣的问题在哪?
轻松的专注是应该培养的心的品质。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我能轻松的保持兴趣,也就不会为这个问题而着急了……

avatar
r*n
32

心是东西,意思就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实在。这种实在,具有各种功能特性,比如可以识
知,
可以感受等等。南传称其为究竟名法,也是究竟真实法之一,和涅槃并列。
如果将心当成作用,那么既然有作用,就必然有产生作用的本源,而这个本源,则必定
变成神我。
根本不存在任何中立性的观察,只要是修观,必定会有预设,预设分两种,一种是预设
出神我类本体的存在,比如大乘所谓的真如,本心等等,一种是不预设神我的观察,比
如南传的只有五蕴生灭,无其它的预设,而佛法所说的修观,是特指以无常,苦,无我
的预设方式去观察,这才是毗婆舍那,巴利文vipassna,其中的vi就是以多种方式的(
无常,苦,无我)的方式,passna才是观察的意思。
二者的预设将会产生出不同的观察结果,前者将会观察到不生不灭的真如,本心等神我
的存在,后者将观察出只有生灭的五蕴
这就是邪见生邪定生邪智,正见生正定生正智。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能缘所缘的特性不同,能缘的心在觉知,所缘没有觉知作用,而是被觉知。两者完全不
: 同。
: 心不是东西,只是指向对象的各种作用。
: 修观不是考试,不用预设该看到什么;持续的注意,保持兴趣,看清楚了自己就没有疑
: 惑。

avatar
f*4
33

因为我有期待,有目的,如果达不成目的比起禅修我更愿意去玩电子游戏……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能轻松的保持兴趣的问题在哪?
: 轻松的专注是应该培养的心的品质。

avatar
r*n
34

根据什么说它是精神现象,是哪种精神现象。
如果没有识别了知,那是什么?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觉得观察的心是不生不灭的,也没想觉得,我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观察的
: 心,因为我实在感觉不到这个东西的有在识别了知,虽然是精神现象,却又好像铁板一
: 块……

avatar
f*4
35

肯定不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或者某种形式的触觉,至于具体是哪种精神现象,
这本来就是我想问的……我也不敢说真的不是识别了知,按照你这里说的,应该是属于
某种识别了知的现象,但它的内容肯定不是知道我正在观察这种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什么说它是精神现象,是哪种精神现象。
: 如果没有识别了知,那是什么?

avatar
r*n
36
我所说的预设,不是指预设出一定只有五蕴生灭,只有无常,而是要朝这个方向去观察
,这里的预设,是一个引导作用。佛陀是给方向的,你得朝那个方向去看,如果不朝那
个方向看,你是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真正观察到无常,苦和无我的,你最多只能观察到虚
假的。
禅修实践是用来印证之前的理论认识的,它本身无法起到排除邪见的作用。这是由于心
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一旦有了邪见,则禅修当中你无法看到真实,只能看到真实的扭曲。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什么说它是精神现象,是哪种精神现象。
: 如果没有识别了知,那是什么?

avatar
r*n
37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别人怎么可能知道呢?任何精神的现象,只有自己才真
正了知。
如果不是心识,则必定是心所。心所就那么多分类,挨个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而且搞清楚这个有什么意义?实际上90%是心的相续生灭造成的整体性感觉。而且越盯
着它看,它就越被加强。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不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或者某种形式的触觉,至于具体是哪种精神现象,
: 这本来就是我想问的……我也不敢说真的不是识别了知,按照你这里说的,应该是属于
: 某种识别了知的现象,但它的内容肯定不是知道我正在观察这种

avatar
r*n
38
因为给我的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
观察的心有什么好想象的?它能被想象出啥样子?
它就是你每刹那都在进行的各种观察感知行为,毫无神秘之处。
你这种想象,就变成胡思乱想了。本来心就在当下,就在眼前,你却去想象一个莫名其
妙的东西。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观智应该是以区分被观察的目标和观察的心为开始的标志。被观察的目标很容易确
: 认,只要注意是在以概念还是直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目标就好,但观察的心却难以捉摸
: ……我在没有明显五盖的时候进行观察,可以间或的注意到在被观察的目标背后有什么
: 东西。我一般是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 ,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
: 没什么变化。这种感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优秀的禅修著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跟情绪
: 、思考等常见的精神活动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观察的心,因为给我的
: 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我的定力和正念水平也差不多应
: 该到这个阶段了……这个感觉到底是不是观察的心?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应该做什
: 么才能真正区分能缘所缘?

avatar
Y*u
39
"心何在,拿来,我与你安"
"觅心不可得"
"我与汝安心竟"
又好比马路上熙熙壤壤的热闹,深夜来临自然灯冷街清。
avatar
b*d
40

是什么心在感觉? 它如何可以感知已经灭去的其他心呢?
而且越盯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给我的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 =============================
: 观察的心有什么好想象的?它能被想象出啥样子?
: 它就是你每刹那都在进行的各种观察感知行为,毫无神秘之处。
: 你这种想象,就变成胡思乱想了。本来心就在当下,就在眼前,你却去想象一个莫名其
: 妙的东西。

avatar
l*u
41
这个是的 - 你的理解很正确imho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观智应该是以区分被观察的目标和观察的心为开始的标志。被观察的目标很容易确
: 认,只要注意是在以概念还是直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目标就好,但观察的心却难以捉摸
: ……我在没有明显五盖的时候进行观察,可以间或的注意到在被观察的目标背后有什么
: 东西。我一般是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 ,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
: 没什么变化。这种感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优秀的禅修著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跟情绪
: 、思考等常见的精神活动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观察的心,因为给我的
: 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我的定力和正念水平也差不多应
: 该到这个阶段了……这个感觉到底是不是观察的心?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应该做什
: 么才能真正区分能缘所缘?

avatar
S*U
42
念是专心于当下;期待是未来,期待会使心紧张、僵硬。
回到当下。用布O在当下,期待不会使结果快点来,精进于当下才是正精进。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不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或者某种形式的触觉,至于具体是哪种精神现象,
: 这本来就是我想问的……我也不敢说真的不是识别了知,按照你这里说的,应该是属于
: 某种识别了知的现象,但它的内容肯定不是知道我正在观察这种

avatar
p*r
43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如果你能稳定地观察到你的对象,同时观察到这个东西,就一直做下去。
慢慢自然你就明白了。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观智应该是以区分被观察的目标和观察的心为开始的标志。被观察的目标很容易确
: 认,只要注意是在以概念还是直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目标就好,但观察的心却难以捉摸
: ……我在没有明显五盖的时候进行观察,可以间或的注意到在被观察的目标背后有什么
: 东西。我一般是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这个背后的东西不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 ,还是有轻微紧张不满等情绪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静地思考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好像都
: 没什么变化。这种感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优秀的禅修著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跟情绪
: 、思考等常见的精神活动完全不一样,我一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观察的心,因为给我的
: 感觉跟对“观察的心”这个东西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我的定力和正念水平也差不多应
: 该到这个阶段了……这个感觉到底是不是观察的心?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应该做什
: 么才能真正区分能缘所缘?

avatar
p*r
44
这是因为你观察得还不够细,还不能了精神现象的相继过程。
不要强求,还是继续观察,提高观察力,自然就明白了。
千万别拔苗助长,也不可翻书去硬套。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觉得观察的心是不生不灭的,也没想觉得,我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观察的
: 心,因为我实在感觉不到这个东西的有在识别了知,虽然是精神现象,却又好像铁板一
: 块……

avatar
f*4
45

你这和告诉抑郁症患者别胡思乱想一样,没搞清因和果的区别,叫人在果而不是因的方
面努力,没有任何操作价值……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念是专心于当下;期待是未来,期待会使心紧张、僵硬。
: 回到当下。用布O在当下,期待不会使结果快点来,精进于当下才是正精进。

avatar
b*d
46
记忆是什么心? 如果都刹那生灭,心生灭的痕迹怎么留下来的呢? 讲不通呀。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因为你观察得还不够细,还不能了精神现象的相继过程。
: 不要强求,还是继续观察,提高观察力,自然就明白了。
: 千万别拔苗助长,也不可翻书去硬套。

avatar
c*h
47

操作方面就是……..
观察前 少事少务,心里不要放甚么事情。 并放松肩膀 再放松全身
没法少事少务,心里一定要放东西,
就去先念经 数红豆 跑步 …. 专注做些单调无聊的事 或把担心的事做完……
想办法做一些阻止自己胡思乱想的事 就少一些”期待”之类的干扰
有”期待”之类胡思乱想…….那就是五盖了 怎么看都觉得是五盖
我看还是先练”定” --- 少事少务 念经 数红豆 练习“专注定” 等等 而非内观
或者观察自己身心很小的范围 也是练习专注定的一种
(e.g.肚子起伏 人中一呼一吸的摩擦感 走路时右脚根踏地的那一剎那)
练”定”的方法很多 找个合适的
(再来 我也没招了 …. 等别人告诉我妙招)
然后
继续保持观察 跑掉再拉回来 跑掉再拉回来
直到可以很轻松又稳定做这种观察 : ))
轻松稳定比较重要
“定”没做好,不会有轻松稳定又深入的观察 就会有许多”期待”之类的乱想
彷佛有个不变的甚么在五蕴后面,
应该是色之外有个”我” 或 受之外有个”我” 想之外有个”我” 行之外有个”
我”
(有时也常常是认为是”识”是”我” ---- 就是背后那个甚么不变的).
--- “我” 就是彷佛它是”不变的”那个东西
只能继续深入观察 才能发现那背后的甚么 到底是甚么
直到 观察到确实 五蕴非我
然后
观察到 不异我 不相在
(我说的不一定对 仅能参考)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和告诉抑郁症患者别胡思乱想一样,没搞清因和果的区别,叫人在果而不是因的方
: 面努力,没有任何操作价值……

avatar
c*h
48

写错了,观察到确实 五蕴之外没有另一个”我” (不异我)
但是观察力要很敏锐
因为要很明确的知道
“触”之后 受想行识 每一个是如何发生,他们是什么
(受念处、心念处)
确定一下 那个不变的东西(以为是”我”的那东西)是什么
再观察他们的发生是 有前因+有缘 而生,
前因是什么,缘是什么
所以知道那个不变的东西
它也是有前因+有缘 而生 ,也是 因缘灭 而灭
并不是不变的。
(我说的不一定对,随便说,听听就算了)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操作方面就是……..
: 观察前 少事少务,心里不要放甚么事情。 并放松肩膀 再放松全身
: 没法少事少务,心里一定要放东西,
: 就去先念经 数红豆 跑步 …. 专注做些单调无聊的事 或把担心的事做完……
: 想办法做一些阻止自己胡思乱想的事 就少一些”期待”之类的干扰
: 有”期待”之类胡思乱想…….那就是五盖了 怎么看都觉得是五盖
: 我看还是先练”定” --- 少事少务 念经 数红豆 练习“专注定” 等等 而非内观
: 或者观察自己身心很小的范围 也是练习专注定的一种
: (e.g.肚子起伏 人中一呼一吸的摩擦感 走路时右脚根踏地的那一剎那)

avatar
l*u
49
记忆是思想, 念头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忆是什么心? 如果都刹那生灭,心生灭的痕迹怎么留下来的呢? 讲不通呀。
avatar
b*d
50
I understand that part. 但是既然以前的心都灭了,这个念头如何去把灭掉的东西
取出来的呢?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忆是思想, 念头
avatar
f*e
51
记忆是存储在那里的东西,心的作用是别知,即能别知外部的东西,也能别知存在那里
的东西。别知本身的生灭只能是当下。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I understand that part. 但是既然以前的心都灭了,这个念头如何去把灭掉的东西
: 取出来的呢?

avatar
b*d
52
1 这个存在那里的东西是如何被存的?是意识还是物质的?
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比方說,现在一个贪心生起,然后它立刻消失了。这全被怎么
存储下来呢?在哪里呢?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忆是存储在那里的东西,心的作用是别知,即能别知外部的东西,也能别知存在那里
: 的东西。别知本身的生灭只能是当下。

avatar
p*r
53
历史上有些人依靠这样观察,从而认识了心的本性:汉传佛教中有一位宣鉴禅师,他从
小出家,年轻时即能为人讲法,讲得最多的当属《金刚经》,因他俗家姓朱,世人称之
为“朱金刚”。后来他自认为修有所成,精通一切法,听说南方禅宗极其兴盛,便起念
想:“我的智慧首屈一指,南方一带有魔众传法很厉害,还是去看一看,降妖伏魔。”
于是他挑着自己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下。
有一次他在途中买点心,卖点心的阿婆问:“你的包袱看起来很重,里面是些什么?”
“《金刚经》的疏钞。”“你懂吗?”“不仅懂,而且讲过多年。”“我有一问题,若
师父答得上来,点心免费供养,分文不取;若答不上来,请到别家去买吧。经云:‘过
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您点的是哪个心?”禅师一时为之
语塞,只好背起行李继续赶路,但心里始终不忘这个疑团。
晚上他来到龙潭禅师的寺院,二人一直畅谈到深夜。临走时,他看到外面很黑,就返回
来要灯火。龙潭禅师点了一根蜡烛递给他,他伸手接时,仍在思维白天那件事。正在此
时,禅师“扑”地把蜡烛吹灭,当下宣鉴禅师恍然大悟。

本来无生亦无灭,都是一场游戏而已。如果你非要找个说法,那在唯识理论里面,这个
记忆是存在第八识里面,叫种子。
佛说,因果堪深,八地以下不可知,所以,细节我不知道。:)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1 这个存在那里的东西是如何被存的?是意识还是物质的?
: 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比方說,现在一个贪心生起,然后它立刻消失了。这全被怎么
: 存储下来呢?在哪里呢?

avatar
b*d
54
厉害。
禅宗果然有些名堂。 我想不出来哪个心。。。。。如果我想通了,估计就悟啦。。。。
越来越喜欢禅宗啦。。。。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历史上有些人依靠这样观察,从而认识了心的本性:汉传佛教中有一位宣鉴禅师,他从
: 小出家,年轻时即能为人讲法,讲得最多的当属《金刚经》,因他俗家姓朱,世人称之
: 为“朱金刚”。后来他自认为修有所成,精通一切法,听说南方禅宗极其兴盛,便起念
: 想:“我的智慧首屈一指,南方一带有魔众传法很厉害,还是去看一看,降妖伏魔。”
: 于是他挑着自己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下。
: 有一次他在途中买点心,卖点心的阿婆问:“你的包袱看起来很重,里面是些什么?”
: “《金刚经》的疏钞。”“你懂吗?”“不仅懂,而且讲过多年。”“我有一问题,若
: 师父答得上来,点心免费供养,分文不取;若答不上来,请到别家去买吧。经云:‘过
: 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您点的是哪个心?”禅师一时为之
: 语塞,只好背起行李继续赶路,但心里始终不忘这个疑团。

avatar
b*d
55
俺觉得那个和尚应该把点心吃掉,三心就都不可得了。
avatar
q*u
56
禅宗的公案非是通过想象推理来读懂的。你当下开悟了,随手一挥都是神来之笔天然
去雕饰。没有真正开悟,随便一拍脑瓜,口里就说,这个不行。比如一拍脑瓜,想个
招把点心吞了,这个没用的。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俺觉得那个和尚应该把点心吃掉,三心就都不可得了。
avatar
b*d
57
你的观点是如果开悟怎么说都对,如果不开悟怎么说都不对。然后实际上你也不知道谁
开悟,谁没开悟。所以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禅宗的公案非是通过想象推理来读懂的。你当下开悟了,随手一挥都是神来之笔天然
: 去雕饰。没有真正开悟,随便一拍脑瓜,口里就说,这个不行。比如一拍脑瓜,想个
: 招把点心吞了,这个没用的。

avatar
q*u
58
我的观点中最重要的对你可能有用的一点是: 公案不是通过思考而能懂的。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点是如果开悟怎么说都对,如果不开悟怎么说都不对。然后实际上你也不知道谁
: 开悟,谁没开悟。所以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avatar
b*d
59
这个我也不是禅宗祖师,所以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 但是就我听修禅宗的人说的,的
确是要思考的,这个思考的过程,简称参禅。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观点中最重要的对你可能有用的一点是: 公案不是通过思考而能懂的。
avatar
q*u
60
参禅走的是楞严经中提到的意根。意根是什么?这个真懂了就算有由意根入手起修解
脱道的本钱了。“思考的过程”和“由意根悟入参禅”,从法理上讲差得太远了,如
果真把思考当做参禅,这是错误的。
修禅宗中有修参话头的,为啥叫“话头”,为啥叫“头”呢?有“头”必然对应着“
尾”,啥是“头”,啥是“尾”。这都是问题。这里要是引入我们讨论的“思考过程
”的话,思考已经是尾巴的尾巴了。。。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也不是禅宗祖师,所以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 但是就我听修禅宗的人说的,的
: 确是要思考的,这个思考的过程,简称参禅。

avatar
g*d
61
念头是对身体感受的反应。
身体感受是自然现象,本来就有。
发应存在身体里,神经系统的电路。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1 这个存在那里的东西是如何被存的?是意识还是物质的?
: 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比方說,现在一个贪心生起,然后它立刻消失了。这全被怎么
: 存储下来呢?在哪里呢?

avatar
l*u
62
对这个问题, 佛陀当时的回答是'毒箭喻‘。
salla sutta has details.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I understand that part. 但是既然以前的心都灭了,这个念头如何去把灭掉的东西
: 取出来的呢?

avatar
b*d
63
你说的是一种禅,我说的是另一种禅。 禅有很多种。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参禅走的是楞严经中提到的意根。意根是什么?这个真懂了就算有由意根入手起修解
: 脱道的本钱了。“思考的过程”和“由意根悟入参禅”,从法理上讲差得太远了,如
: 果真把思考当做参禅,这是错误的。
: 修禅宗中有修参话头的,为啥叫“话头”,为啥叫“头”呢?有“头”必然对应着“
: 尾”,啥是“头”,啥是“尾”。这都是问题。这里要是引入我们讨论的“思考过程
: ”的话,思考已经是尾巴的尾巴了。。。

avatar
b*d
64
在你的提示之下,我看了看禅宗的一些介绍,大失所望。
你这个参禅,无非是把心思集中在一个概念法上,以期达到禅那。 这个跟南传没有本
质差别。 只要是个概念法,都能达到禅那。只是一个新方法而已。
你可以表达不同意见。 这是我的观念。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参禅走的是楞严经中提到的意根。意根是什么?这个真懂了就算有由意根入手起修解
: 脱道的本钱了。“思考的过程”和“由意根悟入参禅”,从法理上讲差得太远了,如
: 果真把思考当做参禅,这是错误的。
: 修禅宗中有修参话头的,为啥叫“话头”,为啥叫“头”呢?有“头”必然对应着“
: 尾”,啥是“头”,啥是“尾”。这都是问题。这里要是引入我们讨论的“思考过程
: ”的话,思考已经是尾巴的尾巴了。。。

avatar
q*u
65
总结下,我提到的重点有“意根”、“话头”、“公案非思考而能懂”。还有一个没
提到的是“疑情”。
上面这个几个都是与禅宗相关的。有兴趣去了解的,这都是线索。没有兴趣的,就算
了吧,当我啥也没说最好。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你的提示之下,我看了看禅宗的一些介绍,大失所望。
: 你这个参禅,无非是把心思集中在一个概念法上,以期达到禅那。 这个跟南传没有本
: 质差别。 只要是个概念法,都能达到禅那。只是一个新方法而已。
: 你可以表达不同意见。 这是我的观念。

avatar
p*r
66
吃掉就没有了,就是过去心呀。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俺觉得那个和尚应该把点心吃掉,三心就都不可得了。
avatar
p*r
67
不是意根。 禅宗直接从心-性入的。
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总结下,我提到的重点有“意根”、“话头”、“公案非思考而能懂”。还有一个没
: 提到的是“疑情”。
: 上面这个几个都是与禅宗相关的。有兴趣去了解的,这都是线索。没有兴趣的,就算
: 了吧,当我啥也没说最好。

avatar
q*u
68
比较准确的说: 由意根、心性,入解脱道的应该都有。就如你修眼根的,这一套路中
上上者能由“性”直入,次者执“眼根”相又如何如何。。。
再反过头来看禅宗,二祖悟道时没听说是参话头的,而后来起疑情参话头,这是不是
有别于二祖?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意根。 禅宗直接从心-性入的。
: 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avatar
q*u
69
我不认为我说的一定准确,但客观的说可能性是比较大。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较准确的说: 由意根、心性,入解脱道的应该都有。就如你修眼根的,这一套路中
: 上上者能由“性”直入,次者执“眼根”相又如何如何。。。
: 再反过头来看禅宗,二祖悟道时没听说是参话头的,而后来起疑情参话头,这是不是
: 有别于二祖?

avatar
p*r
70
是的,但是禅宗的关键在性。
比如眼根,修到一定程度,能够不借眼根,直接修性了,这才算是开始接上禅宗的修法
了。

话头只是一个办法,关键还在性。

【在 q****u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较准确的说: 由意根、心性,入解脱道的应该都有。就如你修眼根的,这一套路中
: 上上者能由“性”直入,次者执“眼根”相又如何如何。。。
: 再反过头来看禅宗,二祖悟道时没听说是参话头的,而后来起疑情参话头,这是不是
: 有别于二祖?

avatar
q*u
71
如果是在讨论修者由何处入解脱道: 禅宗修“意根”,由“意根”入解脱道;但不排
除有禅宗高手直接跳过“意根”,走其它的。
此外楞严经中也有“意根圆通法门”,似乎和禅宗也相关。果真如此则“意根”自然
是禅宗的一个关键。就如以一眼为宗者,眼根同样是其法门之关键。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但是禅宗的关键在性。
: 比如眼根,修到一定程度,能够不借眼根,直接修性了,这才算是开始接上禅宗的修法
: 了。
:
: 话头只是一个办法,关键还在性。

avatar
l*u
72
同感吧 - 话头就是开一个搜寻的过程。然后恍然大悟, 明心见性 in
最后的感觉小小的类似于 找眼镜。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意根。 禅宗直接从心-性入的。
: 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